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壹多《伏羲考》:大概圖騰未合並之前,所謂龍者只是壹種大蛇。這種蛇的名字便叫做‘龍’。 後來有壹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並了、吸收了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近代以來,我國學者對伏羲神話作了很多的研究,在研究分析古典文獻的基礎上,使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向系統化發展,試圖用神話學和民俗學方法對伏羲神話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近人對於伏羲最權威的考證是前輩學者聞壹多先生所著的《伏羲考》,在他所著的《伏羲考》中,聞先生在使用雙重論證方法的同時,又引入了民俗學的研究方法,對伏羲神話做了深入而獨到的研究。
聞壹多先生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龍圖騰;後半部采集了近 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伏羲是南方苗蠻各族的祖先神。聞壹多先生通過研究得出三個結論:
第壹,伏羲、女媧為人首蛇身,這是上古時代的圖騰遺跡。他認為伏羲氏族是蛇部落或龍部落。他說:從伏羲、女媧人首蛇身(或龍身)外表形象的神話來看,“不但是褒之二龍以及散見於古籍中的蛟龍、騰蛇、兩頭蛇等傳說的***同來源,同時它也是那人首蛇身的二黃——伏羲、女媧,和他們的化身——延維或委蛇的來源。神話本身又是怎樣來的呢?我們確信,它是荒古時代的圖騰主義的遺跡”。
第二,伏羲、女媧是葫蘆的化身。聞壹多先生在引用了伏羲、女媧與葫蘆關系的各種傳說之後指出:“總觀以上各例,使我們想到伏羲、女媧莫不就是葫蘆的化身,或仿民間故事的術語說,是壹對葫蘆精。於是我註意到伏羲、女媧二名字的意義。我試探的結果,伏羲、女媧果然就是葫蘆。”[2]聞壹多先生主要用民間傳說與民俗實例證明他的觀點,並加以概括說:“至於為什麽以始祖為葫蘆的化身,我想是因為瓜類多子,是子孫繁殖的最妙象征,故取以相比擬。”第三,伏羲、女媧是兄關系,在特殊情況下結為夫妻,使人類不斷滋生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