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賞析
《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這首小詩題為“晚泊犢頭”,內容卻從日間行船寫起,後兩句才是停滯不前船過夜的情景。
詩人敘述中所見的景象說:春雲布滿天空,灰蒙蒙地籠罩著淮河兩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與空中陰雲上下相映。這樣陰暗的天氣、單調的景色,是會叫遠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邊不時有壹樹野花閃現出來,紅的,黃的,白的,在眼前豁然壹亮,那鮮明的影像便印在妳的心田。
陰雲,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說是船行所見,何以見得呢?這就是“時有幽花壹樹明”那個“時”字的作用了。時有,就是時時有,不時地有。野花不是飛鳥,不是走獸,怎麽能夠壹會兒壹樹,壹會兒又壹樹,不時地來到眼前供人欣賞呢?這不就是所謂“移步換形”的現象,表明詩人在乘船看花嗎?
天陰得沈,黑得快,又起了風,眼看就會下雨,要趕到前方的碼頭是不可能的了,詩人決定將船告岸,在壹座古廟下拋錨過夜。果然不出所料,這壹夜風大雨也大,呼呼的風挾著瀟瀟的雨,飄酒在河面上,有聲有勢;河裏的水眼見在船底迅猛上上漲,上遊的春潮正龍吟虎嘯,奔湧而來。詩人呢?詩人早已系舟登岸,穩坐在古廟之中了。這樣安安閑閑,靜觀外面風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豈不是很快意的嗎?
我們欣賞這首絕句,需要註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間動靜關系的變化。日間船行水上,人在動態之中,岸邊的野草幽花是靜止的;夜裏船泊牧犢頭,人是靜止的了,風雨潮水卻是動蕩不息的。這種動中觀靜,靜中觀動的藝術構思,使詩人與外界景物始終保持相當的距離,從而顯示了壹種悠閑、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風度。
2. 淮中夜泊犢頭 賞析第三句“晚泊孤舟古祠下”,點明時間、地點。
雲低草遠,孤舟夜泊,不見人跡,只見古祠,壹股孤獨感自然襲上心頭。如今的狀況,如此的天氣,悲慘的境遇,可謂是萬般滋味點滴在心頭,“晚”、“孤”、“古”把作者的孤苦感詮釋得淋漓盡致。
春陰垂野草青青 蘇舜欽創作的《淮中晚泊犢頭》是詩人回蘇州途經淮中在舟上的即景之作,是壹首著名的情景交融的風景詩。在中國這個詩歌的國度裏,舟行即景之作不勝枚舉,而且也不乏佳作。
不過,盡管這類詩在藝術形式上各出機抒,異彩紛呈,但有壹點則是相同的,那就是,詩中所摹狀的景物,無不熏染著詩人主觀的感 *** 彩。而對於讀者來說,欣賞的也正是詩人如何在狀物抒情之中,怎樣令人心折地表現出了自然美和創造了藝術美。
詩的首句“春陰垂野草青青”,為讀者展現了壹幅闊大清冷的畫面,但帶給人更多的是孤寂感和壓抑感:陰雲低垂,籠罩四爺,野草青青,卻了無生機。表面看是寫景,實則上是詩人被壓抑的痛苦內心寫照。
不甘沈淪的他要把郁積在情緒宣泄出來,眼前的景物正是最好的感情投射物。 詩是有聲的畫。
當然繪畫藝術所要表現的某些特征如色覺和光覺也會體現在詩中。蘇舜欽在“時有幽花壹樹明”這壹句中就妙用了色彩的對比,給讀者以視覺上的享受。
首句寫出了當時的天是灰蒙蒙的,地是青碧的,色彩暗淡,屬於冷色系,而到了這壹句作者筆風壹轉,便為暗淡的畫面中添加了明快的顏色,使人眼前為之壹亮,它不破壞整個畫面暗的效果,卻點出了春陰的特點。蘇氏不直白地指出“幽花”的顏色,而用了壹個空靈的“明”字,在留給讀者想象空間的同時也使畫面帶上淡淡的暖意,可見作者高超的藝術構思。
用“時有”二字勾勒,也是傳神之筆。因為它不僅在藝術氛圍上,起著勾皴點染的作用;在空間的交待上,也起著點明位置的作用,即它暗示了水流船動,使整個畫面富有動態感。
這壹句就猶如壹盞明燈,給人以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感,使壓抑的心情得到舒緩。詩人以“幽花”自比,在濃雲低垂的陰暗環境中,亮麗的“幽花”是惹眼的,表面上寫“幽花”,實際上是托物言誌,表達了詩人不同於流俗以及潔身自好的人生觀念。
