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好的教育》解讀

《好的教育》解讀

鮑鵬山教授是講《水滸傳》《論語》的專家,什麽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壹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體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壹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備某種能力,比如考試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乃至於人與人之間交際的能力、領導力等等。我們只是通過教育賦予孩子壹種能力,這是我們很多人對教育的理解。但我對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讓人本身變得更完美、更強大,使人的情感變得更豐富,理智變得更健全。這樣壹種主體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覺得才是好的教育。

《詩經》是古代民間詩歌總集,壹***305篇,由孔子整理等等。考試的時候就讓妳填空,壹定要填對,填錯就沒分了。但是《詩經》真正帶給人的那種感受,給人內心的陶冶、享受。孔子是要通過教授《詩經》,讓壹個人發生變化。他給了我們四個字:“興、觀、群、怨”——有情懷;有觀察力、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興、觀、群、怨”這四種精神,就是我剛才講的人的主體性。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鮑老師的解釋是喚醒,就是我們要讓壹個人通過教育被喚醒,要讓他的內心充滿生命力,產生渴望做事的動力,樹立遠大的理想、誌向和抱負,培養他的家國情懷,這是第壹項功能——不是《詩經》的第壹項功能,而是教育的第壹項功能。

什麽叫“觀”?“觀”就是看,妳要能夠博覽群書,妳要能夠理解藝術,理解人類文化史上的成果,要提升閱讀量,提升理解能力。這是“觀”的內涵。“群”,就是妳要有社會責任感、群體意識,妳要有對社區、國家負責的精神,這是“群”的內涵。妳不僅是為自己解決問題,更要為大家解惑!“怨”就是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妳會對現實有壹些不同意見,並且通過教育,妳能夠把這些不同意見恰當地表達出來。“興”是對人生命力的喚醒,讓壹個人有情懷,讓他打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互動。當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的某壹件事情在我心中喚起了某壹種必須要表達的情感。這就是“興”。

現在我們缺少對於孩子自身生命力的喚醒,沒有讓他覺得生命應該是蓬蓬勃勃的、活潑潑的。這個“活潑潑”是什麽意思?我們做壹個比喻,就像壹條剛從水裏被釣上來的魚,妳把它扔到地上,它在地上撲騰的壹種狀態。這種生命力是需要在某壹種特殊的環境下被喚醒的。比如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在不同的環境下,不斷地通過各種教育,讓他的生命達到充實。

孔子是怎麽喚醒壹個人的?孔子是怎麽讓壹個人富有生命力的?比如為什麽要讀《詩經》?孔子不是讓他們去了解有關《詩經》的知識。《詩經》只是壹個工具,孔子想讓他們通過《詩經》來獲得某壹種人生的、個體的、生命的素質。他就用了“興、觀、群、怨”四個字來解釋。

他希望弟子們經常和他在壹起討論問題,這樣就能培養弟子們的觀察能力,讓他的弟子們有思想。我曾經說過壹句話,只有思想才能夠在事實中發現本質。

比如子貢問孔子:老師,妳能不能給我壹個字,讓我終身奉行、不犯錯誤?“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妳要知道,這個題目的難度在哪裏?不是說妳給我壹個字,我此時此刻照著做,能不犯錯誤。實際上這個題目要求的是什麽?是讓所有人在所有時空裏,照著這個字去做,都能不犯錯誤。子貢作為壹個學生,能向老師提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是壹種師生間互相激發的、教學相長的教育。

《論語》和《孟子》這兩本書的區別到底在哪兒,為什麽《論語》更重要。鮑老師講,孟子的學生,比如萬章、公孫醜等等,妳把他們的名字互換也無所謂。因為他們每個人長什麽樣,有什麽性格,妳壹無所知。他們每個人在《孟子》中登場都只是為了問壹個問題,為了襯托孟子的光輝形象,而他們本人是沒有性格特點的。但是孔子的學生性格是非常鮮明的,每個人都不壹樣,妳會跟他們建立感情,會建立認同。因為顏回是學霸;因為子路特別仗義……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壹樣。孔子有十幾個弟子的性格都特別鮮明。這是壹部《論語》所體現出來的。

