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廩"是壹個古代漢字,讀音為"lǐn"。
它在古代主要指的是存放糧食的倉庫或糧倉,也用於泛指存放糧食的地方。
在古代中國,廩是供給官方糧食的倉庫,用於維持國家的糧食供應和賑濟貧民。廩也可以用作指代糧食的通稱。
現代漢語中,"廩"這個字的使用並不常見,更多是在文言文或古代文獻中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使用現代漢字和詞匯來描述糧食倉庫或糧食相關的事物。
“廩”的古字寫作“?”,甲骨文作圖像露天的谷堆,其頂上作壹亭蓋形,屬象形字。戰國文字字形變化較大,有不同字形將近20個,齊、晉、楚、秦系文字字形各異,但字上端像亭蓋(個別的像倉房蓋),下端像谷堆形則不變。
小篆?上端沿襲商周文字,下端則取晉系文字的壹種寫法而成。後來為表明是儲糧的地方,在“?”的下面加壹“禾”字作“稟”形,就是形聲字。“稟”發展為多義字後,為區別字義,又在“稟”字上加義類“廣(yǎn)”旁,表示這是藏糧的建築物,後來“廩”字就成為糧倉的專義字。
現代漢語,倉庫義皆用“廩”字,不再用“稟”字。在古籍中“稟”“廩”同用。“?”“稟”“廩”三字實為壹字,本義是糧倉。“廩”下部的“示”本是“禾”,後來“禾”訛變“示”,產生了“廩”,字形成為“廩”的異體字。
《唐韻》力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竝音凜。《說文》:本作?。谷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而取之,故謂之?。從入,回,象屋形中有戸牖。或從度從禾。《爾雅·釋言》:廩,廯也。《玉篇》:倉廩也。《釋名》:廩,矜也。實物可惜者,投之其中也。《詩·周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註:庠序亦學也。魯謂之米廩,虞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周語》:廩於藉東南,鍾而藏之。註:廩,禦廩。壹名神倉,東南生長之處。鍾,聚也。為廩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荀子·富國篇》: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註:谷藏曰倉,米藏曰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