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的壹種分類,主要指造型精致、便於攜帶的小鏡子。另外也指化妝用的臺式鏡,也稱梳妝鏡。化妝鏡和鏡子的主要區別在於,化妝鏡都帶有壹面不同比例的放大面。這樣便於化妝者看清所照部分的細微之處。鏡子是壹種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最常見的鏡子是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具有有規則反射性能的表面拋光金屬器件和鍍金屬反射膜的玻璃或金屬制品。鏡子分平面鏡和曲面鏡兩類。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主要用作衣妝鏡、家具配件以及太陽竈、車燈與探照燈的反射鏡、反射望遠鏡、汽車後視鏡等。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化妝鏡 外文名 :Beauty?Mirror? 又名 :梳妝鏡 優點 :造型精致、便於攜帶 類別 :平面鏡和曲面鏡 歷史 :公元前3000年 傳出國家 :日本,朝鮮 鏡子沿革,歷史淵源,薛惠公禦鏡,中國銅鏡,古歐洲金屬鏡,現代鏡子,歷史內涵,光學特性,鏡子制造,制鏡技術,原料及要求,制作方法,藥液配方,鏡子的成像原理,鏡子運用,送禮含義,保養方法, 鏡子沿革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制成鏡子。,埃及已有用於化妝的銅鏡。公元 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中世紀盛行與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貴金屬小盒中的便攜小鏡。12世紀末至13世紀 鏡子初,出現以銀片或鐵片為背面的玻璃鏡。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為制鏡中心,所產鏡子因質量高而負有盛名。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註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框線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制出大穿衣鏡並且用於家具上。錫汞齊法雖然對人體有害,但壹直延續套用到19世紀。1835年,德國化學家J.von萊比格發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套用更加普及。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鑒。漢代始改稱鑒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並有全身鏡。最初銅鏡較薄,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用以安放鏡子,無柄,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1736~1795)以後玻璃鏡逐漸普及。日本及朝鮮最初由中國傳入銅鏡。日本在明治維新時玻璃鏡開治普及。 歷史淵源 薛惠公禦鏡 薛惠公禦鏡傳承薛惠公百年老字號,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開發 新產品,變革新工藝。回響 *** 扶持百年老字號政策。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穩紮穩打,力爭上遊。把中國民族文化企業發揚廣大。公司在全國開設連鎖店100家,規劃在2016年全國開設連鎖店300家。鏡子品種有景泰藍工藝鏡、99純銀工藝鏡、手工螺鈿漆藝鏡等壹批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的高品質產品。深受國際國內消費者喜愛。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 中國銅鏡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識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系,並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後壹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就是制作銅鏡用的配比。“鑒”即是鏡,含錫較高,是因為銅鏡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銀白色澤,還需要有鑄造性能以保證花紋細致。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越。為了解開“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制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通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古歐洲金屬鏡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壹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壹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射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制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的時髦品,背面塗金屬的玻璃鏡子是12至13世紀之交出現的,到文藝復興時期,紐倫堡和威尼斯已成為著名的制鏡中心。 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制成凸透鏡,是制玻璃球時在內部塗壹層錫汞齊。 現代鏡子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壹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1929年英國的皮爾頓兄弟以連續鍍銀、鍍銅、上漆、幹燥等工藝改進了此法。 隨著技術的進步,鏡子的成本降低,各種各樣曲面鏡的出現,使鏡子的使用日益廣泛,具有了除映照儀容以外的更多的用途。如汽車上用的球面後視拋物面鏡,在望遠鏡中用於聚集和在探照燈中用於反射出平行光的拋物面鏡等。 歷史內涵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鑒,後來鑒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鑒,但是瓦鑒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鑒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鑒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面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嫫母,又名醜女。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5000年前,黃帝戰蚩尤,降神農,平息了戰爭,統壹了三大部落,結束了野蠻時代,人類進入文明社會才剛剛開始。制衣冠,造舟車,梳妝打扮也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先民們為了整理自己的蓬頭垢面,經常面對壹盆水,或者站在平靜的河邊、水邊,整理壹番。所以,古籍書上記載,把這種“照鏡”子,叫“鑒於水”。那麽,這與嫫母有什麽關系呢? 相傳,人類使用第壹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制作。那時,黃帝宮裏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醜,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有壹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壹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壹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裏有壹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壹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裏刨出來,拿在手中壹看,不由得嚇了壹跳。