教育的兩大使命是什麽?第壹個使命,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文化,把人類歷史上的傳統文化壹代壹代地傳承下去。這是教育從人類壹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具有的本質性的、最原始的使命。這裏的“傳承文化”不是讓妳去記住文化的知識,而是通過文化使人文明化。如果我們不傳承人類的文化,人類的行為就沒法文明化。所以人不僅是生理學的產物,還是歷史學的產物。我們的思維方式、靈魂裏住著古人,住著孔子。如果妳問壹個沒有讀過《論語》的小孩:妳要做小人,還是做君子?他壹定會選擇做君子,不願意做小人。這就是因為他的靈魂裏住著古人,住著孔子。那麽這些價值觀是怎麽來的?就是通過教育,把文明“化”到人的靈魂和頭腦中去。這是教育的第壹使命。我為什麽把它算作第壹使命?因為人類最早的教育都是這樣的。

教育的第二個使命是什麽?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技術,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這就和知識、科學、技術有關。我們看看今天的教育重點在哪裏?在第二個層次,就是拓展知識的邊界。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記住更多的知識,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學者、專家、科學家,能夠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增加新的知識,把新的科學和技術不斷地推向進步,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改善人類生活的物理的空間。這個使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別人看得見、摸得著,我們的教育也是這樣做的。

孔子有壹顆好心,讓我們大家都要安壹顆好心。孔子晚年葬他的狗的事。《孔子家語》,孔子晚年,他家裏的壹條老狗死了。當時孔子的歲數已經很大了,根據這個故事的記載,我推測當時顏回已經去世了,子路也不在,因為子路去世和顏回去世差壹年,這時候在他身邊的,比較靠得住的學生就剩下壹個子貢。子貢很厲害,我認為他能和當時的中國首富分庭抗禮,而且他還是當時最傑出的外交家。孔子的壹條老狗死了。孔子跟子貢說,妳把我的狗拿出去埋了。然後孔子跟他交代,妳埋它的時候壹定要把它包好,不要直接把它親土而葬,不要把它的頭直接埋在土裏。然後孔子還講了中國歷史上人對待動物的很文明的態度。孔子連這件事也要順便上個課。他說,古人葬馬用的是舊窗簾,用窗簾把馬裹起來。葬狗用的是車蓋,可能是把車蓋反過來,把狗放在上面。他說,我現在既沒有車,也沒有蓋,那就拿我的席子吧。他讓子貢拿自己的壹張席子,把那條狗壹卷,然後壹再地囑咐子貢,不要讓狗頭被土直接埋著,就是這麽壹個細節。妳就可以看出壹個人內心柔軟的程度。所以我剛才講,文化的教育就是心靈的教育,而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是手的教育。手的教育能讓妳更有動手能力,而文化的教育能讓妳的心靈變得柔軟、溫暖、慈悲。就像妳剛才講的,孔子在讓子貢去葬壹條狗的過程中,子貢會受到很深的影響。

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兩大使命,既要傳承文化,也要傳承技藝。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為師之道的,就是教師能做什麽。您覺得教師能做什麽呢?我覺得尤其在今天這個時代,教師起到的是引領作用。在孔子的時代,教師可能還具有傳授知識的職責,因為那個時候知識傳播的渠道不是很多,載體也不是很多。舉個最簡單例子吧,我們今天上學的時候,老師手裏有壹本教材,學生們手裏也都拿著壹本課本。在孔子教學的時代,是做不到這壹點的。比如孔子教《詩經》的時候,不可能每個學生人手壹本《詩經》。因為那時候的《詩經》是用竹簡寫的,如果學生們人人帶壹本《詩經》過來上課,沒那麽多地方給他們擺放。而且《詩經》的成本很高,不可能做到人手壹冊。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同的古籍版本中,為什麽有的字讀音相近,但字不壹樣?為什麽有那麽多通假字?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師講,學生記”這個教學方式所導致的。所以,在孔子那個年代,老師可能更多地有知識方面的引領、傳授的作用。

