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沒有人知道清朝官員馮德庫的事情?

有沒有人知道清朝官員馮德庫的事情?

恕我直言,好像找不到,不然網上也找不到,不好意思。

馮家道班乃至村整個馮氏家族的後代,都是清朝官員馮德庫的後代。馮德庫,寧波人,做官,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因被皇帝罷官,遷居曹璐東部荒地。“據說馮德庫後來成了道士,做了好事。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沒有歷史證據可以證明。然而,馮氏家族祖先的艱辛似乎為其後代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歷史原因。

沒有其他記錄,網上也沒有相關內容。我找不到它。

“花籃燈舞”產生並流傳於浦東曹璐區,已有近50年的歷史。它起源於100多年前道教的壹種儀式工具“九燈”中的燈光舞蹈。

1956年,薛(1914-1992)、馮炳奎(1922-1996)等道教藝術家在黨的“百花齊放”方針的鼓舞下,換了壹些隊形和道具,八個姑娘每人壹手拿著燈籠,壹手拿著手帕。以中國傳統戲曲為基本步法,地面上四盞代表東南西北方向的燈穿插著各種人物的民間舞蹈。該舞由鼓路區鼓東業余劇團排練演出,3月赴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民族音樂舞蹈匯演,1957,獲創作及表演優秀獎。全體演職人員在懷仁堂受到了、朱德、董、彭真、李瑜、周揚、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並合影留念。

進京演出結束後,薛、馮炳奎等人對《戴燈舞》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把原來放在舞臺四角的四個瓶形牡丹花燈拿掉,把手絹扔掉,把手中的六角花燈換成了花籃。這壹變化最終突破了原有的燈舞框架,使全新的民間舞蹈脫穎而出。1959年元旦,花燈舞在上海市1958年度群眾文藝創作演出中獲得民間舞蹈壹等獎。此後,花籃上增加了壹個閃閃發光的電池燈泡,突出了舞臺表演中主要道具的作用,充分體現了“燈”的作用。幾場演出下來,我們把花燈舞的名字改成了花籃花燈舞。

《花籃燈舞》反映了壹群天真活潑的少女,手持花籃燈,載歌載舞,通過穿插變換出新穎多彩的圖案,表現了江南地區少女的美好形象,反映了農村熱鬧的豐收節氣氛。1959年9月,為了歌頌農民的新生活,主題詞重新填了。

1978年9月,曹璐鎮原魯公文怡廠恢復花籃花燈舞排練,參加上海民族音樂舞蹈演出,並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進行公演。此後,該舞先後改編了6次,更換了6組演員,40多人參加了排練和演出。公元65438年至0989年,花燈舞及其道士藝人薛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上海卷》,永載史冊。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見》文件,2006年,我鎮整理錄制了《花籃花燈舞》,今年3月13日被區政府批準為浦東新區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籃燈舞”已成為我鎮乃至各區市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特色節目。

明蓮民族音樂學會演奏樂譜簡介

“明廉”民族音樂社是曹璐地區壹個有著74年歷史的民間音樂團體。由陽原人周根生(1915-1987)創建於1933。

其他人創造了它。他演奏的絲竹音樂大多屬於江南絲竹的範疇。《江南絲竹》中的“江南”,地理上是指長江

南;但音樂的傳播主要是指上海、江浙壹帶極其相鄰的地區。《江南絲竹》中的“絲竹”指的是笛子,

簫、琴、琶音等弦樂器統稱。“絲竹”壹詞最早見於《禮樂》之書《石竹樂與樂器》;"

“江南絲竹”之名,最早出現在清朝道光年間的《嘉興府誌》中:“取蘇杭之絲,載洞庭之竹,改吳越佳音,收弦。”

可見,江南絲竹源於江南民間音樂,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數百年。

,流傳到曹璐地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明清以來,樊氏的鑼鼓、民間的“大清客串”和“小湯敏”,以及

