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喝什麽酒?
夏
據《世本》記載,夏代“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秫酒。”如果《世本》記載準確,那秫酒應該算得上是我國最早的酒名。這種酒通常是用粘性高粱或稻谷釀造而成。
商
商朝的酒有“酒”、“鬯”、“醴”。酒是用黍釀成的,鬯是用曲、小米和某種香料釀制而成,是壹種祭祀用酒:醴則是用蘗(niè)釀造的甜酒。
周
到了周代,由於釀造技術的提高,酒的種類開始大大增加。
《周禮》中記載了事酒、昔酒、清酒這三種酒,但是對於他們的釀造方法後人則有不同的解釋。
事酒可能指臨事或臨時釀的酒,釀造的時間比較短。昔酒是釀造時間比較長的酒,冬釀春熟,味道比事酒要濃厚壹些,色澤也較清。清酒則釀造時間更長,頭壹年冬天釀制,第二年夏天才能飲用,味道醇厚,色澤清亮。
周代還多了許多關於酒的稱謂,如、清、醫、漿、酏、糟、秩酒、陳酒、酌、澄酒、舊澤等等。
漢
漢代酒的命名大概有以下幾種,
1.按釀酒的原料劃分:稻酒、黍酒、秫酒、米酒、葡萄酒、甘蔗酒、椒柏酒、桂酒、菊花酒、蘭英酒等。
2.根據酒的釀造季節劃分:春酒、秋釀、冬酒、冬釀等。
3.根據酒的顏色劃分:白酒、黃酒、金漿醪等。
另外也有按釀酒時間和釀酒味道來進行區分的名稱。
唐、宋
唐宋兩代釀酒業興盛,酒的品類非常多,且常以“春”字來命名,如:土窟春、石梁春、石凍春、劍南春、思堂春、皇都春、留都春、十洲春、海嶽春、錦波春、蓬萊春、秦淮春、豐和春、谷溪春等。
有人在梨花盛開時,取樹旁邊的溪水釀酒,取名叫“梨花春”。夏天取雷霆時的雨水釀酒,名為“霹靂春”。詩人蘇軾曾在惠州的羅浮山下釀酒,取名為“羅浮春”、等等。
宋代酒名不勝枚舉,僅在張能臣的《酒名記》中就記載了200多種。
宋代酒的命名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以酒的味道厚、甜、美而取名
醇、醑、醪等,如:仙醇、天醇、清醇、琬醑、仙醪。
2.以酒的顏色取名
多用清白之色或綠色,如:玉漿、玉液、玉瀝、玉髓等。
3.以某種特殊的配料特點而起名的
如羊羔酒,是加了肥羊肉而釀成的酒。
元、明
元明時期,由於蒸餾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全國各地的釀酒規模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壹時期,蒸餾酒迅速遍及各地。釀酒的原料、酒的產量等都大大增加。古籍中對明代酒的品種、名稱、產地、特點等多有記載。如北方多有葡萄酒、梨酒、棗酒、馬奶酒。南方有蜜酒、樹葉酒、椰漿酒。
在《酒史》中就記載有100多種各地的名酒,大致可分為。
1.以產地命名
易州——易酒
滄州——滄酒
金華府——金華酒
泰和——泰酒
2.以原料命名
京師黃米酒、紹興豆酒、粵東荔枝酒、汾州羊羔酒、淮安苦蒿酒、山西蒲桃酒、成都刺麻酒、扶南石榴酒、中州西瓜酒等。
3.以釀造方法和儲存器具命名
蘇州的壇酒、三白酒、揚州的蜜淋漓酒,劍南燒春、句曲的雙投酒、成都的郫筒酒等。
4.以酒的口感、味道、顏色命名
宮廷大內的滿殿香,西京的金漿醪,相州碎玉酒潞州珍珠紅、華氏蕩口酒、風州清白酒,等等。
清
清代酒的品類、名稱已經和現代十分接近,更加的繽紛多彩、紛繁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