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乾下乾純陽卦:乾卦陽剛,剛健,自強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園,園滿、亭通,成功、重大。但剛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為上級、領導、當官的,執法者,有錢而富貴者,司機。
上坤下坤純陰卦:坤卦明柔,地道賢生;厚載萬物,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有順暢之像。坤六爻皆虛,斷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靜止,測出行不走,行人不歸。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澤火革(革卦)順天應人,屬上上卦。象曰:苗逢旱天漸漸衰,幸得天恩降雨來,憂去喜來能變化,求謀幹事遂心懷。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兌)相疊。離為火、兌為澤,澤內有水。水在上而下澆,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幹;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現變革。變革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易經.系辭》雲:“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蔔筮者尚其占”。蔔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禮》春官太蔔掌三禮,壹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 藏早已亡佚,今僅有《周易》存焉。《周易》之始作於伏羲,當時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開展為六十四卦, 又屬之以辭,是為《彖辭》。周公賦予爻象,各作《爻辭》。最後孔子作《十翼》。此經於是燦然大備,史稱“易經四聖”,而《易經》也成為後世陰陽五行哲學之圭臬!其中占蔔壹道,當然也是祖紹《周易》,萬變不離其宗。不過更嚴格來說,蔔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只是中國占蔔之法,皆不能出《易經》之其右耳!
《易》中的八經卦﹐兩兩重復排列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恒﹑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殷商時代判斷占蔔中所顯現的吉兇兆象,是根據灼後甲骨爆裂的紋路。據《尚書》記載,這種兆象當時分為五種,即“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孔穎達《疏》說“蔔兆有五。曰雨兆,如雨下也。曰霽兆,如雨止也。曰雺兆,氣蒙 也。日圛兆,氣落驛不連屬也。曰克兆,相交也。”又說:“以上五者,灼龜為兆,其釁坼形狀有五種,是蔔兆之常法也。”當然兆象的這種分類法是不是殷蔔的分類,還值得探討。殷商時代,問蔔事項的種類很多,內容很復雜,只分為五種兆象是很難應付得來的,因此五種釁坼形狀,可能是由來已久的大類,每壹大類兆象可能還有更細的分類。殷墟出土的蔔辭表明,當時依靠骨蔔稽疑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它包括:祭祀、戰爭、飲食、宴會、氣象、農業、收成、田獵、行旅、災禍、福佑、奴隸逃亡等等。
合相(Conjunction) 0 8-12度 中
十二分相(Semi-Sextile)30 2度 吉
八分相(Semi-Square) 45 2-4度 兇
六合(Sextile) 60 2-7度 吉
刑相(Square) 90 5-8度 兇
拱相(Trine) 120 4-8度 吉
補八分相(Sesquare) 135 2度 兇
梅花形(Inconjunct) 150 2度 兇
沖相(Opposition) 180 6-12度 兇
五分相(Quintile) 72 2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