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羌族文化有什麽特點?

羌族文化有什麽特點?

住宅建設

羌族以其獨特精美的建築藝術聞名於世,其中以碉樓、石別墅、索橋、棧道最為著名。碉樓:由石頭和石屑用厚厚的米糊粘合而成。壹般有四角、六角、八角。可達13、14層樓,高達10多英尺,長時間不會損壞。功能上,有警戒的“哨位”,有實際防禦的“戰位”。至今,阿壩州禮縣陶萍羌寨仍有三座石塔。莊方:這是羌人對自己房子的稱呼。它是正方形的,大多數人有五層樓高。壹層用於飼養牲畜;第二層是“藍雨青房子”和客廳。“藍雨青屋”是羌族的壁爐,相當於漢族的廳堂。在壁爐上面,是用來做禮拜的。三樓是存放“豬鏢”臘肉的地方;四樓是堆放糧食和雜貨的儲藏室;第五層是壹個小平臺和祭壇,叫“若吉閣”,是供奉“阿爸穆比塔”(白石神),供奉神靈的地方。屋頂是個曬糧壩,用來曬糧食,也是給孩子玩的。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具特色的羌族是禮縣陶萍羌寨,被譽為“神秘的東方城堡”。

獨特的羌寨和碉樓建築

羌寨多建在半山腰,村裏住著幾戶到壹兩百戶。村子裏通常有了望塔。羌寨碉樓歷史悠久。《後漢書》寫於2000年前。《西南傳》中描述的所謂“瓊龍”,就是羌語瞭望塔的意思。

羌人的村舍都是精挑細選的,幾乎都位於半山的高險地帶,向陽背風,地基堅實,不受山洪的危害,砍柴取水方便,集中在耕地附近建房。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地的前提下,每個宅院都沿著等高線布置,在不同的平臺上建造房間,生長成條狀。房屋與房屋、住戶緊密相連,縱橫交錯的小巷作為整個村莊的交通工具,與各家各戶的大門緊密相連。巷道壹般都很窄,有的是1-2米寬,有的只能容兩個人通過。整個羌族村落環環相扣,渾然壹體。較大的羌寨,包括瞭望塔建築,就像壹座古城堡,結構嚴謹,構造復雜。

建築材料多為就地取材,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馮強和楊龍山寨是由石頭、片石和黃泥制成的。蘿蔔村和布瓦村是用黃泥夯或兩者兼而有之。

房屋壹般為兩層或三層平頂房屋,整體呈梯形,後墻和房屋上部高於前半部分。下層是牲畜房,通向庭院大門,中層是人房,頂層是谷物房等。,而上層的房子有壹個小屋頂的白色石頭神。生活安排方式是人高於畜,神高於人的習俗信仰。

羌寨供水可以流遍全村,有水路給家家戶戶供水。進水口建在寨子的最高處,汲取渠水或泉水,進水口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壹樣,利用水的自然沖力自然分水。壹般在車行道旁修水道,水道鋪上石板,盤繞流過全村。運河上很多地方都有天窗,是取水和洗漱的地方,其中以馮強和陶萍羌寨最為典型。這種取水方式巧妙而科學,研究水利的專家感嘆這是羌人的水文化。

連衣裙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的衣服是“麻布衫”和“木衫”。我們自己生產的麻(俗稱大麻)剝皮紡成線,然後織成布,用木灰煮水,漂白。“T恤衫”是由牛羊羊毛紡成的細線織成的T恤衫。此外,還有壹種皮夾克,是用牛、羊皮或狩獵巖羊、盤羊、山驢等的皮制成的。它很短,無袖,套在亞麻襯衫上。經久耐用,美觀大方,男女老少皆宜。

羌族男子喜歡穿藍色或白色的頭飾,及膝的白色亞麻或銀丹青袍,羊皮夾克,腰間繡帶。松潘、黑水壹帶的男人也喜歡留長發,紮成絲線,編成發髻。羌族婦女喜歡裹藍色或白色的頭巾,衣服壹般都是蕾絲的,衣領上鑲嵌壹排銀飾,腰上繡著緞帶,穿著帶尖鉤的繡花鞋。他們喜歡帶特大號耳環、圓圈、地毯、銀牌和其他飾品。最著名的是精致的“刺繡”,成為九環上的壹朵奇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羌族服飾發生了許多變化。然而,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雲韻鞋、繡花鞋、尖頭鞋、繡花腰和傳統皮夾克在今天仍然很常見。

飲食習俗:

羌族人也喜歡喝自己釀的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的“臘豬脂”,也是饋贈賓客的佳品。逢年過節,全村人聚在壹起,點起熊熊的篝火,喝著香醇的美酒,唱著山歌,在鍋莊裏跳來跳去。氣氛很熱鬧。