但在今天這個時代,知識傳播的渠道這麽豐富多彩——比如樊登讀書就是壹個很大的知識傳播渠道——如果壹個老師只是在教學生知識的話,這個老師必然會被淘汰。那麽,老師所起到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什麽?就是在價值的判斷上引領學生。孔子認為什麽樣的人才可以做老師?就是能“溫故而知新”的人。這個“溫故而知新”,壹般理解就是掌握舊知識,還能掌握新知識。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溫故”可以說是強調知識,“知新”不是強調知識。“知新”是能夠對這個世界上層出不窮的新的事件做出正當的判斷。所以,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知識且有判斷力的人才能做老師。就像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能不能給壹個可以終身奉行、不犯錯誤的字。如果有學生問妳:“老師,最近發生的某件事,妳怎麽判斷?”老師要能對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做出判斷。老師的觀點未必是對的,但老師的邏輯、價值觀、價值的出發點壹定是對的。老師要問自己:我能不能做到這壹點?我的邏輯是什麽?我的價值出發點是什麽?壹個老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這方面,孔子當時就做得非常優秀。

實際上,關於技術、關於具體的知識,孩子壹旦被喚醒了以後,他學得比成人快。孩子小的時候不壹定非得學唐詩,不壹定要從詩詞開始,甚至不要從詩詞開始,應該先從最經典的、本質的東西開始學。您提出了壹個概念,就是有的書叫經典,有的書叫元典。經典和元典有什麽區別呢?首先,經典的數量有很多,不同時期都可以出現經典。在我們今天,假如有個偉大的小說家寫出壹部能夠流傳下去的小說,那這部小說也就叫經典。比如2022年的某個作家突然寫出壹本書來,這本書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能壹直流傳下去,那它就叫經典。但是元典只能在特定的時期出現,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可能出現元典。“元”有源頭、原來的意思,某種文化的源頭,或者某壹種開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我對於元典是有個定義的。德國的雅斯貝爾斯(20世紀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的時候,講到了軸心時代,壹般來說,元典主要出現在軸心時代,就是人類的精神和認知出現大突破的時代。物理世界有宇宙大爆炸,精神世界有精神大爆炸,比如西方的古希臘時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精神大爆炸。那個時代出現的作品叫作元典。元典是什麽?壹直到今天,元典界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和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今天所有的價值觀,以及思維、邏輯的出發點,都是從那些典籍裏來的,所以我把它們稱為元典。我們永遠在闡釋元典,闡釋就是積累,闡釋就是發展,誰告訴妳老師只教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老師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正當的興趣——將來能夠影響他生命發展的興趣。

七本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莊子》和《六祖壇經》。孩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讀,讀到五年級結束,用業余的時間就能把七本書讀完。今天把傳統文化當作壹個有益的補充,就是“學有余力則以學文”,妳首先得把課堂上這些東西應付了,再去學點傳統文化。教育就必須拿傳統文化的經典來作為基本的教育資源。這就是我前面講的,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傳承文化,並且用傳統文化滋養孩子的心靈,這本身就是教育必須要做的事。

