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院體畫\文人畫\畫像石(磚)\陶貼\奎文等名詞解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院體畫\文人畫\畫像石(磚)\陶貼\奎文等名詞解釋。

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是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光緒年間。郭子健王得了重病,他到處求醫問藥。他偶然發現了壹個刻有藥材文字的龜甲,認為這是壹件價值不菲的古董,於是派人到這裏尋找。原來,這些龜甲是河南安陽的農民撿來的,賣給了中藥店。後來經過研究發現,龜甲上的紋路應該是古字。這壹發現在學術界和文化界引起了轟動。從那以後,甲骨文受到了很多東西的影響。甲骨文是我們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文字,它是在商代刻在龜甲或動物骨頭上的。這些文字主要用於預測好運或厄運。在占蔔的過程中,先用火燒龜甲,龜甲上出現了裂紋。商代的人根據裂縫預測吉兇,並將占蔔和結果記錄在龜甲上。這些刻在龜甲或動物骨頭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古代青銅器銘文

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習俗在商代晚期開始流行,在周朝達到頂峰。先秦稱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由於鐘、丁在周代各種青銅器銘文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又將青銅器銘文稱為“鐘鼎文”。金文的應用,從商代初期到秦滅六國,延續了1200多年。像現代的鑄鐵產品壹樣,青銅器通常用粘土模型鑄造,這種模型被稱為“範濤”。青銅器銘文是在範濤上預刻然後鑄造,少數是在青銅器鑄造後直接雕刻。由於範濤質地柔軟,比龜甲和獸骨更容易雕刻,早期的青銅器銘文比甲骨文的圖畫更強,更接近原始文字。

大篆

這是秦朝以前常見的文字。周宣王的《說文》是用大篆寫成的兒童識字課本,所以大篆又叫朱溫。因為《大篆》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所以很多字和甲骨文很像。

較小/小型印章字符

“轉”本來就是小轉和大轉的組合。因為習慣上稱溫柱安為大篆,後人往往專稱“溫柱安”。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而成的字體,起源於戰國末期的秦國,盛行於秦朝和西漢初年。戰國時期,各國分家,各國的文字並不統壹,字體也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用秦文字統壹了天下文字,廢除了六國各種不同於秦文字的形體,省略、刪除了秦的原文字,同時從民間文字中吸收了壹些簡化的、流行的字體並加以規範,從而形成了壹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畫、結構。象形意義減弱,使文字更具象征性,減少書寫和人類閱讀的混亂和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使用行政手段規範文字的產物。秦朝用整理後的篆書統壹全國文字,不僅基本上消除了各地不同行字的現象,而且極大地改變了古代漢語不同字體的局面,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小篆,還包括甲骨文和金文,統稱為漢字;古代文獻學的發展對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宮廷裝飾畫

在唐代,趙旭和祭祀在中國建立。五代時,在西蜀、南塘等地設立畫院。宋代建立翰林畫院,選拔優秀畫家為朝廷服務。歷代畫院所畫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大多要求沒有色彩,細致、瑰麗、構圖嚴謹、色彩絢麗,有的裝飾性很強,故稱為機構畫。

文人畫

第壹種觀點:從中國繪畫的整體發展和中國繪畫的獨特品質出發,認為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中壹種獨特的風格或風格體系,起源於宋代,在元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藝術特點是講究筆墨趣味,不求形似,集詩、書、畫、印於壹身。【1】第三種觀點:基於董其昌的“南北宗論”,認為文人畫就是南宗畫。

石雕浮雕

所謂畫像石,就是以石頭為地,用刀來鬼化的繪畫藝術。

陶器貼紙(是饕餮圖案嗎)

又稱“獸面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裝飾圖案之壹。圖案象征著古代傳說中壹只貪吃兇獸的饕餮臉,圖案有很多變化。

饕餮壹詞見於《呂氏春秋》:“寫饕餮,以之身,食人不害之。”

從商代到西周,常作為器物上的主題裝飾,多襯以雲雷紋。西周晚期以後,主題裝飾的突出地位逐漸提升,常采用仿器耳上或足上的裝飾。

此名自宋代《博古圖冊》稱饕餮紋以來,世代沿用。

奎文

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之壹。這個圖案展示了壹種類似龍的傳說中的動物——奎,大多有壹只角和壹只腳,嘴張開,尾巴卷起。在宋代以來的描述中,青銅器上的類爬蟲類器物都稱為龍葵或龍葵,這與古籍中“小醜傀壹足”的記載有關。說文健布:“嘿,上帝就像壹只龍的腳。”有些夔文發展成了幾何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是身體分為兩部分,或者身體呈對角線,兩端各有兩個頭。流行於商和西周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