結婚

羌族的婚俗比較復雜,所有羌族地區的婚俗都差不多。結婚程序有以下11種。1,訂親:父母請“紅老爺”(註:媒人)帶兩瓶酒和點心來談訂親的事。女方父母同意,就收“紅主”,否則回禮致謝。如果同意,男方家就送“紅老爺”帶著兩斤豬肉和兩瓶酒到女方家吃“胥口酒”。此時不邀請外人,只有我家和“紅爺爺”約定吃“定情酒”的日期。2.男方家根據女方家的人數,準備壹壇肉和青稞酒。女方邀請家人到場後,“釋比”(註:端宮)向神靈求助。這種酒也叫“湘潭酒”。3、結婚酒,男方覺得該辦喜事了,讓“紅葉”帶禮物去女方家告訴她。女方壹般會同意,如果女方家庭經濟困難,就和男方協商資助,批準後就吃“插花酒”。4.酒的日期:男方生日選好日期後,請“石碧”交給用紅紙封好的“紅老爺”,並準備好酒、肉和彩禮布。他去女方家約會約會,邀請家裏人和四個親戚說明男方家的婚禮籌備情況和女方家送親戚的人數。5.婚前準備:男方要找公婆和村裏鄰居幫忙,明確分工。結婚前壹天請所有幫工“搭棚”,吃“搭棚酒”。6.女人花夜:男人搭棚子的那壹天,就是女人過夜的時候。這壹天,吃花夜酒的親戚、鄰居、戶主為女方家掛禮物或向新娘扔錢、物,新娘在神龕前哭拜。7.結婚:這時大家都很激動,嗩吶不停地吹著《鄉愁》,新娘和媽媽、阿姨、嫂子、朋友們哭成壹團。8.拜堂(也叫周堂)除了拜查娜堂(白石神拜神靈和羌族祖先)和拜五谷堂(桶或桶裏裝的青稞)之外,和中國的習俗差不多。9.參加儀式:儀式結束後,新娘向所有來賓敬禮並敬煙。10第二天男女雙方各家都要擺酒席,答謝客人,幫助執事,男方還要感謝“弘”和“嗩吶”。11.回門:第三天,新郎新娘帶著禮物去嶽父家回門。這種婚俗壹直沿用,很少根據聚落程序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葬禮

羌族火葬習俗歷史悠久。古書有“羌人死,焚其灰”,“人死無棺,皆焚壹處”,“人死,焚其身”。關於火葬習俗有許多傳說。壹種說法是,阿強的祖先蘭比瓦是壹個渾身長毛的人,他愛上了神的女兒穆朱記。上帝很生氣,懲罰他燒死他,試圖燒死他。蘭比瓦在天空中被燒死後變帥了。因偷天火為羌族祖先引火,多次被捕。用白石藏火後;說出來。人死後,火會把生前的罪惡燒掉,盡快轉世。

節日

羌族歷年是羌族最重要的節日。慶祝活動在每年農歷十月的第壹天舉行,通常持續三到五天,在壹些村莊會持續到十月的第十天。十月初壹,縣城所有羌族村寨都願意祭神。自八月以來,石碧被禁止吃洋蔥和大蒜來準備祭祀。祭品以羊、豬、雞為主,請諸神諒解。這壹天,村裏所有的人都會祭祀山神,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六畜圓。在“石壁”的帶領下,全村人都要尊敬寨板的主人。祭祀結束後,* * *喝了酒,吃了肉,跳進鍋裏。在節日期間,羌族人也互相歡迎,並向親戚贈送禮物。

羌族的多神教

古代羌人生產力低下,科技知識貧乏。他們無法理解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導致了多神教的信仰。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動植物等自然現象,如山、石、水、土、日、月、星、辰、風、雷、雨、電等,都有靈,但沒有靈。羌人遷徙到岷江上遊的高山峽谷時,經常遇到多變的氣候:旱、澇、雹、洪、風;地質變化:崩塌、塌陷、塌陷、沈陷;其他危害:疾病、疫病、瘟疫、昆蟲;另外,認為“神”可以管理和控制這些災難,人們只有“敬神”才能消除。羌族地區的宗教雖受佛教、道教、喇嘛教的影響,但仍保留著原始“圖騰”的核心,停留在多神教階段,把壹切與人密切相關的事物都尊為神。由於地域環境的影響,各種神的名稱和崇拜各不相同。壹致的是大家都尊奉穆比塔神,所有的神都以“白石神”為代表。

羌人崇拜的神有:①自然神、太陽神、月神、星神(俗稱“星星”)、山神(每座山都有名字)、水神(井、溪、河)、火神(雷電、磷火)、龍神(雨雪)、雷神、田神、土地神。(2)動植物神包括六畜神(馬、牛、羊、雞、狗、豬)、樹神、谷神。(3)部落地域神:土地業祖神和村神。④家族神、祖先神、男女祖先神、男女保護神、宅神、圈神、門神、廚神、角神、倉神、壁爐神、媳婦神等。⑤勞動技術神:石匠、鐵匠、木匠、聰明神(智慧神)等。有觀音、如來、老君、玉帝、關勝、傳主、地母、皇後、鄭萍王、仙仙、羅漢等。羌族所崇拜的神靈有著自己的起源和神話傳說,它們與從事各種生產並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們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他們相信這些神可以主宰民族的興衰,人畜的安危,五谷豐登。

羌族山神會

山祭會,又稱山王會、山神會、山轉會、塔會、天祭會、復辟會,是羌族保留至今的傳統祭祀會。是祈求天地人神,保佑羌人及其六畜繁榮昌盛,莊稼豐收,林木蔥郁,地方太平,萬事如意的儀式。綿長、隴西、雁門等地因農時不同,祭祀日期相同,但多在春秋兩季。龍溪、綿沖在農歷八月初舉行,雁門在四月舉行。祭祀儀式大多在壹村壹村舉行。儀式開始前,司儀的領導通常會輪流做準備,並邀請幾名得力的助手協助司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