壹張卷子的目標不應該是100分,而應該是80分。我當時算了壹筆賬,比如我們要求學生認100個字,要求考到100分,那就意味著他必須每壹個字都不能有壹點點錯。這是壹種形式,叫100分的試卷。還有壹種形式叫80分的試卷,比如我們給學生200個字,要求他們記住80%,也就是160個字。妳覺得哪種形式難壹點?從人類的認知角度來說,我們通過大基數去獲得更多的知識,比通過小基數100%地掌握知識要容易得多,這是壹個基本的認知心理學常識。所以,100個字100%會讀會寫和200個字80%會讀會寫比起來,後壹種更容易壹點。100分卷子的結果是什麽?結果是哪怕妳全部掌握了,也就認識了100個字,而且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這就是基本的教學原理,但是我們今天很多做研究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麽我們的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因為他不敢獨立思考。為什麽不敢獨立思考呢?因為妳要求他考100分。如果他想考100分,那麽他最想做的不是提出獨立見解,而是不犯錯。我們如果允許他犯錯,他就敢於獨立思考了。為什麽我們的及格分是60分而不是100分嗎?很多人不明白,覺得可能是因為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得到100分。我說,可能是有這樣的原因,壹個班40個學生,不可能每個人都得到100分,所以如果妳用100分來做及格線,那很多人就不及格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把60分確定為及格線的時候,相當於給了學生40分的犯錯空間,這樣他的思維就活躍了,膽子就更大了,敢於提出獨立見解了。所以教材的學習的定位很重要,不可以定位為100分,最多只能定位到80分。這還牽扯到知識和文化的區別。鮑老師在書裏也講到了,知識這個東西沒有人沒有盲區。哪個字念錯了,哪個典故用錯了,哪個人名說錯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人腦子裏經常會短路。好多人以挑別人知識性的錯誤為樂,這特別沒意思。實際上,我們做教育的時候,如果過度地強調這種東西的精確性,真的很有可能忽略最核心的東西。很有可能會忽略我們剛才講的批判性思維,忽略孩子思維的活躍性、獨立性,忽略孩子的獨立思考,這樣他們大膽做、仔細判斷的精神勇氣和探索性勇氣就都沒有了。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試卷必須要給孩子壹個比較寬的犯錯空間。

第三個問題是什麽才是素質?有兩點,知識不是素質,技能不是素質。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但是它本身不是素質。這就回到我剛才講的,我們的教育是整個人的主體性的建設。我們不壹定要去演奏音樂,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欣賞音樂,能不能被音樂感動。文學也是這樣,我們不壹定都要當作家,不壹定要自己去寫《紅樓夢》,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讀懂《紅樓夢》。寫《紅樓夢》可能是文學上壹種專門的技巧、技能,而能夠欣賞、能夠理解《紅樓夢》才是素質的表現。我能理解賈寶玉、林黛玉,能進入他們的心靈,乃至進入曹雪芹寫《紅樓夢》時的心境——“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就叫文學素質。而具備創作能力是某壹種專業技能。很典型例子是,妳不會造電腦、電視也沒有關系。這個世界的分工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的。我們要做的不是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不是通過自身能力創造我們生活中各種需要的東西,我們要的是壹個強大的、完美的主體來面對世界上的壹切。妳有電視機嗎?我能面對它。妳有《紅樓夢》嗎?我能讀懂它。如果妳說壹個人整體特別好,境界特別高,大家是看不見的。我的專業是研究傳播學的,大家評判壹個東西是不是可以模仿、學習,要通過那些看得見的東西。比如妳會彈鋼琴,我能看見;妳會聽鋼琴,那我看不見。雖然您覺得知識沒那麽重要,但是大家對您的景仰是來自您的知識儲備。這怎麽解釋呢?司馬遷在《孔子世家》裏,為什麽要專門用壹大段篇幅,寫孔子能夠回答當事人種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就是因為妳剛才講到的,從別人對壹般人的認知的角度來說,如果要讓別人覺得妳很厲害,那就要看妳拿得出來、能表現出來的東西。

