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gèng tài píng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Wugeng Taiping Wan
2.2 標準編號WS3B050691
2.3 處方天冬 80g 麥冬 80g 知母 80g 川貝母 80g 款冬花(蜜炙) 80g 苦杏仁(炒? 80g 當歸 60g 黃連 60g 阿膠(蛤粉燙) 60g 地黃 30g 熟地黃 30g 蒲黃 40g 京墨 40g 桔梗 40g 薄荷 40g
2.4 制法以上十五味,熟地黃烘幹,與天冬等十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 每 100g粉末加煉蜜70~ 9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黑色的大蜜丸;味苦。
2.6 鑒別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直徑30~64μm, 壁較厚,有時壹邊薄,紋孔細密。澱粉粒廣卵形或貝殼形,直徑40~64μm,臍點短縫 狀,人字狀或馬蹄狀,層紋可見。花粉粒球形,直徑約至32μm,外壁有刺,較尖,纖 維束鮮黃色,壁稍厚,紋孔明顯。石細胞長方形或長條形,直徑50~ 110m,紋孔極細 密。聯結乳管這直徑14~25μm,含淡黃色顆粒狀物。花粉粒黃棕色呈類圓形,直徑約 至30μm,外壁具細點狀。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
2.7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2.8 功能與主治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用於肺熱痰喘,虛勞久咳。
2.9 用法與用量口服,睡時服 1丸。
2.10 規格每丸重 9g
2.11 貯藏密封。
古籍中的五更太平丸 《明醫指掌》:[卷七]虛損勞瘵證七,瓦器內慢火煎至壹升,去渣,分作三盞,調前藥末,五更初服。男患女煎,女患男煎。服藥後,如覺欲吐,即用...
《簡明醫彀》:[卷之四]勞瘵無灰酒壹鐘,新瓷器盛,入豬腰子壹對,重湯煮過夜。五更,腰、汁同食,多乃效。煮雞子亦可。又胡黃連末(壹...
《類證治裁》:[卷之二勞瘵論治]附方見壹卷中風。〔虛寒〕八味丸見壹卷中風。〔肺痿〕太平丸二冬二母二地杏桔歸款冬阿膠蒲黃薄荷京墨麝蜜丸。...
《醫學入門》:[外集·卷四雜病分類]內傷類桶內,生布巾蓋桶口,俟月初蟲頭向上,卻服取蟲藥,五更初壹服,五更三點時壹服。服藥後,腹中疼痛如刀斧劈...
《血證論》:[卷二]咳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