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害是什麽?

五害是什麽?

五邪是五種:虛邪、實邪、賊邪、微邪、正邪。

五邪是五病五邪的統稱。指的是虛惡、實惡、賊惡、微惡、正惡等五種惡。這是從五行生克的關系來說明五臟得病的情況。壹切病邪都來自生我(母)的方面,稱為“虛邪”;病從我生(子)的方面來說,叫“邪實”;病從制我方面,謂之“賊惡”;病從我側,謂之“微惡”。

如果五臟六腑受到相同性質的邪氣侵襲,則稱之為“正邪”(見《難經五十難》)。臨床上,邪氣的虛、實、虛、賊的性質主要取決於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不應生搬硬套。指風、寒、濕、霧、食傷(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分期病證)等五邪。

指中風、暑傷、食勞、傷寒、中濕(見《經行四十九難》:“五邪,如中風、暑傷、食勞、傷寒、中濕”)。

解釋:

在中醫古籍中,以五邪代指的來源很多,但目前所說的五邪主要是指《靈樞五邪》中的五邪,即五邪在五臟,對五邪的癥狀和針灸治療的方法都有詳細的描述,具體如下:

1,邪在肺,皮膚疼痛,惡寒發熱,肺氣虛喘,多汗,咳嗽,腰疼。可以在胸部外側的雲門、中復等穴位以及背部第三椎骨旁的舒菲、心俞穴進行治療。首先,用手快速按壓這些部位,在病人感覺舒服的地方紮針。同時針刺足陽明胃經缺盆穴,使肺中邪氣向外發散。

2、邪在肝,會出現兩肋疼痛,脾胃虛寒,瘀血滯留體內,走路時常牽拉關節疼痛,有時還會出現腳腫。治療可采用以下方法:針刺行健穴,誘導疑病者之間的邪氣下降;穴位足三裏,溫補脾胃;針刺瘀血絡脈以散瘀;和針刺羅清的經絡穴位來治療行走時拖著關節的疼痛。

3、邪氣在脾胃,肌肉會出現疼痛。若陽有余而陰不足,可見中焦實熱消谷,擅饑;如果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則中焦偏寒,可見腸鳴、腹痛;陰陽俱盈或不足,中焦寒熱相混。以上癥狀均可通過針刺足三裏穴進行治療。

4、邪氣在腎,必有陰痹病伴骨痛。所謂陰痹病,是指疼痛區域較深,按壓在體表對疼痛沒有影響。患者腹部飽脹,腰部疼痛,大便不暢,肩、背、頸、頸疼痛,經常頭暈。治療可針刺湧泉穴、昆侖穴,瘀血可刺有瘀血的絡脈。

5、心中邪氣,心痛,容易傷心,經常頭暈。容易摔倒。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這個經絡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