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安陽有多少名勝?

安陽有多少名勝?

安陽,是壹座集三千多年歷史和自然文化遺產於壹體的文化名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重要發祥地之壹。

二萬五千年前原始人洞穴的“小南海文化”益滿全球,後岡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出了安陽乃至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莊嚴氣質。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朝野的深刻記憶:全國第壹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鼎”、第壹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後壹個“皇帝”袁世凱的陵墓——袁林,第壹座國家監獄羑裏城,號稱“河朔第壹古剎”靈泉寺和萬佛溝,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和人稱“四絕”的宋代晝錦堂記碑,後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明清古建築群府城隍廟、高閣寺、嶽飛廟、古城角、鐘樓等在中國歷史博大的胸懷中閃爍著光芒。

盤庚遷都於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升相,婦好女將軍掛帥,文王拘羑裏而演周易,武王伐紂,西門豹治鄴,蘇秦洹上受印,藺相如出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扁鵲伏道遇害,項羽破釜沈舟,曹操發跡古鄴城,農民義軍雄上居瓦崗寨,宋朝宰相韓琦三治相州,嶽飛精忠報國傳千古等芳名百世的歷史人物也成了安陽夜空裏壹顆顆閃爍的明星。

號稱八百裏太行山的太行魂——林慮山風景名勝區,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裏人工天河——紅旗渠,全國第壹座國際航空旅遊公園……讓您目不暇接!

安陽名勝古跡

城市網2002-10-08 17:19

殷墟

殷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商代後期的都城遺址。位於安陽城西北2.5公裏的小屯村壹帶,面積約24平方公裏。古稱"北蒙",亦名"殷"。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壹帶)遷都於殷,至紂滅亡,在此***傳8代12王,歷273年。此處出土的刻字甲骨於1899年首先被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殷墟進行了15次發掘。1949年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恢復了中斷多年的殷墟發掘,並在此建立了固定機構"安陽工作站"。從1928年發掘到現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並已大體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東北為宮殿宗廟區,周圍分布著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莊西北岡和武官村北地為中心,是王陵區,分布著居住址、墓葬和祭祀坑。?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1939年3月在安陽武官村西北岡由村民挖出,日軍占領安陽期間,村民重又將大鼎掩埋起來。此鼎於1946年運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運至北京,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為壹巨型青銅器,通高1.37米,長1.1米,寬0.77米,重達875公斤。經化學分析,鼎由銅、錫、鉛三種元素熔鑄而成,三者的比例是:銅84.77%,錫11.64%,鉛2.79%。鼎體周圍以雷紋為地,上有龍紋蟠繞,四角為饕餮紋,腹內壁有銘文"司母戊"3字。該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中最大的壹件,在世界古代青銅器中也是僅見的。?

婦好墓

婦好墓位於安陽市小屯村西北約100米處。1976年春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發掘。墓室呈長方形,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出土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類隨葬品1928件,貝6800多枚。其中銅鐃、銅鏡、玉雕人像、玉雕動物、象牙杯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從出土的青銅器上不少鑄有"婦好"銘文的情況分析,墓主人當為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壹,曾率兵征夷方,討土方,伐西羌,壹次率兵可達1萬多人,是壹位能征善戰的女將軍。婦好墓是壹座隨葬器物豐富齊全,保存完好的殷王室墓葬,對於殷商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裏城遺址

?裏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陽市湯陰縣城北4公裏處。是商朝末期紂王囚禁西伯姬昌(即周文王)的地方,也是文王演易的處所。殘存城臺南北長105米,東西寬103米,高約3.5米。內含龍山文化和商、周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城臺南有壹石坊,上書"演易坊"3字。文王廟建在城臺之上,現存的部分建築為明嘉靖二十壹年(1542)重修。廟內古柏參天,西側有文王演易碑壹通,上書64卦,註有釋文,系明代刻石。東側是清乾隆帝南巡時立下的禦碑,上刻草書詩壹首。?

靈泉寺石窟

靈泉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陽城西南25公裏的寶山靈泉寺兩側。靈泉寺原名寶山寺,始建於東魏武定四年(546)。隋開皇十壹年(591),文帝賜名靈泉寺。隋唐時期,這裏寺院宏大,高僧雲集,佛事極盛,素稱"河朔第壹古剎"。佛像、塔龕之多,全國罕見,被譽為"寶山塔林",俗稱"萬佛溝"。石窟群遍布山崖石壁,***鑿窟247個,窟龕中有造型精致、形態各異的佛像和浮雕塔,且均刻塔銘和鑿造年代,起自東魏,延及唐宋,建造時間長達600余年。其中最大的石窟有兩處,壹處名"大留聖窟",鑿於東魏武定四年(546),洞窟進深4.44米,面闊3.78米,高3.5米。內雕佛像3尊,頭部均已毀失,皆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後有火焰紋背光。另壹處名"大住聖窟",鑿於隋開皇九年(589),窟門呈圓拱狀,上方刻隸書"大住聖窟"。門外兩側的石壁上分別刻有那羅延和迦毗羅神王的高大浮雕像,形象威武,刻工精美。兩旁的崖壁上還刻有多部佛經。洞窟平面呈方形,進深、面闊均為3.4米,高2.6米。窟內三壁鑿有拱形龕,龕內雕眾多佛像,或坐或立,姿態各異。窟頂呈覆鬥狀,刻有蓮花藻井,周圍有6個體態輕盈、衣帶飄舞的飛天。靈泉寺石窟是我國佛教石刻藝術的寶庫。?

