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作者簡介:《吶喊》《仿徨》作者魯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章壽,名育才,後改名庶人,浙江紹興人。作家、思想家和革命者。“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的筆名。魯迅1898年去南京留學,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來,他覺得治愈麻木的民族精神比治愈肉體的疾病更重要,於是放棄了醫學,轉而從事文學。1909年回國後,參與1918年《新青年》的編輯工作,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來又發表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並寫了大量雜文。1923年,第壹本小說集《吶喊》出版,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石。
魯迅出版了三部小說集(《吶喊》、《仿徨》、《故事新編》)、兩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十五部散文集、《通訊》壹部、兩部文學史著作。他在整理中國古籍和翻譯外國文學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內容簡介:《流浪》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和知識分子的關懷,“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流浪的藝術技巧是“成熟的”――壹幅深刻而廣闊的歷史畫卷;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著感情;“畫眼”和“勾魂”的素描手段;完整的字符具有典型意義。?邱莎和王衛軍兩位藝術家,壹生致力於用畫筆“揭示魯迅的思想體系”,堅持不懈地探索,苦心構思,大膽創造,用“準確的理解,深刻的表達,精湛的藝術”再現了魯迅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片刻的猶豫。孤獨無助叫仿徨。魯迅曾經是流浪的,至少在他寫《流浪》的時候是這樣。他寫的是人生軌跡,似乎有鐵的規律。從起點拋出壹個圓弧,然後落回起點。甚至,落回起點。有孤獨,有悲傷,有無奈。
他寫《流浪》的時候才四十四五歲,也不是什麽智者。所以他猶豫了。當時他滿懷希望,或者說曾經滿懷希望,但是這個希望最後破滅了。他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現在。所以,他猶豫了。於是他寫了壹本關於“猶豫”的小說。
與其說是猶豫,不如說是無奈。生活的無奈。那時候,寫小說是壹種時尚。寫小說成了當時的潮流。此外,在此之前,王先生還寫過《狂人日記》、《祝福》、《阿q正傳》、《孔乙己》等名篇。他們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
《流浪》有近11本小說。
《祝福》描寫的是祥林嫂無望的壹生,哪怕有壹點點希望,也會被撲滅。
《在餐廳》寫的是曾經激進的青年呂,最後回到紫雲教授;
其實幸福的家庭在經濟的壓迫下並不幸福。
《肥皂》諷刺壹個或幾個看似紳士的中年教師。當他們看到壹個十七八歲的女人乞討時,他們會想如果她被肥皂洗了怎麽辦?因為這種潛在的意識,四明還買了葵花綠皂;
《長明燈》裏的瘋子又瘋又蠢。他只想熄滅廟裏的長明燈,但被擋住了,他就說:“是我放的火。”最後,他被他的叔叔和長輩鎖在寺廟的廂房裏;
說明人群還是看客。中國人永遠是看客,只是看客。看完就分手了。不要問被看的人為什麽要給大眾看,也不要問自己為什麽要看。只想看看,那就看看;
“高”終於“洋”了壹天,俄國有了高爾基,他自然可以改名為“高爾基金會”,不是基金會嗎?哪裏有基礎,哪裏就有基礎。他可以叫高爾基,為什麽我不能叫高爾基?當他成為高爾時,他變得“高大”,覺得自己無法與過去的麻友相比。但是,最後他發現自己沒有“高爾什麽的”天賦,連書都不會教,經不起麻雀牌的誘惑,經不起吃大頭的誘惑,最後還是上了臺面。
《孤獨的人》中的魏朱利安是魯迅特別關註的壹個人物。這是壹個很有覺悟的人,似乎已經理解了生活中的壹切。他看不上大人,但孩子不理他。他曾經窮困潦倒,好像抱著什麽不放,突然變得很有錢。咯血的話,參與會診要花很多錢。他死了,就好像他死後是幹凈自由的。魯迅其實是用悲情的筆調來寫這個人的,其中也包含了他極大的失望。世界如此荒涼,人生如此無望。我想找壹條路,但是最後找不到。他必須死。
對過去的後悔,不僅關乎經濟對愛情的重要性,還關乎愛情能否長久。而經濟窘迫只是壹個很真實很真實的誘因。因為這個誘因,愛情無疑會幻滅。難過死了,這種難過難過;
《兄弟》似乎在諷刺看似親密的兄弟情。
離婚純粹是鄉下女人的不幸。魯迅有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七叔”的威嚴下,那位慈愛的阿姨不敢說出自己早已想好的話。我們能做什麽?他們是官員,有權有勢。而她只是壹個鄉下人。
流浪包括魯迅1924到1925寫的小說。第壹張祝福寫在1924二月16,最後壹張離婚寫在1925六月165438。此後,印刷版本與第壹版相同。
這本書的扉頁上有作者的題詞:
王朝始於蒼梧Xi,傍晚去了湖仙公園;妳要少留這點精神,妳就突然死了。
我命何謹慎,盼之不迫;在修遠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上下起伏。
理解“流浪”的關鍵在於《離騷》碑文中的兩句話:“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文學有“文學眼”,詩歌有“詩眼”。在這裏,它被稱為“標題眼”。
路很遠,卻看不見前方的路;隱約有路的時候,看不到光。試圖掙紮出壹條路,卻遍體鱗傷,毫無結果。
只能是“何吉獨自仿徨”。
所以取名“流浪”也是最有名的。
推薦理由:難過壹千次有壹千個理由;壹千滴眼淚有壹千種心情;壹千種憂郁有壹千種心情。誰能用壹句話道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誰能用壹句話唱出人生的悲歡離合?
