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龍璋的生平事跡

龍璋的生平事跡

龍璋,父親龍汝霖,舉人,曾任山西高平、江西鉛山等知縣,直隸知州。他是湖湘派詩人的代表,與王闿運齊名的“湘中五子”之壹,叔父龍湛霖為清代翰林,刑部侍郎。龍璋是光緒年間的舉人,為陶澍孫女婿(左宗棠外孫女婿),譚嗣同親家,郭嵩燾、陸潤庠的門生。他在清代歷任江蘇沭陽,如臯、上元、泰興、江寧等知縣及候補道。他在泰興時結識了黃興、蔡鍔、宋教仁、楊篤生章士釗等革命誌士,開始暗中資助革命。1907年回湘後,創辦經營開濟、利濟輪船公司,中華汽船公司、集成公司、醴陵瓷業公司、貧民工藝廠等十余所公司和工廠,及震發、源源、百煉、九昌等多個礦業公司。此時龍璋還擔任湖南總商會、工會、農會、公民保礦會、商船公會、出品協會、提倡國貨會等會長。龍璋在江蘇和湖南先後創辦了如臯小學、泰興第壹高等小學、旅寧中學、湖南明德中學、南雲商業學堂、醴陵瓷業學堂、湖南高等鐵路學堂等學校。這時,龍璋參加同盟會,對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鎮南關起義、河口起義、黃花崗起義等大力予以經濟支援。黃花崗起義時,龍璋壹次付予黃興三萬銀元。根據史料記載,龍璋先後支援革命至少在20余萬銀元以上。此時他還參與領導了湖南的保路運動,與譚延闿等五人被選為“粵漢鐵路公司”辦事員(即負責人)。辛亥革命前夕,龍璋為長沙起義領導人之壹,他的家成為策劃起義的主要據點。辛亥革命後,龍璋任湖南第壹任民政長、國民黨湖南支部評議長。1912年上海工人成立“中華民國工黨”,龍璋為該黨湖南支部負責人。辛亥革命後,龍璋還曾任湖南西路巡按使,率領革命軍隊至湘西掃除拒不投降的清朝余孽,平定湘西。袁世凱篡國,龍璋購置軍火,發動群眾,積極參與領導湖南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龍璋被袁世凱通緝,《通緝令》上寫道:“該犯老奸巨猾,蓄謀已久且憑借其實業團體之雄厚實力,為亂黨(指革命黨)所深信,……及叛立後,復經手借款,購置軍火,可見去年之亂(指湖南二次革命),均為該犯所經營締造而成。”(《辛亥革命史叢刊》第五輯)。龍璋全部家產均被籍沒,隨後流亡上海三年。在流亡中,他和革命黨人積極投入反袁鬥爭,龍璋負責為護國戰爭籌款。他寫信力勸在美洲的黃興回國。1916年孫中山回滬,親書“博愛”橫幅贈予龍璋,並派龍璋率中華革命黨人回湘開展反袁驅湯(袁世凱的爪牙湘督湯薌銘)鬥爭。龍璋與覃振率領林伯渠、廖湘蕓、林德軒等中華革命黨人趕走了湯薌銘,奪回湖南革命政權。龍璋第二次任湖南民政長,並曾任代省長。1918年軍閥張敬堯寇湘,龍璋憂憤去世。章太炎為寫《龍璋墓表》,稱龍璋“晚乃佐革命,不大聲色,而功與開國諸將齊。”無產階級革命家何叔衡寫了三副挽聯悼念龍璋: 滿清名縣令,***和大功臣,生而論定; 銅像表焦陳,國葬獎黃蔡,死與同歸。 晚節與革命相始終,名為黃蔡戰功所掩; 蓋棺屈長沙之陷落,誄較焦陳橫死而哀。 曰儒家,曰革命家,蓋棺論今定; 以瘁死,以憂國死,鑄像禮亦宜。

國民政府發表《褒揚令》,並在南嶽衡山建龍璋紀念亭——烈光亭。龍璋遺著有《小學搜逸》、《甓勤齋詩文存》(皆於2013年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