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前到伏羲時期就是邦國爭戰時期。伏羲首先統壹泛黃河流域(淮黃濟海灤),創立了部邦***主統壹制度或邦國***主統壹制度,統壹了就沒有黑暗的戰爭了,所以叫做“泰昊”或“太皞”,伏羲叫太昊帝或太皞帝,那個時期也叫“昊”;伏羲繼承華胥文明治世,合稱“華昊”。神農首先統壹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擴展到江河地區,神農來自南方,所以叫“炎”,神農叫炎帝;炎帝統壹時期的叫“赤縣”。赤縣與華昊時期合稱“赤昊”或“赤華”。軒轅完成了泰東地區的邦國***主統壹,擴展到整個東亞大陸,土地色黃,所以那個時候叫“黃”,所以軒轅叫黃帝。軒轅完成泰東大統壹,以天帝為最高神的天教產生,認為天神幫助軒轅統壹,所以軒轅統壹時期叫“神州”。神州與泰昊合成稱“神昊”,與“華胥”合稱“神華”;黃帝與炎帝合稱“炎黃”。伏羲、神農、軒轅就是逐漸造成泰東統壹的帝王,合稱三皇。其後五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繼承和鞏固了這種部邦***主統壹制度。為了消除部邦戰爭建立和平,部邦***主統壹制度規定天下所有部族與部邦都必須是***主統壹下的壹級行政區的機制,因此那時並沒有現在概念的國家,我們叫“天下”,而不叫國家。只不過科技條件限制,當時不知道天然大封閉的泰東之外還有“優好土地”,我們的“天下”只是政治概念的天下,不知道的地區只是天子***主統壹制度的邏輯規定,地球只是名義上屬於天子統壹範圍。由於中部條件最好,部邦實力最強大,***主都出自中部邦國,所以“中國”就逐漸成了中部***主(天子)直轄邦國的代名詞。但是,當時知道的地區都有壹個字號叫“華”~因東方君子之國的文明始祖“華胥”和像蓮花的華山得名,華才是我們祖國的正式名稱和第壹名稱。所以部邦***主統壹制度時期,我國的壹級政區是部國,也叫方國、部邦、邦國,邦國是最早的諸侯國。
夏禹打破***主制度實現***主世襲制度~家天下,世襲***主就是天子(天教認為***主是天帝嫡長子後裔在地上替天行道才叫天子),商周繼承這種家天下的世襲***主世襲制度。夏朝是第壹個世襲王朝,所以“夏”逐漸成為中部優好地區,也指中部文化發達封國的人族~夏人,“夏”與“華”也合稱“華夏”,表示文明封國與天子直轄邦國。相應地,邊地條件惡劣地區的方國與部族地區的東夷、北狄、西羌、南蠻,以東夷最強大,所以籠統地稱作“夷”。後來產生了“夷夏”之爭辯。因此,夏商周時期是天子封國統壹制度或者***主封國統壹制度,壹級政區是封國,也叫諸侯國、方國(封國又分五服)。世襲天子統壹的壹家天下即天朝又叫王朝,因此天子封國制度也叫天朝封國統壹制度或王朝封國統壹制度。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封國時期,天子也有自己直轄邦國,也是大多出自中部,所以“中國”壹詞發展成為天子直轄邦國的含義,在封國挑戰天子權威時,又進壹步發展成為正統天子或正統帝王的含義。
東周時期天教信仰動搖,天子失去權威,封國自行其是,甚至爭奪天子爭奪天下帝王(楚國最先稱“王”),封國發動兼並戰爭,直轄的封國面積空前擴大,於是為了便於管理,諸侯國們建立了郡縣制度。最後,秦國直接滅了周朝天子而取代周朝,並滅了中部六大諸侯國建立秦朝,並逐漸滅了邊地壹些封國~方國,不能滅的邊地封國保留封國地位。於是秦朝把郡縣制度擴展到滅了封國的地區,沒有消滅封國的地區保留封國制度。郡縣是直轄的壹級行政區,方國變成藩國是原有的封國制度。因此,秦朝不但替代周朝重新實現了統壹,而且是第壹個實行壹級行政區為郡縣直轄制度的王朝。秦朝是郡縣直轄為主兼藩國間轄的混合統壹制度~郡國統壹制度,郡與藩國都是壹級行政區,縣二級直轄政區,縣下還有三級政區~亭(鄉)。此後漢新魏晉也繼承了郡國統壹制度(西漢與西晉壹度復古實行封國制度導致封國叛亂而失敗)。因此秦漢新晉時期是郡國混合統壹制度,壹級行政區就是郡與藩國。凡是沒有設計郡縣制度的地區,名義上都是天子藩國地區。
魏晉南北朝時期泰東又產生大戰亂,直轄的郡逐漸變成州或府,與郡同時存在。隋唐再次大統壹,以“道”取代直轄郡,遼宋金以“路”替代直轄的“道”和郡,但是道與路都是中央派遣官吏臨時巡察,沒有常設機構,只是名義上的壹級行政區。而“州府”是設置了機構的壹級行政區。同時,邊遠地區保留藩國間轄統壹制度。所以,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遼宋金時期,是州府直轄與藩國間轄的州國混合統壹制度,州國就是壹級行政區,還有名義上的“道國”或“路國”混合統壹制度。
蒙古族打敗漢族取得泰東統壹政權,建立了元朝,把宋代的“路”改為“行省”,設置半常駐機構,同時還有常設機構的“州府”。元朝把青藏高原變成直轄統壹地區,並在北亞建立省級行政區。元朝在武力開拓地區,實行“汗國”間轄統壹制度制度,而且汗國下還有汗國,並且保留了名義上臣服的“藩國間轄制度”。明清繼承元朝行政區劃制度,並且完善了省轄機制,保留藩國間轄統壹制度。因此,元明清都是行省直轄統壹制度與藩國(汗國)間轄統壹制度兼有的省國混合統壹制度。行省與藩國就是壹級行政區。
明清全面返古唯儒唯農極端專制,禁錮了泰東華人的文化思創力,造成極端落後愚昧的落後貧窮態勢,被西方全面趕超任意侵略宰割,不但藩國間轄統壹制度坍塌喪失天子宗主權,而且直轄地區也失去大片固有領土(被俄羅斯等侵占最多),民國推翻滿清王朝,引入西方“國家”概念,繼承了元明清的省級行政區劃制度,建立“國省”行政區劃制度。***和國有繼承民國的國省行政區劃制度。這就是現在的國下有省的行政區劃的由來。
因此,我泰東神華的行政區劃制度發展歷史,就是從部國戰亂催生***主部邦統壹制度,依次發展到天子封國統壹制度,郡國混合統壹制度,州國(道路藩國)混合統壹制度,省國混合統壹制度,再到當今的省縣行政區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