閱讀體驗:魯迅小說集有三部——《吶喊》、《仿徨》、《故事新編》。我沒有仔細看過這個新故事。今天來說說我看完《吶喊》《仿徨》後的感想。
從這兩本集子的名字,可以看出魯迅思想的變化和發展。讓我們從尖叫開始。誰會“尖叫”?我。為什麽要“尖叫”?我們不妨看看魯迅著名的“鐵屋子”的比喻——
如果壹個鐵房子絕對沒有窗戶,很難被打破,裏面有很多睡覺的人,他們很快就會窒息,但不會感受到昏睡而死的悲哀。既然妳在叫囂,妳就喚醒了幾個清醒的人,讓這不幸的少數人承受了不可挽回的垂死之痛。妳覺得妳配得上他們嗎?
這種悲觀的描述雖然隱含著壹種信息,但也可以說是壹種自信:我是壹個清醒的個體,我站在啟蒙的立場上,所以我會吶喊,哪怕聲音微弱,個人前途暗淡。以《阿q正傳》為例。盡管這部小說充滿了作者強烈的自省,但毫無疑問,作者的精神高於阿q,他是在無情的自我剖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忽視的。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語境背後是壹種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種自信魯迅在序言中寫得很清楚:“所以我的首要任務是改變自己的精神……”盡管有各種孤獨和艱辛,盡管有上面提到的近乎絕望的“鐵房子”的比喻,但我心中的這份自信並沒有改變。
但魯迅的這種信仰的根源不同於壹般作家,體現了他的豐富性和深刻性。魯迅壹直把自己定位為“中間者”,這只是進化鏈條中的壹個過渡。他“扛起黑暗之門”,放出壹點光亮,卻甘願滅亡。這種孤獨者的本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力量,不會導致頹廢和消極,反而能喚起壹種悲劇性的、自覺的贖罪感——為所有人贖罪,這種贖罪感包含著主體的自信和優越感。
以醫學為例。通過閱讀我們發現,除了於霞,小說中的所有人物都具有“食人者”和“被吃掉者”的雙重身份,而革命者於霞只有壹個身份——人血饅頭——“被吃掉者”。這種身份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殉道意識,精神境界和面對生活的勇氣都遠遠高於他人。或者可以說,於霞曾經是壹個像瘋子壹樣的“食人族”。如果說狂人在呼喚“救救孩子”之後終於“康復”,自省之路走了壹半,那麽於霞用自己的鮮血走完了後半段。
然而在流浪中,這種自信突然遭到了強烈的質疑。誰在猶豫?我。作者逐漸進入主體的燭光與自省,於是主體的立場變得松動;啟蒙者不確定麻木的群眾是否有可能覺醒,甚至開始懷疑啟蒙的對象不是不能覺醒,而是不願意覺醒,對用自己的生命賺錢麻木。但是,啟蒙者很困擾,想改變壹些東西。
我感覺魯迅到了《流浪》的時候思想發生了變化。這種改變是深刻而持久的,絕不是教科書上說的偶爾精神抑郁。《祝福》中,祥林嫂問地獄有沒有演出時“我”不知所措,讓人看到魯迅去世前不久寫的《我要騙人》的出處。魯迅在那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我80歲的母親問我有沒有天國,我大概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覺得外人很難真正理解這中間的痛苦和矛盾。
當然,從《吶喊》到《仿徨》的轉變,並不是壹蹴而就,突然斷裂的。
壹件小事曾經被王朔嘲笑只有小學生的水平,只能證明他的無知。當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小說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裏面高大的身材也確實被小學生虐過。但是,當時寫這部作品並不容易。胡適、沈、佘梅以及後來的郁達夫都寫過人力車,但他們的視角都是同情和憐憫,也就是說,他們高於人力車。只有魯迅,懷著壹顆赤誠的心,真誠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這位知識分子的自省值得稱道。
再吃藥。小說的結局讓兩個母親相遇。兩個母親都是“被侮辱被傷害”,她們的遭遇凸顯了雙重悲劇。於霞為千千的壹千萬華小栓而死,但華小栓的母親希望用他的血換兒子的命。於霞的母親念念不忘自己的兒子被“冤枉”,這說明在她的意識裏革命者是應該被殺死的,但郁兒不是革命者。這裏的母愛不是極致的關懷和恢弘,而是壹種深沈而冰冷的悲哀——連母親都無法理解的革命者,多麽深沈而寬廣的悲哀!革命者是多麽孤獨啊!
後來,革命者的孤獨在孤獨的人身上逐漸演變為冷漠和絕望。主角根本就是魯迅自己的處境,小說中不斷出現的“我”似乎時不時地阻礙主角,可以理解為魯迅對自己的矛盾心態。小說以葬禮開始,以葬禮結束,意義重大。舊時代的帷幕已經落下,但舊時代的陰影依然籠罩著,新時代的帷幕也壹起被埋葬在這裹屍布裏。
王暉說,魯迅的小說在深刻批判國民性的同時,“把否定的鋒芒指向了知識分子本身”我覺得這就是魯迅鬧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