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讀《史記》前先要弄懂什麽?

讀《史記》前先要弄懂什麽?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 紀傳體通史 ,記載了 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 間***3000多年的歷史。

我們在閱讀前,要首先要弄清楚他的主體結構,即包含: 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五部分。那它們分別是代表什麽意思呢?

除《秦本紀》講述的是春秋和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秦國從興起、發展到稱霸天下、秦王贏政統壹全國之前的歷史外,其他均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涉及重要官員,政局及政治;

本紀是全書提綱。紀-就是記,“本其事而記之”,所以稱本紀。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

司馬遷在《史記》中取先秦時《禹本紀》(即“五帝本紀”之壹)之名,以“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項羽”、“高祖”、“呂太後”、“孝文”、“孝景”和“孝武”***十二紀為首,以後紀傳體史書都首列本紀,或簡稱紀。

“表”是用表格來簡列各個歷史時期的世系、人物和史事。用來代表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和無法壹壹寫入列傳的的眾多人物。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

表始於《史記》,***“十表”:包括“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漢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閑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凈增將相年表”等。

“書”為司馬遷首創。《史記》***有禮書、樂書、律書、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八篇,故又被稱為“八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它們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與後世的專門科學史相近。

“世家”為司馬遷在《史記》中首創,是紀傳體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凡有宗親資料的均有記錄;主要記述世襲封國諸候的事跡,意為開國承家,世代相續。

《史記》中有“世家”30篇,包括《陳涉世家》、《孔子世家》、《外戚世家》等。

“列傳”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壹,由司馬遷首創,《史記》有“列傳”70篇。壹般用以記述帝皇以外的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各種類型、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統治的歷史。

《史記集解》(劉宋·裴骃註)

《史記索隱》(唐·司馬貞註)

《史記正義》(唐·張守節註)

其實就是歷來學者對史記做的註釋,集解主要匯聚他人的解釋;

集解: 意為匯集諸家對同壹典籍的語言和思想內容的解釋,斷以己意,以助讀者理解。

索隱: 即索引,對古籍的註釋考證。將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事項(可以是人名、地名、詞語、概念、或其他事項)按照壹定方式有序編排起來,以供檢索。

正義: 又叫做“疏”,也叫“註疏”、“義疏”,是壹種經註兼釋的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