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家策謀奇妙,戰則必勝,攻則必取,豈非雄傑所慕?然而不以雄傑名者,其人曉陰陽,通治道,非徒如雄傑,僅有攻城略地、搴旗斬將功也。故僅有戰陣之功者,雄傑是已。
術家,並非煉丹壹類的仙家,所謂術家,精通天文地理,奇門遁甲,能調兵遣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古時,有孫臏、龐涓、白起、魏無忌、諸葛亮、周瑜、魯肅、張良、韓信、劉伯溫……他們也留下了不少的著作,為人熟知的有《孫臏兵法》、《吳子》、《六韜》,《陰符經》,這些在中國流傳較廣,有壹本奇書被日本人偷走之後,發揚光大,打贏沙俄,騙了國人。
東鄉平八郎,是日本江戶時期的壹號人物,江戶末年,美國以武力強行打開了日本國門,壹些有誌之士,試圖恢復天皇制度,尊王攘夷運動打響,東鄉平八郎成立了日本第壹支海軍,擁戴天皇,1868年,明治天皇掌管大權,“明治維新”也步入正軌。
東鄉平八郎在英國學習了8年,回到日本之後,從壹個海員慢慢做到了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司令官。日俄戰爭期間,就是東鄉平八郎率軍打響了舉世聞名的對馬海戰。他的詭詐也讓他獲得了“軍神”這壹稱呼。
東鄉平八郎有壹枚隨身印章,上面刻著七個字:壹生俯首拜陽明。這個陽明到底是誰呢,能讓東鄉平八郎頂禮膜拜。
陽明,指的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他出生在浙江余姚壹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據說王陽明的母親懷孕超過10個月才分娩,誕生之前,祖母又夢到了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壹赤子,從天而降。王陽明的誕生跟許多名人壹樣,都充滿神話色彩。
出生在這樣的壹個家庭,王陽明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3歲那年,生母鄭氏去世,這對他來說是壹個巨大的挫折,也是壹個轉機,他的思想壹夜之間成長了起來,試圖追求心靈上的解放。
年少時期,王陽明就心懷大誌,但他的大誌並不是科舉,而是做壹個聖賢之人,明英宗正統年間,戰亂頻繁,加上英宗被俘,王陽明深受刺激,立誌學好兵法,為國效忠,後拜讀朱熹的“格物致知”。
20歲參加鄉試,才華出眾的王陽明中舉人,22歲進士不中成、25歲再次落第,直到28歲才正式步入仕途,他越來越喜歡兵法,日日苦讀。
正德十壹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看中了王陽明的才學,推薦他為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當時南中地帶盜賊猖獗,朝廷多次派兵征剿都沒用,前任巡撫托病去職後,王陽明就被派了過去。
王陽明徹查了整個官府,發現了不少盜賊的耳目,掌握盜賊的動向之後,立刻連夜調動兵馬,他用兵極為“詭異”,素有“狡詐專兵”之名,王陽明大張旗鼓的攻山,並派壹支精銳從後山包圍。
當潛入之後,大部隊假意後撤,等盜賊大部隊回到寨中又是壹番苦戰,此時王陽明再次率軍攻山,此舉消磨的不僅僅是敵人的兵力,更是心智。
他四處南征北戰,留下了不少用兵如神的傳說,官至南京兵部尚書,54歲那年,辭官回鄉講學,他在紹興、余姚壹帶創建了書院,宣講“王學”,並留下了四句心學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這壹生的成就在於心學,他傾盡壹生編寫了《傳習錄》,王陽明壹生受道、佛思想頗深,但心學始終不離儒學的本質,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思想主張,強調“心即是理”,反對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
這主要也是因為,年少時期,王陽明在拜讀朱熹的理論思想之後,還特意去“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結果什麽都沒有悟到,還生了壹場大病,從此他就對“格物”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王陽明心學中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壹”都是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傳習錄》對人心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特意強調聖人之學,要領在於體悟實行,切不能當做知識,僅僅在口耳之間傳達。
《傳習錄》出版之後,流傳於各大家手中,但沒有普及民間,加上倒是倭寇較多,明朝長期實行禁海,但海內外通商的情況還是有的,壹個日本商人將《傳習錄》帶回了日本,後來遭到了日本盜賊偷竊。
王陽明的《傳習錄》壹直在日本民間流傳,漸漸的有人開始抄錄《傳習錄》,維新運動時期,心學已經發展壯大、吉田松萌、佐藤壹齋都是陽明心學的支持者。
吉田松萌還在家鄉創建了松下村塾,他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比如尊王攘夷運動期間,激進派高杉晉作。
想必看過日本動漫《銀魂》的人應該也知道這個人,《銀魂》的原型取材也都是尊王攘夷時期。
明治維新雖然遵照西方進行改革,但是主體思想還是以王陽明的《傳習錄》為準,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深受心學影響,他的用兵之道,也是“師承”王陽明,憑著《傳習錄》日本人打敗了沙俄,甲午海戰他也參與了,並提議巨額賠償,騙慘了國人。
即便到了今天,陽明心學依舊深深的影響日本人,日本傳奇企業家稻盛和夫就是陽明心學的鐵桿粉絲,早年時期家庭貧苦,那段時期苦心鉆研《傳習錄》,後來憑壹人之力建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稻盛和夫更是創下了40年不虧損的記錄,他被成為日本“經營四聖”,王陽明心學在日本發揚光大,影響了日本壹代又壹代的人,從商業、娛樂業、初、高、大學學業都有王陽明心學的影子。
王陽明心學在日本壹次壹次的綻放,壹個又壹次的創下傳奇,作為我國的本土文化,又怎麽能輕易忘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