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康熙、乾隆、順治、雍正、嘉慶、道光、同治、鹹豐、宣統、光緒在位的順序是什麽?

康熙、乾隆、順治、雍正、嘉慶、道光、同治、鹹豐、宣統、光緒在位的順序是什麽?

依次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1、順治

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滿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生母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六歲即位,十三歲親政,是為清軍入關後的首位皇帝,在位***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死後謚曰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陵寢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東陵),由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

2、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1662年-1722年)在位,***六十壹年,康熙六十壹年十壹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於北京暢春園,享年六十八歲,死後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3、雍正

雍正帝出生於公元1678年。生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後),由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後)撫養。與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為同母兄弟。師從顧八代、張英、徐元夢等。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胤禛登基,時年45歲。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駕崩,享年58歲。

4、乾隆

乾隆帝名愛新覺羅·弘歷,滿族,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碩寶親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歷禪位於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颙琰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僅次於其祖父清聖祖康熙帝)、年壽最高的皇帝。

5、嘉慶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歷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

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駕崩,開始親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61歲。廟號清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清昌陵。

6、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為清仁宗嘉慶皇帝第二子,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擷芳殿,母孝淑睿皇後喜塔拉氏。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和碩智親王。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慶帝病死後,旻寧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道光”。

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其才略有限,社會弊端積重難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八年旻寧茍安姑息、拒絕變革,而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太平天國運動也已在醞釀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機。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

7、鹹豐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7.17—1861.8.22),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壹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鹹豐帝頗思除弊求治。

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撚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壹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鹹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鹹豐帝在位十壹年,鹹豐十壹年(1861年)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於清定陵,文宗死後由其獨子愛新覺羅·載淳即位,是為同治帝。

8、同治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

為清文宗鹹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後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13年。

9、光緒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壹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後崩逝後由慈禧太後壹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

光緒帝壹生受到慈禧太後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抵觸,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臺。

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光緒帝駕崩於慈禧太後死亡前壹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清崇陵。

10、宣統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皇帝。字曜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

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百度百科——清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