這是什麽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裏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壹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壹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醜。她又磨了壹陣子,拿起來再壹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醜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壹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壹長,嫫母也大意了。有壹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壹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藥。誰知,黃帝不知什麽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壹手拿著什麽東西照著自己,壹手向臉上貼藥。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壹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壹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妳手裏拿著什麽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壹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壹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壹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妳壹大發現,妳不但沒錯,還立了壹大功!”黃帝說罷,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壹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壹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壹功!” 人類使用鏡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從此就開始了。 難怪,有壹本《物原》古書上說:“軒轅作鏡”。《軒轅內傳》這本書上也說:“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用而用。”《述異》這本書上也說:“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鐵鏡和銅鏡。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銅鏡。隨後中國也出土了青銅鏡。秦漢以後,中國銅鏡制造水平已聞名中外。銅鏡不僅是梳妝、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優美的工藝品。 光學特性 鏡面對於光線的反射服從反射定律。其反射能力取決於入射光線的角度、鏡面的光滑度和所鍍金屬膜的性質。與鏡面垂直的假想線稱為法線,入射線與法線的夾角和反射線與法線的夾角相等。平面鏡前的物體在鏡後成正立的虛像,像與鏡面的距離與物體與鏡面的距離相等。如果想從鏡中看到本人整個身長,由於入射角等於反射角,鏡子至少須有本人身長的壹半。凹面鏡的反射面朝向曲率中心。平行光線入射到凹面鏡反射後聚集到焦點(f),焦點位置在曲率中心(c)與鏡面距離的1/2處。如烹飪器放在大凹面鏡焦點位置,可接受太陽光聚集加熱,成為太陽竈。如車燈或探照燈中光源放在凹面鏡焦點位置可使光反射出平行光。物體在曲率中心以外時可反射成倒立的實像,如反射望遠鏡。凸面鏡的反射面背向曲率中心,物體在鏡後成縮小的正立像,可以反射大範圍的縮小景觀,如汽車後視鏡 鏡子制造 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這種方法是將硝酸銀溶於水中,加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並稀釋成氫氧化銀氨復鹽,制成鍍銀液。以轉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鉀鈉溶液為還原液。玻璃經裁切、磨邊(必要時還經研磨拋光)、表面洗凈後,用氯化亞錫稀溶液敏化,然後洗凈,再用鍍銀液和還原液混合立即浸註表面,鏡面形成後洗凈,隨後可鍍銅和塗防護漆。真空蒸鍍法是將玻璃洗凈,置於0.1~10-4Pa真空度的蒸鍍裝置中,將螺旋狀鎢絲通電,產生的高溫使螺旋中鋁合金升華成氣態,沈積在玻璃表面形成鏡面。亦可用電子槍代替鎢絲加熱。真空蒸鍍法還可將光滑的金屬表面加工成鏡面 制鏡技術 原料及要求 玻璃應是平整無缺,中間無氣泡的透明玻璃。 硝酸銀,含量在99.5%以上。 氨水,濃度為25—28%。 酒石酸鉀鈉,要化學純。 制作方法 清洗玻璃:按規格裁好玻璃後,先用自來水沖洗正反兩面,然後將鐵紅粉帶水塗在要鍍的壹面,待幹後擦去鐵紅粉,水洗幹凈。再用微量的氯化錫溶液擦洗玻璃要鍍的面。洗後用水沖凈殘余的氯化亞錫。最後用幹凈的水(最好用蒸餾水)沖壹下玻璃。 鍍銀:將洗幹凈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條上,取銀液壹份和還原液壹份攪拌勻倒上。藥液以不流掉為度。約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待其漸漸在玻璃上反應出銀鏡,將多余的藥液倒掉,用水沖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膠晾幹。幹後再在上面塗壹層鐵紅底漆或其它防銹漆液便成了鏡子。 藥液配方 銀液:蒸餾水(冷開水也可)2500毫升,硝酸銀25克,氨水18.5毫升(經化學反應澄清為止)。 還原液:蒸餾水(冷開水也可)2500毫升,酒石酸鉀鈉25克,上液加熱澄清後再放入硝酸銀0.5%,藥液守濾後備用。 明膠液:水1000毫升,明膠10克,隔水蒸化。 鐵紅底漆加適量香蕉水溶液。 鏡子的成像原理 不論是平面鏡或者是非平面鏡(凹面鏡或凸面鏡),光線都會遵守反射定律而被面鏡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中後即可在視網膜中形成視覺。在平面鏡上,當壹束平行光束碰到鏡子,整體會以平行的模式改變前進方向,此時的成像和眼睛所看到的像相同。 鏡子運用 梳妝鏡:常置於家庭中特定的角落,例如浴室,被用來協助化妝、刮胡子、梳頭發等整理儀容的工具。這類的鏡子被置成不同的大小,小的可隨身攜帶,大的可檢視全身服裝,故又稱穿衣鏡。 儀器:許多光學儀器、例如望遠鏡、顯微鏡的光路中,會利用鏡子來進行反射。 安全:例如交通工具的後視鏡和照後鏡。有些道路的轉角會擺置凸面鏡,提醒往來行人註意安全。 便攜化妝鏡的用處為:1:清晨時光2:逛街心情3: 奢華酒會4:職業補妝5:甜蜜約會6:休閑時光7:小意外 8:面試補妝 送禮含義 1:化妝鏡!鏡子有心照不宣,心心相應之意,送的和收的都會銘記在心,收到的會天天放在包裏化妝補妝都要用,想讓對方忘記是誰送給她的是很難很難的,尤其是在節日可以創造非常不錯的情感氣氛. 2:在我們國家鏡子也有心照不宣,心心像印,心如明鏡的美好含義,隨著歲月與科技的發展,現代的化妝鏡不僅簡單照人的作用,其制作工藝也日新月異,工藝鏡面鑲嵌漂亮的水晶和寶石,將上述美好含義及情感表露出來,真正做到了意會言傳的情誼傳達作用.而化妝鏡作為現代女性日常化妝補妝不可或缺的工具之壹,也與女性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 3:情感是豐富的,因此化妝鏡的設計也是多姿多彩的.如果送父母長輩就選優雅古典的款式,如果送愛人女友就選浪漫款式,如果送年輕晚輩就選活潑可愛的造型,如果送結婚新娘就選白色典雅款式,如果送婆婆嫂子,就選心連心造型,如果是孤芳自賞,就選自己最喜歡的款式.化妝鏡已經超越了自身功能而成為美好情感的浪漫載體. 以上內容節選自: 《可得網化妝保健》 保養方法 1、化妝鏡使用後,用所配置的軟布將手印和汙漬及時擦拭以保持產品常新。 2、化妝鏡閑置時,可放入絨布袋內,隔絕空氣防止氧化。 3、應盡量避免與硬物相刮,以免造成鏡體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