江南地方民間藝術等因素的孕育和推動,使江南絲竹逐漸定型,獨具特色。

《明廉國樂社演奏譜》共有40多首歌曲,是明廉老會員李先生搜索整理的,其中以《江南絲竹》的歌曲為最多。

為了豐富它,涉及了元明時期的南北曲牌,明清時期的民歌、民謠,以及江南地方戲曲、曲藝中的壹些器樂部分,但是

最著名的流行歌曲是“八大歌”,即三六、慢三六、中三六、慢六板、步行街、四位壹體、快樂歌、雲清(另

俗語把上面的“慢三六”改成“六板”,其余都壹樣。)這八首歌的命名與民俗息息相關,除了街,其他的歌。

他們都用“六”、“慶”、“喜”、“如意”等詞作為吉祥語。

“八大歌”產生和形成的確切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出自最著名的“老”(又稱“老

八板》),最早見於1814,也記載在《李芳遠琵琶曲》附錄中。以“老劉攽”為母體(戲曲中稱之為原作)

“快劉樺班”、“劉樺班”、“劉仲華班”等壹系列獨立的變奏,都是通過加花或以倍數加花產生的。

“慢六板”,這四個變奏與母體相連,稱為“五世同堂”。

(本文參照李先生的《江南絲竹概論》撰寫)

燈光舞蹈入門

張慧敏

穿花燈舞,又稱大穿花燈舞,是壹種歷史悠久的道教儀式舞蹈,屬於道場儀式。流行於楊靜、高橋、高東、曹璐、鶴慶、川沙等浦東新區,尤其是曹璐。每次有喪事,都請道士在家裏(俗稱道場)辦。有些儀式是藝術化的,除了唱、讀、做之外,還載歌載舞,祈求逝者出地獄,入天堂,這叫祭奠慰靈。這種習俗年復壹年,持續了很長時間。60年代消失,80年代初恢復,但僅限於道觀。近幾年農村又蔓延了。

壹.起源和發展

道教是中國漢族固有的宗教。源於古代巫術,東漢張道陵所創。原名“五門米道”,又稱“石天道”,以老子為祖,盛行於南北朝時期。金元時期,道士分為出家為僧和居士。浦東有兩個道教派別。離城市近的叫西校,離城市遠的叫東校。但是,根據它們的屬性,它們都屬於同壹個類別。

據黃炎培所學專業《川沙縣誌·地方民俗誌》“彜族人每次出殯必行功德。..... "懺悔之後,妳可以避免墜入地獄,進入天堂...”“遇見惡靈已經成為人們的壹種習慣。但是,用壹個道士召喚七個人,而不用壹個和尚,這是很自然的...“道場、功德是道教在佛教中使用的術語,但‘接邪氣’壹詞出自道人之口。

據鎮日新村道士薛(1914-1992)和民眾村道士馮炳奎(1922-1996)考證,“九燈”是道場常用的壹種舞燈儀式,道士必須學習。樂群村道教藝人馮菊初(1916-1998)說:“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說村馮家道教班乃至整個馮家的後代都是清朝官宦馮德庫的後代。馮德庫住在寧波,做官。因被皇帝罷官,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遷居曹璐以東荒地。”據說馮德庫後來當了道士,做了好事。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沒有歷史證據可以證明。然而,馮氏家族祖先的艱辛似乎為其後代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歷史原因。

