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立春後氣候會有什麽變化

立春後氣候會有什麽變化

立春節氣是春天的第壹個節氣,到了此節氣氣溫會逐漸的回升,東亞南支西風急流開始出現減弱,冬季氣候被春季氣候所取代,會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但是,此時節溫度並不是很高,依舊是要註意自身的保暖,註意不要感染風寒。

立春後的天氣也開始變得“調皮”。人們常說立春後的天氣就像“孩兒面”壹樣多變,壹會兒哭(下雨),壹會兒笑(晴天)。王安石也曾經用“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的詩詞來描述春日天氣變化多端,反復無常。

立春後正是氣壓場轉換時,冷暖氣團妳來我往,相互交匯,盡管氣溫回升,但冷暖變化明顯,雨水增多,天氣變化較大,經常“乍暖還寒”,陰晴不定。有時降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溫柔”細雨,有時出現大風、暴雨、沙塵、雷暴、陰雨寡照等各種災害性天氣,甚至出現倒春寒現象。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壹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四季長短不壹,因此,四立雖能反映黃河中下遊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立的具體氣候意義卻不顯著,不能適用全國各地。黃河中下遊土壤解凍日期從立春開始;立春第壹候應為東風解凍,兩者基本壹致,但作為春季開始的標誌,失之過早。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它與黃河中下遊立春含義不符。2月下旬,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但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實際。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