“壹樹明”中的“壹樹”擴大了光明的範圍,更鮮明地表達出與邪惡勢力勢不兩立的決心。前兩句寫景,明暗兼得,描繪春雨前的晚景逼真如畫,並且為後兩句寫泊舟看潮作了鋪墊。
第三句“晚泊孤舟古祠下”,點明時間、地點。雲低草遠,孤舟夜泊,不見人跡,只見古祠,壹股孤獨感自然襲上心頭。
如今的狀況,如此的天氣,悲慘的境遇,可謂是萬般滋味點滴在心頭,“晚”、“孤”、“古”把作者的孤苦感詮釋得淋漓盡致。 細品“滿川風雨看潮生”,不難發現在這壹句中作者還調動聽覺因素,賦畫面予聲響。
其中的“看”字,其實正是“聽”字的借用。因為“聽”不但使人的情態顯得因太實而呆板,也不符合當時天晚視力不及的實際。
“春陰垂野”是壓抑的,“滿川風雨”是宣泄的,從“春陰垂野”到“滿川風雨”,是天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作者感情的總爆發,也是詩人用筆道出的壹種無聲的反抗。說到這還得聯系詩人當時的遭遇來談。
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受範仲淹舉薦,蘇舜欽被任命為集賢殿校理,主管進奏院。當時範仲淹和他的嶽父杜衍等人是政治上的改革派,為中丞王拱辰等人所忌。
為了打擊範、杜,這夥人借壹件小事彈劾蘇舜欽,至使他被罷官免職。對於這位有經國安邦之誌的詩人來說,這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經歷了這件事後,他決計退居蘇州,永不進京。這場驚濤駭浪,當然也使他深感頑固派勢力的可惡,革新圖治的艱難。
他曾慨嘆道:“春風如怒虎,掀浪沃斜輝。天闊雲相亂,門遙鷺***飛。
冥冥走陰氣,凜凜措陽威。難息人間險,臨流涕壹揮。”
(《淮中風浪》)。有時他又自我安慰:“五年六經此,仰首嘆勞生。
山是往時色,人皆近日情。機心去國少,塵眼向誰明?物理吾俱曉,漂流安足驚!”(《過泗水》) 這兩首詩也是這次泛舟淮中的所見所想,可以幫助我們領略到蘇舜欽創作《淮中晚泊犢頭》時孤獨怨憤的心情。
仔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蘇舜欽這位愛國誌士雖說在政治上遭到打擊排擠,但他並沒有消極頹廢,他依然能在“春陰垂野”、“滿川風雨” (即是影射當時朝政昏暗、國勢衰微)中,看到“幽花壹樹明”,盡管是朦朧的亮光,而且是斷斷續續的出現,但是他畢竟“看見”了。樂觀的詩人相信歷史的車輪總是前進的,陰雲遮不住太陽,芳草幽花將出現瑰麗,他對自己的政治前途充滿信心,所以雖然是在孤舟之內,古祠之下,他依然能立於風雨中“看潮生”,這是他無言抗爭的表現,更是他對正義力量終將戰勝邪惡勢力的信念的具化。
通觀全詩,句句寫景,卻句句都含情,詩人追求光明的精神和不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已流瀉於詩人的筆端,借景抒情,而且是“揮灑出之,全不見其錘煉之跡。”(趙翼《甌北詩話》卷壹),不禁令人拍案叫絕,妙哉。
3. 淮中晚泊犢頭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賞析
《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這首小詩題為“晚泊犢頭”,內容卻從日間行船寫起,後兩句才是停滯不前船過夜的情景。
詩人敘述中所見的景象說:春雲布滿天空,灰蒙蒙地籠罩著淮河兩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與空中陰雲上下相映。這樣陰暗的天氣、單調的景色,是會叫遠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邊不時有壹樹野花閃現出來,紅的,黃的,白的,在眼前豁然壹亮,那鮮明的影像便印在妳的心田。
陰雲,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說是船行所見,何以見得呢?這就是“時有幽花壹樹明”那個“時”字的作用了。時有,就是時時有,不時地有。野花不是飛鳥,不是走獸,怎麽能夠壹會兒壹樹,壹會兒又壹樹,不時地來到眼前供人欣賞呢?這不就是所謂“移步換形”的現象,表明詩人在乘船看花嗎?