雖然上述史料和道士藝人的口述傳說並不能準確地表明曹璐地區花燈舞的起源,但至少在清朝光緒年間就已成型。壹開始叫穿燈,所有的節目動作都比較簡單。由於生計所迫,道場儀式連年豐富,很多儀式逐漸演變成了戲劇(所以有當地人把道場儀式贊為“道場劇”)。小戴輕慢慢進化到“玩”。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經過川沙各道班的充實,已初具規模。在四十年代,它被薛修改過。但十幾年的發展變化並沒有突破原有的傳統格局,只是補充了壹些生活化的舞蹈動作(如摸蝴蝶、撥枷鎖等。),並調整加強了壹些動作(如拔橛子、內外拉城等。),讓舞蹈更完美,更有女人味。從65438到0956,薛、馮炳奎、馮菊初等。以花燈舞為基礎,整理加工成新穎的花燈舞。雖然冠上了新的名字,易男舞是女舞,並且改變了壹些隊形和道具,但其基本動作的原有結構仍然沒有脫離燈光的格局,只是在傳統色彩中帶有壹些現代氣息。古魯區古洞村業余劇團表演花燈。1957年3月隨江蘇省代表團赴北京(當時川沙縣屬江蘇省管轄)參加“第二屆全國民族音樂舞蹈匯演”,獲創作、表演優秀獎。在懷仁堂受到了、朱德、董、彭真等中央領導的接見。1959年元旦,加工編曲成《花籃燈舞》,參加“上海1958年度群眾文藝創作大展”,獲民間舞蹈壹等獎,薛、馮炳奎獲教學編曲獎,成為道教傳奇故事。

二、形式和內容

花燈舞有壹套模擬民間生活動作的傳統表演形式。八位護法身著黃色或黑色的龍鳳袍,頭戴鬥笠,腳穿布鞋,手持八盞半圓形六邊形陽臺蓮花燈(像廟裏的香爐),將四盞花瓶牡丹燈放在地上四角作為穿燈,在驅魔人(驅魔人也手持壹燈,稱為九燈)的指揮下翩翩起舞,完成了壹系列優美的程序動作。整套動作分四門,壹龍、鏈股、童子拜觀音、拉草木樨、單(雙)迎燈、拉杠、雙飛、摸蝶、滿地花、單(雙)追燈、內(外)羅成、鯉魚滾草等等。這些動作源於農村的日常生活,讓虛無縹緲的道場活了起來。藝術化、生活化的道場在民間很受歡迎,已經成為大多數人失去家園時都要修煉的習俗。

農村的道場壹般是在客房或暖房(臨時的篷布竹棚)裏進行。客房北墻上,南掛壹尊張天師或三清像,眉上掛著類似“道教遺風”或“無量道”等字樣,並有壹個死者牌位。平臺前的壹塊空地用來布置道場儀軌,四壁布滿軸對。道場大小不壹,從壹晝夜到九晝夜不等,大部分都很貴,三晝夜最常見。每個道場由幾個儀式組成,這些儀式不同於微妙的儀式和葬禮儀式。衛青的儀式包括法符、達摩桌、仙人會、齋戒天、煉度、火系。壹般用於“小七”和清明祭奠活動;喪葬儀式包括五鬥、王寬、芳芳、九鄧友、五寨田、九有朝、九鄧陽等。,壹般在葬禮前後使用。每個儀式都是壹篇獨立的文章,有綱領但不死板,可以分輕重緩急。唱歌,讀書,做橫切,偶爾放音樂,鑼鼓響。儀式之間沒有明顯的先後順序,但九燈總是傾向於道場的終點,而燈的舞動佩戴就是這個儀式的終點。燈壹穿,整個道場就告壹段落了。

花燈舞的內容如下:清九仙、清九真、玉清三天神(都是王座上老先生的化身,所以道教有“混元、壹氣化三清凈”之說),各持九盞蓮花燈在陽臺上,來到幽冥之中,打開地獄的九道門,然後帶領死者擺脫黑暗的地獄,走向光明的天堂。九個地獄方分別是:東風雷地獄、南火地獄、西金鋼地獄、北暗寒地獄、東南銅柱地獄、西南屠戮地獄、西北火車地獄、東北攪地獄、中央掃地獄。這許多地獄讓生者不寒而栗,逝者不得安息。這是道教的獨創,也告訴人們過去的愚昧和黑暗。