修定寺塔

修定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陽城西北35公裏的清涼山下。寺院早毀,僅存壹塔。建於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是壹座單層方形磚砌舍利塔。塔平面為正方形,基座平面呈八角形,下有束腰須彌座。塔呈桔紅色。現存塔身高9.30米,每面寬8.25米,四外壁全用模制的菱形、三角形、矩形及平行四邊形等各種形制的浮雕磚3775塊鑲嵌而成,浮雕面積達300平方米,有人物、動物、花卉等,古樸莊重,蔚為壯觀。此塔1949年前曾遭嚴重破壞,塔上的浮雕磚被古玩商盜走許多,附近的農民為保護古塔,用白灰泥把塔全部塗抹覆蓋。196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此塔,以後多次修葺,千年古塔重放光彩。?

二帝陵

二帝陵相傳為顓頊、帝嚳陵。位於安陽市內黃縣城西南30公裏的梁莊鄉楊莊村西北、硝河西岸的大沙崗中。唐太和四年(830)依陵建廟,後歷代均有修葺。遺址占地20多公頃。陵前廟宇坐北朝南,有大殿5間,左右廂房各3間。正南有山門和神道,山門前右側有宋井壹眼。大殿後200米以北為陵墓,東西長165米,南北寬66米。陵園南墻內嵌有標誌碑兩通,壹通為元代天歷二年(1329)碑,刻有"顓頊帝陵"字樣;壹通為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石碑,上刻"顓頊陵"。陵後50米處發現有仰韶、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片。清代前期這裏還是壹座完整的陵園,至清代中期,被黃沙掩埋。1986年以來,開始對遺址進行清沙發掘,已挖出元、明、清祭碑110多塊,多為元、明時所刻。?

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陽老城內西北隅,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建。清乾隆年間,彰德府知府黃邦寧修葺此塔,在門額上題寫"文峰聳秀"4字,故又稱"文峰塔"。今已成為古城安陽的標誌。塔高38.65米,周長約40米,平面為八角形。塔基高約2米,上面砌有圓形蓮花座,蓮瓣分7層,上下交錯,排列有序。塔底層的東西南北四面均有圓券門,唯南門為真門,可供出入,其余為裝飾性的五抹頭格扇門,格心雕飾著蟠龍、折枝蓮和瓔珞等圖案。門上部的塔身八面刻有佛教故事浮雕造像,生動自然,栩栩如生。塔身***有5層,由下而上,逐層增大,形若傘狀。每層檐均有磚雕仿木鬥拱承托。檐的八角上系有銅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塔的南面門前有壹平臺,拾級登臺,進入塔門,盤旋攀登72級階梯即達塔頂。塔頂為壹平臺,周圍築有1米多高的女兒墻,正中矗立著壹個寶瓶狀的高大塔剎。造型之奇特,為全國所僅見。?

西門大夫廟記碑

西門大夫廟記碑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嵌於安陽城北15公裏處豐村東西門豹祠遺址碑墻上。北宋嘉?元年(1056),馬益任鄴縣令,次年其兄馬需撰《西門大夫廟記》,刻石立碑。碑高1.73米,寬0.90米,厚0.18米,全文22行,滿行34字。此碑留存至今,基本完好。遺址碑墻上還嵌有明弘治七年(1494)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石碑各壹通。?

晝錦堂記碑

晝錦堂記碑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原碑刻立於宋治平年間(1064~1067),已無存。今存之碑為元至元年間(1264~1294)所摹刻,現置於安陽市東南營街韓王廟西廂房。碑由宋邵必篆額,歐陽修撰文,蔡襄書丹,世稱"三絕碑"。碑高2.73米,寬1.21米,厚0.27米,碑文18行,每行39字,碑身下部已斑剝漫漶。晝錦堂是北宋名相韓琦出任相州知州時,在州署後園修建的壹座堂舍。歐陽修所撰《晝錦堂記》乃傳世之名篇。碑陰還刻有司馬光撰寫的《北京韓魏公祠堂記》。原碑立於北京(今河北大名縣)魏公祠,元時被人移刻於此碑碑陰,其書法與碑之正面如出壹人之手。?