孔子生前被稱為聖人,和我們今天稱孔子為聖人的原因是不壹樣的。孔子生前被稱為聖人,主要就是因為他知識多,所以孔子壓力很大。比如他在魯國曲阜城待著,每天早上起來,壹開門,就看到外面坐著兩個從衛國、陳國來的人,風餐露宿地跑了幾個月,就為了問孔子壹個問題。孔子要是不能回答,這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司馬遷就記載:孔子無所不知,所有的問題都回答出來了。所以孔子自己也意識到,很多人是因為他知識多才覺得他厲害的。孔子專門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有壹天他跟他的學生子貢講,妳是不是就認為我知識多?他的原話是:“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多學”,而又把它記下來的,就是知識。子貢壹聽,說,對呀,妳就是學了很多知識,所以我們都很崇拜妳,拜妳為老師。然後孔子說:“非也。予壹以貫之。”他說,不是這樣的,我是有判斷力。所以判斷力才是壹個人的核心能力。我們剛才講到知識,我認為知識多不代表素質高。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基本的知識,知識很重要,它是這個世界的邊界。妳的知識到哪裏,妳的世界的邊界就到哪裏。所以知識多的人和知識少的人的世界邊界是不壹樣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知識確實很重要。但是妳還要考慮壹個要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無限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如果我們把學習知識理解為擴展生命的寬度的話,那我們生命的寬度有無限性,我們沒有辦法在無限性上較勁。還有壹種叫生命的高度,高度就是人的判斷力。所以我壹直覺得,壹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不是他的知識寬度,而是他的判斷力和精神高。但培養這些東西是要靠您所說的那些元典來進行的。在某種程度上,元典提供給我們的不是知識。我們今天讀《論語》的時候,很多人把它知識化了。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詩經》壹樣,我們也把《論語》變成了填空題。比如老師告訴學生,《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們記錄孔子言行的壹部語錄體著作。“語錄體”這種知識點都是可以變成填空題的。這樣就把《論語》知識化了。

再比如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仁義道德的“仁”,它不屬於知識概念,它屬於價值概念。但是我們今天的考試把它變成知識概念了,讓學生解釋這個名詞概念。實際上,“仁”不是壹個知識概念,它是壹個價值概念。孔子在《論語》裏跟他所有的弟子們討論“仁”的時候,從來沒有給它下過定義。學生們問孔子什麽叫“仁”,孔子給每個人的回答都不壹樣。為什麽不壹樣?因為孔子不是在下定義。如果是下定義,孔子的回答壹定是壹樣的,因為定義就是壹定的、確定的義,怎麽會不壹樣呢?但孔子給每個人的回答都不壹樣,這實際上就是在暗示我們,他所講的“仁、忠、義、信、誠”都不是知識概念,而是價值概念。知識是要有的,但是簡單的知識的累加並不是素質。技能也很重要,但是素質不是技能的累加。從教育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將來需要通過某壹方面的知識、技能來展現自己的精神高度的話,那麽技能和知識都很重要。但是問題在於什麽?在於妳有沒有這樣的精神高度能夠展示。比如彈鋼琴,鋼琴不僅是個技能,在妳演奏的時候,鋼琴所能體現的是妳對音樂、對這首曲子的理解,乃至於妳通過這首曲子對整個人生的理解。同樣的鋼琴曲,為什麽克萊德曼彈跟郎朗彈不壹樣?我們能不能用電腦彈出壹樣的東西來?絕對的技能上的完美可以通過電腦做出來,但為什麽每個人彈得不壹樣?為什麽妳就達不到那個高度呢?如果妳不去讀很多書,妳對人生理解得不夠透徹,對世界沒有慈悲,沒有愛,沒有這樣的東西,妳彈多少遍也沒有辦法達到那個高度。因為技能只是展示精神高度的壹個手段,如果妳沒有精神高度,那麽妳的手段是沒有東西可以展示的。