第三,音樂曲調

我在戴燈籠的時候,只有打擊樂器伴奏,發展成了帶著燈籠跳舞,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伴奏音樂結構。主要的原聲音樂是《檀風渡》和《只羨他》,器樂是《妳的傳說》。在歌曲的最後,打擊樂器仍然伴隨著我。演唱和伴奏由他人輔助。

檀風渡的音樂凝重,歌詞悲涼。講述了罪惡的靈魂在九重地獄裏歷盡艱辛。感謝三大神祗(齋戒大師)的到來,死者得以驅鬼。《檀風渡》曲終,燈舞。大家都說:“十殿最無憂無慮,獄門全鎖,罪全從寬。亡靈出獄。”看完之後,我又開著燈出發了,於是我唱了《只羨他》,感謝佛祖救了我,也贊美死者功德無量,逃出了地獄。《只羨他》曲調出自昆曲,委婉抒情,為花燈舞奠定了明朗輕松的音樂氛圍。與序曲《檀風渡》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展現了死者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意境。

妳的傳奇是壹首打擊樂。常用於放燈前(即打擾燈座)或放燈時。除雙嗩吶外,還配有鼓、板鼓、大鑼、小鑼、狗鑼。除了鑼鼓,堂鼓和班固鼓也用吹樂器演奏與曲調壹致的節奏。整首歌輕松歡快,鏗鏘有力,鑼鼓時不時突然上揚,對整個舞蹈起到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第四,風格特征

花燈舞是壹種男子群舞,運用民間藝術的傳統技法,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濃郁的江南生活氣息,形成了獨特的舞蹈風格。

雅俗共賞,花燈舞富有傳統舞蹈的古樸典雅,套路動作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截取其任何壹個分支的動作都可以用生命來驗證,有些動作甚至是原本生命動作的素描。比如“拔橛子”、“摸蝴蝶”、“拉杠”,這些都是農村最常見的動作。這些生命之泉溶解成古老的形態,並不俗氣,反而賦予了生機和活力。雅與俗相結合,無俗則不雅,無雅則俗,是燈舞的第壹大風格。

對稱的廣場燈舞有八個舞者,以地面四個角上的四盞燈為副軸,四個角的交點為主軸。這些有形無形的固定點,客觀上為花燈舞營造了“動是方,變是對稱”的格局。跳燈(如雙喜燈、滿地鮮花,甚至連移動的動作(如壹條龍、鏈股)都有這個特點。整個隊形多變而不偏,動而不亂,四角豐滿,宛如壹幅華麗的圖案。

柔美灑脫的舞女穿著道袍,衣袖輕盈舒適,線條流暢,有種銷魂的感覺。整個隊形忽聚忽散,忽開忽合,忽穿忽轉,用壹些小的走步;動作線條挺拔得體,經緯交織,小巧精致,變化有序,處處顯得柔美灑脫。由於服裝和燈籠的形狀和顏色,整個舞蹈明亮活潑。

靈活的花燈舞是壹種室內祭祀舞蹈。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壹套獨特的程序動作和基本隊形。但在具體的道場中,往往會受到壹些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進行局部的增減動作和調整陣型。表演區域的寬度和喪親狀態往往是導致動作復雜或隊形持續時間短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見其即興風格。與廣場舞相比,更靈活,變化更自由。但是它的主要動作和基本陣型還是比較穩定的。整個陣型的變化由1號主導,5號默契配合,大家壹起變化。音樂伴奏也是在鼓手的指揮下修改的。

花燈舞是道教特有的藝術,作為壹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必然深深地打上那個時代的胎記,是社會蒙昧時期的伴生物。它的產生和發展,除了道教以此為生所需要的生命提煉之外,主要來源於喪族對所謂逃離地獄、升天的熱切向往。這種感情可以在優雅的舞蹈中宣泄出來,以此祭奠逝者,給生者留下壹點安慰和虛幻的寄托,說明黑暗中的人們在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