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手抄報文案:
壹、簡介:
?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壹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內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壹眼識破是壹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魯肅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二十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余支箭。
二、歷史原型:
?《三國誌·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裴松之註)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壹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三、發生地點:
? 據《元和郡縣圖誌》卷逸文二淮南道載:"濡須塢,在(含山縣)西南壹百十裏,濡須水,原出於巢縣西巢湖,建安十八年曹公至濡須,聞曹公將來,(孫權)夾水築塢,形如偃月,故以為名",《輿地紀勝》卷四十八·和州記載:"濡須山,在含山縣西南七十五裏……最為控扼之雄。吳魏必爭之地。吳據其北,築濡須塢以拒魏",由此看出草船借箭遺址發生在含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