天陰得沈,黑得快,又起了風,眼看就會下雨,要趕到前方的碼頭是不可能的了,詩人決定將船告岸,在壹座古廟下拋錨過夜。果然不出所料,這壹夜風大雨也大,呼呼的風挾著瀟瀟的雨,飄酒在河面上,有聲有勢;河裏的水眼見在船底迅猛上上漲,上遊的春潮正龍吟虎嘯,奔湧而來。詩人呢?詩人早已系舟登岸,穩坐在古廟之中了。這樣安安閑閑,靜觀外面風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豈不是很快意的嗎?
我們欣賞這首絕句,需要註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間動靜關系的變化。日間船行水上,人在動態之中,岸邊的野草幽花是靜止的;夜裏船泊牧犢頭,人是靜止的了,風雨潮水卻是動蕩不息的。這種動中觀靜,靜中觀動的藝術構思,使詩人與外界景物始終保持相當的距離,從而顯示了壹種悠閑、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風度。
4. 淮中晚泊犢頭的註釋譯文⑴淮:淮河。犢頭:淮河邊的壹個地名。犢頭鎮,在今江蘇淮陰縣境內。
⑵春陰:春天的陰雲。垂野,春天的陰雲籠罩原野。
⑶幽花:幽靜偏暗之處的花。
⑷古祠:古舊的祠堂。
⑸滿川:滿河。 這首小詩題為“晚泊犢頭”,內容卻從日間行船寫起,後兩句才是停滯不前船過夜的情景。
詩人敘述中所見的景象說:春雲布滿天空,灰蒙蒙地籠罩著淮河兩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與空中陰雲上下相映。這樣陰暗的天氣、單調的景色,是會叫遠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邊不時有壹樹野花閃現出來,紅的,黃的,白的,在眼前豁然壹亮,那鮮明的影像便印在作者的心田。
陰雲,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說是船行所見,這就是“時有幽花壹樹明”那個“時”字的作用了。時有,就是時時有,不時地有。野花不是飛鳥,不是走獸,不能壹會兒壹樹,壹會兒又壹樹,不時地來到眼前供作者欣賞,這就是所謂“移步換形”的現象,表明詩人在乘船看花。
天陰得沈,黑得快,又起了風,眼看就會下雨,要趕到前方的碼頭是不可能的了,詩人決定將船靠岸,在壹座古廟下拋錨過夜。果然不出所料,這壹夜風大雨也大,呼呼的風挾著瀟瀟的雨,飄灑在河面上,有聲有勢;河裏的水眼見在船底迅猛上上漲,上遊的春潮正龍吟虎嘯,奔湧而來。詩人早已系舟登岸,穩坐在古廟之中了。這樣安安閑閑,靜觀外面風雨春潮的水上夜景,是很快意的。
欣賞這首絕句,需要註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間動靜關系的變化。日間船行水上,人在動態之中,岸邊的野草幽花是靜止的;夜裏船泊牧犢頭,人是靜止的了,風雨潮水卻是動蕩不息的。這種動中觀靜,靜中觀動的藝術構思,使詩人與外界景物始終保持相當的距離,從而顯示了壹種悠閑、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風度。
劉克莊《後村詩話》:“極似韋蘇州。”
陳衍《宋詩精華錄》:“視‘春潮帶雨晚來急’,氣勢過之。”
5. 淮中晚泊犢頭蘇舜欽的古詩詞1、原詩: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2、譯文:
春天的陰雲垂落在曠野,田野裏到處綠草青青。偶爾看見幽香的花開放,那壹株樹因此明亮美麗。
黃昏的時候,我乘壹葉孤舟停靠在古舊的祠堂下,在滿河的煙雨中凝望那漸生漸滿的潮水。
3、註釋:
⑴淮:淮河。犢頭:淮河邊的壹個地名。犢頭鎮,在今江蘇淮陰縣境內。
⑵春陰:春天的陰雲。垂野,春天的陰雲籠罩原野。
⑶幽花:幽靜偏暗之處的花。
⑷古祠:古舊的祠堂。
⑸滿川:滿河。
4、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範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禦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後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