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新豐縣的資源

新豐縣的資源

壹、文物普查

新中國成立後,縣文化部門曾於1958、1964年進行過2次文物普查,均取得壹定成果;改革開放以來,又於1984年開展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2001年韶關市組織了壹次較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其中1984年的文物普查,由於群眾積極參與,普查力度較大,取得最為豐碩的成果。這次普查,在縣內各鎮***發現新石器時期至夏、商、周等遠古時期人類活動遺址30多處,以及漢、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古跡遺物壹批,並出土遠古時期的化石、石錛、石鏃、石斧、石環、仿陶片、陶仿輪等30余件;戰國至宋代的陶具、青銅器、古錢幣以及明、清時期的古籍、字典等,其中青銅劍至今仍在廣州博物館展出。同時,發現確認了壹批近、現代革命歷史遺址遺物等。1984、2001年文物普查時,主要發現和確認了以下古跡文物:

西蓮山寺:位於黃磜鎮雪峒村西蓮山,距縣城20多公裏。

九棟十八井:位於馬頭鎮潭石村,整座宅院占地70余畝。

參軍第:位於城西塘肚圍,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約1755),坐北向南,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布局,四周用磚石砌築,是城西村陳氏先人陳登府所建,相傳陳登府曾任參軍,保護乾隆皇帝有功,皇帝賞賜其建起該宅院,所以稱參軍第。院內街巷交錯有序,正中青石大門,門眉上用雲石雕刻“參軍第”三個大字,大門兩側各有方形石柱,柱上分別刻有“年升月升日升升升不已”、“天老地老人老老老長存”的對聯。該建築原占地近百畝,門前及兩側均有河池綠樹,靠山是後花園,曾是壹處顯赫、豪華的園林式宅第,只是歷經歲月風雨,宅內建築大多已殘破不堪,僅有外墻尚保存完好。 新豐縣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既有山歌、竹板歌、童謠、諺語、傳說等,也有舞鳳、舞龍、舞獅及春牛舞、紙馬舞、道公舞等。這些民間藝術歷經歲月傳承,深受人們喜愛,既是民眾自娛自樂的表現形式,也是民間節慶的文化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民間藝術受到保護,但“文化大革命”期間,民間藝術被認為宣揚“四舊”,逐漸銷聲匿跡,導致後繼乏人,瀕於失傳。

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縣文化部門把振興民間藝術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大事,積極采取措施,組織鄉鎮文化站及民間人士,大力開展民間藝術的搶救、保護工作。通過走訪民間藝人,拜師學藝,把消失多年的民間歌舞藝術重新搬上舞臺,其中有黃磜鎮的紙馬舞、馬頭鎮的春牛舞、回龍鎮的鯉魚舞、梅坑鎮的鳳舞、大席鎮的舞火龍,以及豐城鎮的舞龍等,使瀕於失傳的民間歌舞藝術重獲新生。通過組織搜集、公開征集,對民間口頭流傳的山歌、童謠、諺語、傳說等進行整理,於1990年出版了《新豐民間文學集成》,收入山歌100多首,童謠100多首,使口頭流傳的民間藝術得以文字保存下來,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振興民間藝術的同時,縣文化部門還積極開展民間藝術研究工作。1998年,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啟動,新豐縣《舞鳳》、《道公舞》被列入其中,黃世藩受聘擔任特約研究員。他不顧花甲之年,走村串戶,拜訪了數十位民間老藝人,收集大量原始資料,對《舞鳳》、《道公舞》的歷史淵源、風格特點進行認真考證。他撰寫的研究文稿,詳細記述了《舞鳳》、《道公舞》在新豐民間的衍變軌跡、演出形式、音樂伴奏、服飾道具及風俗節令、信仰禮儀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被載入《中華舞蹈誌·廣東卷》,填補了新豐在中國文化史料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