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周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在甲骨文裏冊寫作,金文寫作,像把寫上字的片片編連起來的模樣,甲骨文中的典寫作,金文寫作,像把冊用手捧著或放在架子上。寫上字的片片叫簡,編起來的簡稱為策,策即冊的通假字。中國比較成熟的文字始於殷商,主要刻在甲骨上,專記蔔辭;其他文獻都用簡冊書寫。春秋戰國以後書籍大量產生,多數沿用簡冊形式。每根簡上的字多少不等,多者40個,少者僅8個字。最初是用漆書寫,後改用石墨書寫,用兩條皮或絲質的帶子將簡連綴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