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介紹妳熟悉的古人,寫出欣賞他的理由

介紹妳熟悉的古人,寫出欣賞他的理由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壹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出身於沒落的宋國貴族家庭,刻苦好學。曾從事“儒”(貴族喪事贊禮者)的職業,中年時開辦私學。壹度出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四年後因遭小人暗算,棄職,後率弟子周遊列國,經十三年,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論語》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紀錄。

孔子經常被認為是壹種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及少談論神,拒絕討論來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他對人生的關系深刻了解,他的學說並不是他所創立的,嚴格來說,他只是及中華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壹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

孔子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仁”在有些時候可以解釋為“愛”,但我們最好將他理解為對人類的關心。“禮”是道德,禮節,規矩,傳統等觀點的總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那是壹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雖然當時的統治者沒有采納孔子的學說,然而在他死後,儒家成為顯學。但是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儒家學說遭到貶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他采用法家的建議,下令“焚書坑儒”。以為這樣就可以整齊學術,統壹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並不成功,在秦朝滅亡前夕,儒生們又開始宣講儒家學說。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儒家學說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中國科舉制度,始於漢朝。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們對孔子禮教的理解程度。由於科舉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壹途徑,所以由漢朝開始,壹直到十九世紀,中國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在孔子的四書五經中打轉。知識分子窮壹生精力從事研究他的學說,壹生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大大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四書五經》成了學校的教科書,每壹個學生都必須熟記。古代哲人的教條,深深地植跟於人民的心中。由於這種儒學的熏陶,中國逐發展出壹種和諧的社會生活,追求智識崇尚智慧的狂熱,以及穩健的文化。中國雖經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繞,而且還能同化異族。但是,儒學並不是萬能靈藥。他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壹劑有效的靈藥,能使他們的王朝盡量避免混亂和衰落的來臨。但是,對於在求變求新的國際競爭壓迫下,對於壹國的發展,是個阻礙,那些維系個人和社會秩序的禮教,幾乎使人無法動彈,而造成壹套用不改變的模式。孔子的教條。徹底的限制了人類自然而充沛的沖勁。孔子的那些禮教實在太完美了,以致顯得過分的嚴肅。在孔子的教條下,簡直沒有豪放和冒險,愛情和友誼也過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婦女壹味服從,貶低了自己。他使國家壹味保守,阻礙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