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學短評名人

文學短評名人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字豫山,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壹。

早年與厲綏之和錢均夫同赴日本公費留學,於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最為廣泛的筆名。 [1-7]

魯迅壹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個人作品

小說集

《吶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仿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書局

《故事新編》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雜文集

魯迅生前所創作的未結集出版的雜文作品死後由蔡元培、許廣平等整理出版納入第壹版魯迅全集中,然而時間倉促,難免遺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魯迅全集補遺》、《魯迅全集補遺續編》,這些文章後以不同分類方式納入各種版本的魯迅全集之中,在這些全集中對這些文章總集所取名目頗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魯迅全集》所取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