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看農村露天電影長大的壹代人,他們對電影有著特殊的感情。但總覺得當時電影裏的人、事、景離我們很遠。這幾年電影離慈溪越來越近,包括遍布城鄉的電影院,還有80後獨立宣言、風和日麗、微電影等本土電影。《尋找董黯》是慈溪首部慈善電影,於猴年1月7日在快樂小馬電影城首映,拉近了影片與慈溪市民的距離。
《尋找董黯》充滿慈溪元素,本地演員,本地題材,本地場景,本地制作人。具有題材好、演員好、取景好、攝影技術高的優勢,而“本土化”成為電影《尋找董黯》的最大特色,充分展現了慈溪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軟實力。
“玩透”是獨特的。孝子董黯是近2000年前的東漢人,當時的生活場景在今天已經很難復制。導演別出心裁地“穿越”讓不懂孝道的“富二代”穿越到東漢,成為董黯的小夥伴,充滿童趣和幽默感,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懂得孝道。
“試鏡演員”是獨壹無二的。電影《尋找董黯》的演員是通過海選選出的。海選的過程就是教育和擴大影響的過程。天真活潑的小演員來自我市小學,得到家長和學校的支持。當他們經歷了拍攝的艱辛,出現在熒幕上時,觀眾都覺得可親可愛。小演員們的兒童表演對廣大中小學生來說是壹種無形的教育力量。
場景中有壹個洞。電影景點大多來自慈溪,既有古色古香的,也有現代氣息的,風味獨特,呈現出美麗繁華的新氣象,弘揚了慈溪的風土人情,突出了“孝”的主題。
在《史記》記載董小紫的故事,下載教科書的時候,電影是主角的母親拍的,壹個小小的“富二代”,高價帶著古籍出國,這有點牽強。雖然過於註重“穿越”和童趣,但淡化了孝道的故事,弱化了影片勸人孝道的教育意義。但作為對慈禧成功申報中國孝文化之鄉和首部孝文化公益片輝煌的獻禮,影片不會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