嶽飛廟

嶽飛廟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安陽市湯陰縣城內西南隅,初建年代待考,現在保存下來的嶽飛廟是明景泰元年(1450)重建的,爾後歷代屢有增修。現有面積4300平方米,殿宇近百間。嶽廟的頭門精忠坊,是壹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坊額上題"宋嶽忠武王廟",乃明孝宗所書。兩側八字墻上陽刻"忠"、"孝"兩個大字。進入門樓,山門前為施全祠,內奉施全塑像。祠前是秦檜、王氏、萬俟?、張俊、王俊的鐵鑄跪像。祠後壁書"精忠報國",每字約1.6米見方。拾級穿過山門,院內古柏蒼翠,碑碣林立,東有肅瞻亭,西有覲光亭。再往裏去,便是大殿,這是嶽飛廟的主體建築,面闊5間,氣勢恢宏。門楣正中懸有巨匾"乃武乃文",楹聯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第壹功名不愛錢"。殿內端坐嶽飛塑像,頭戴帥盔,身披金甲,外罩紫袍,英姿威武,器宇軒昂,上方懸有巨匾"還我河山"。大殿兩側,東廡何鑄殿,西廡張憲殿。大殿後為寢殿,原有嶽飛及夫人李氏塑像,今無存。檐下懸"精忠貫日"匾。殿內有書法珍品《出師表》石刻。寢殿兩側東西廊廡,有嶽雲、嶽雷、嶽霖、嶽震、嶽霆等塑像。?

袁林

袁林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全稱"袁公林",俗稱"袁(世凱)墳"。位於安陽市城北2.5公裏太平莊。建於1916年6月至1918年6月,占地約9.3公頃。墓區南端,是壹高大照壁。由神道往北,經玉帶石拱橋,矗立著壹座5門6柱的牌樓。過牌樓,兩側石刻翁仲遙遙相對,有石馬、石獅、石虎、石人,石人分別為頭戴平天冠的文吏和身穿北洋將軍服的武官。神道北端正中有壹碑亭,內置袁世凱墓碑。進入堂院,為景仁堂大殿,是供祭祀用的享堂,面闊7間,堂內枋柱巍峨,彩繪精工。東西配房各5間。穿過享堂兩側的月門,即為袁墓。墓臺前是3座西洋式鐵門,中間的兩扇鐵門上飾有勛章圖形的八角墓徽。墓前置石供桌5張。拾級而上,即達墓臺。墓廬為圓形,由3層臺基圍擁,外用虎皮石壘砌。墓頂隆起,封土植草皮。墓頂和臺基均為鋼筋水泥澆鑄,異常堅固。袁林建築既有仿照明清皇陵之處,又雜以西洋風格,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文化特征。現為安陽市博物館館址。?

殷墟博物苑

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小屯村東北殷代宮殿宗廟遺址上。第壹期工程南北長500多米,東西寬170多米,占地約6.9公頃,水面約7.1公頃,***14公頃。大門據甲骨文中的"門"字設計,門柱、門額上雕刻殷代圖案,門兩側有仿殷浮雕夔龍。橫額上有周谷城題寫的"殷墟博物苑"。仿殷建築乙二十大殿,坐落於苑內中部,坐北朝南,是在原"乙二十"的基址上建築的,全部為木結構,四坡頂,頂上用茅草覆蓋。其北有甲十二仿殷建築,坐西朝東。苑內西南角有婦好墓享堂,坐落在婦好墓之上,是壹座兩重檐四坡頂、頂覆茅草的建築。另外,還將甲壹、甲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乙壹、乙七、乙八、乙十壹等基址,用鵝卵石、米石、花草鋪設作為標誌,並立牌簡要介紹。苑內道路和廣場均鋪蓋板,既有利於地下遺址的保護,又不影響今後的發掘。空地進行了綠化。苑內還擺設有仿殷石人、石象、石鳥等雕刻品。殷墟博物苑壹期工程始於1987年6月15日,至8月30日竣工,歷時75天。9月10日上午剪彩,同時,中國殷商文化國際討論會在乙二十仿殷大殿內舉行了開幕式。?

珍珠泉

珍珠泉在安陽城西22.5公裏的水冶鎮西。泉池面積1200余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周圍以青石鑲砌。泉水自池底湧出,宛若串串珍珠。池中有壹塊平地,上建水心亭,亭前有兩株千年古柏,下分而上合,形成柏門,遊人可穿門而過,與泉合稱"柏門珠沼",為安陽歷史上著名的八景之壹。泉水可供鎮上居民飲水和工副業用水。此處風景清幽秀麗,現已辟為公園。

travel.ayinfo.ha.cn/jdjs/yf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