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九寺》中的寺式禪

《九寺》中的寺式禪

早在唐代,九寺就有南少林的美譽。漳州東山島古萊寺發現的香花和尚秘籍載:“古萊寺發源於興化清遠九寺。在唐懿宗鹹通,正覺禪師叫廣智紅蓮倡導修建,九座寺廟相連,故稱九座寺廟。它崇尚嚴格的尊嚴,崇拜崇拜和齋戒,從南祖林佶繼承了禪師弘毅,並廣泛傳播林佶的真實性。寺內有500多名僧人,被稱為南少林。這是現存記載最清楚的古籍。仙遊於唐二年(699年)定名為清苑縣,清苑九寺就是今天仙遊的九寺,是古萊寺的祖廟。明代九寺高僧薛希賢南下弘法,在東山建古萊寺。林佶是少林禪從達摩傳到六祖慧能之後五大門派中最大的壹個。《秘典》中寫明,九大寺繼承發揚“林佶正宗”,寺風、禪法嚴整清凈。當時九大寺有500多名僧人,這也符合著名的南少林寺應有的規模。

作為南少林文化的源頭之壹,這裏有九山九寺,當年僧人傳授和練習的少林拳遺跡今天依然可以看到,比如僧人練武的石肩。寺西北山上可屯兵千裏的九龍村(當地稱“賊營”),可容納300人練武的“第壹桓”石窟,還有“打拳臥牛之地”,練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