孔子講的素質,就是我們前面討論的“興、觀、群、怨”。假如壹個人有情懷、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妳覺得他是不是壹個高素質的人?假如有兩個學生,壹個人做到了“興、觀、群、怨”四個字,另壹個人會四樣技能:會彈鋼琴、會跳芭蕾、會打跆拳道、會書法,妳覺得哪個人才是有素質的人?妳覺得哪壹個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就他的人生來說,哪壹個更有可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生命擺渡人》的作者,那個送快遞的小哥汪勇。他在技能層面沒有特別出類拔萃,但是他在危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扛起那麽大壹攤事,那種情懷、能力、判斷力、組織力,就是您說的“興、觀、群、怨”的感覺。實際上,素質就是“妳將來能不能扛事”。即使妳會那麽多的技能,妳能扛事嗎?妳把鋼琴彈得好,把跆拳道打得好,妳能扛事嗎?家庭的事情、國家的事情、社區的事情發生了以後,妳能不能扛,有沒有扛的意願、能力,這才叫素質。

孟子講的“四心”也可以解釋什麽是素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人有“四心”,“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慈悲心;“羞惡之心”就是妳知不知道是非、正義、對錯;“辭讓之心”就是妳知道不知道謙讓;“是非之心”就是妳能不能判斷善惡。我覺得這才叫素質。

什麽叫元典,元典就是我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是我們今天行為和思維的出發點。因此有的時候我們回歸元典以後,妳可能不知不覺地就把我們現實中的很多問題觸及,乃至於解決掉了。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類的教育在最初狀態下呈現出來的樣子。“教育曾經有過高尚的內容和優美的形式”,我覺得這兩條加起來就是我理想中的教育。

什麽叫“高尚的內容”呢?就是不要把教育變得太功利、太實用化。我們能不能更多地帶領學生去思考壹些形而上的問題?可能會有人覺得,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是讓學生不面對現實嗎?其實不是,恰恰相反,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正好能培養他反觀現實的能力,能把他的精神拔到壹定的高度,能讓他俯瞰人生,在壹個高度上把人生看透。“高尚的內容”指的不是我們討論壹些高雅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脫離壹些特別實用的、功利的、工具化的教育,我們能不能更多地進行壹些培養人自身思維能力的教育,這才是崇高的內容。功利的教育不是不好,人生是需要功利的。比如此時此刻我講累了喝口水,這就叫功利。但問題是,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生命中的底線,它不代表我們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們人生最終追求的那個理想的境界。所以教育首先要有“高尚的內容”。柏拉圖學院也教幾何學,它的教學核心可能就是數學,但是他們教數學不是為了讓妳應付考試,也不是讓妳去丈量土地,去搞財務運算。他們教數學是為了讓妳的頭腦有思維能力,建立壹個架構,讓妳有抽象思維的能力。現在的學習是為了讓手擁有某種能力,“高尚的內容”能讓妳的頭腦有更強的思維能力。

教育的理想狀態,不是妳每壹步的結果都要達到理想的狀態,問題是妳朝不朝這個理想的狀態去努力。不是讓妳盡量達到這個目標,而是妳力所能及地把妳的能力都發揮出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會越來越好。孩子有他自我成長的邏輯,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壹個比較寬松的空間。以前讓妳勞累的、讓妳焦慮的東西,實際上都是不重要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必要的。所以現在我們要做到的是:面對“雙減”,我們放寬心胸、坦然面對。讓孩子多讀壹點書,在家裏形成壹個家庭的讀書的氛圍。讀書壹定要有形式,沒有形式是讀不下去的。壹個活動之所以能夠持續下去,壹定要有壹個外在的形式約束著,彼此互相促進、監督,或是無形地約束彼此。所以我跟家長們講,我們壹定要找到壹個家庭的讀書的模式。不要老是糾結於孩子的考試成績,我覺得那個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妳有沒有養成他的讀書的習慣,這壹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甚至將來的中考、高考可能都不壹樣了。將來的中考、高考可能就考孩子的閱讀量、思考能力、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情感的豐富性。哪怕將來考的不是這些,如果孩子有了這個能力,當他面對那樣的題目的時候照樣可以得到高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這樣的能力以後,不僅僅能通過考試,還能通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