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道家辯證法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
道家思想有中國最簡單的辯證思想,如陰陽、八卦等。道家思想認為世間萬物是相輔相成的,有對立也有融合。這壹點在道家的陰陽魚圖案中非常明顯,還有老子曾經說過的“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兮”。中國人對辯證法的理解和運用總是很深刻的,所以中國人通常看問題比較全面。為了防止人在情緒的控制下失去理性的判斷,道教教導人們“虛懷若谷,不動聲色”,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態。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辯證法的應用非常重要。壹方面,企業管理者需要了解事物背後的本質,看到人和事物的兩面性,看到這兩面的變化和融合。比如企業危機管理,如果發生危機,企業管理不僅要看到危機,更要看到機遇,要能看到事情表象之後深層次的影響和變化,從而化危機為機遇。同時,管理者需要具備辯證思維,分清利弊,看清輕重緩急,在管理下屬時充分了解下屬,避免出現偏差。
二、道家“和諧”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
道家追求和諧,“天人合壹”。避戰,老子曾說:“夫不戰,天下不和。”這似乎與現代企業管理大相徑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要競爭的是品牌、利潤和市場。然而,如果壹個企業過分強調競爭,它可能會迅速發展,但也包含著巨大的危險。因為過於強調競爭,容易走極端。乳企為了競爭,降低成本,使用三聚氰胺,最後走向死胡同,比如三鹿。巨人集團為了打仗,建了巨人大廈,結果只建了兩層,不能持久。為了爭奪,秦池古酒在拿下央視廣告標的時候就決定了結局。過分強調競爭,容易使企業管理者失去理性判斷,形成冒險的習慣。相反,他們不會像壹些中小企業那樣活得長久。同時,過於強調公司內部的競爭,也容易導致不良風氣。同事和上級的關系占主導地位,必然會影響合作。壹個團隊乃至壹個企業最重要的是協調與合作。內部過於強調“競爭”,容易導致有損公司整體利益的行為。而且過於強調奮鬥,會讓員工甚至領導緊張,壓力大,各種心理問題都會出現。這也是心理學家這個職業在美國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因此,企業在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過程中,壹定不能忘記“和諧”。企業和諧了,才能和諧經營,才能保持團結。商業領袖尤其需要壹種“和諧”精神。員工會對自己忠誠,如果給他們信用,會更加努力。企業也要學會與自然保持和諧,不做對生態環境有害的事情;要維護與社會的和諧,就不能做傷害大眾的事;我們應該盡力與同行保持和諧,盡力化糾紛為和平,共同發展。否則,即使我們贏了,也可能傷敵壹千,損敵八百。俗話說,“天道有利無弊;聖人之道,不爭。"
第三,道家“水”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
道教和水有很大關系。老子曾對孔子說:“善如水:水為萬物之善而不爭,水為眾人之惡。這是謙虛的美德;所以,江海可以做百谷之王,如果他擅長,也可以做百谷之王。天下水不弱,強者不能勝,這也是溫柔;所以,柔則勝,弱則勝。因其無物,可入無痕,可見無字之教,無為之利也。”可見道家對水的理解之深。水可以潤物細無聲,但不爭名利,甘於在別人不願去的低窪處。所以企業管理者也要有這樣的深刻。做企業是為了幫助和造福社會,而不是為了個人名利。企業盈利是為了員工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錢。這樣的企業才能長久發展。同時,水很弱,但沒有什麽能打敗它。正是因為它不結實,柔韌性極強,所以當刀切入水中時,水還會繼續流動。而水往往能戰勝力量,如江河湖海乘勢而上,誰能阻擋;水裏的石頭也會被磨平。對於企業管理來說也是如此,強不壹定有利。妳必須學會水的柔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甚至更強。
第四,道家無為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
無論是對水的理解,還是對自然之道的理解,重點都在“無為”二字上,“無為之治”是道家管理的精髓。“道總是無為而無不為”,“必先有所為而後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輕舉妄動。當我們把“無為”的思想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時,要求管理者的行為符合規律,根據規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不能輕易改變;把權力交給下屬,在制度的框架下發揮下屬的才能,企業管理者可以做到“無為”,企業可以做到“無所不為”,這才是道家真正追求的目標。而有些企業管理者總是表現出自己優秀的領導力,想成為“有前途”的領導,插手下屬工作下的壹切,甚至超越級別去管理下面的事情,不放權,完全集中在他手裏。最後的結果要麽是把企業控制死,要麽是把企業控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