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是關於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學科,也是闡釋和介紹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屬於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是研究和學習中醫學其他各門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防治原則等。
其目錄如下:
緒論
壹、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壹)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範疇
(二)中醫學具有社會科學特性
(三)中醫學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四)中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壹)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三)中醫學理論的繼承與創新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壹)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四、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壹)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二)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
(三)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
第壹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壹節 精氣學說
壹、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壹)精的基本概念
(二)氣的基本概念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壹)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氣的運動與變化
(三)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壹)對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
(二)對中醫學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第二節 陰陽學說
壹、陰陽的概念
(壹)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陰陽屬性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壹)陰陽對立制約
(二)陰陽互根互用
(三)陰陽交感與互藏
(四)陰陽消長
(五)陰陽轉化
(六)陰陽自和與平衡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壹)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二)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三)闡釋人體的病理變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五)用於疾病的防治
第三節 五行學說
壹、五行的概念
(壹)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現象的五行歸類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壹)五行相生與相克
(二)五行制化與勝復
(三)五行相乘與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壹)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
(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三)指導疾病的診斷
(四)指導疾病的治療
第四節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壹、註重宏觀觀察
二、註重整體研究
三、擅長哲學思維
(壹)中和思維
(二)類比思維
四、強調功能聯系
附:研究進展
第二章 藏象
第壹節 藏象學說概論
壹、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壹)古代解剖學的認識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四)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壹)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二)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壹性
四、五臟、六腑與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
五、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概述
(壹)五臟精氣陰陽的涵義
(二)五臟精氣陰陽的關系
第二節 五臟
壹、心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誌、液、時的關系
附:心包絡
二、 肺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誌、液、時的關系
三、 脾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誌、液、時的關系
四、肝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誌、液、時的關系。
五、腎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誌、液、時的關系
附:命門
第三節 六腑
壹、膽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為奇恒之腑
二、胃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壹)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節 奇恒之腑
壹、腦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與臟腑精氣的關系
二、女子胞
(壹)主要生理功能
(二)與臟腑經脈的關系
附:精室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壹、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壹)心與肺
(二)心與脾
(三)心與肝
(四)心與腎
(五)肺與脾
(六)肺與肝
(七)肺與腎
(八)肝與脾
(九)肝與腎
(十)脾與腎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壹)心與小腸
(二)肺與大腸
(三)脾與胃
(四)肝與膽
(五)腎與膀胱
四、五臟與奇恒之腑之間的關系
(壹)五臟與女子胞
(二)五臟與腦
(三)五臟與脈
(四)五臟與骨、髓
附:研究進展
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神
第壹節 精
壹、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精的代謝
(壹)精的生成
(二)精的貯藏與施泄
三、人體之精的功能
(壹)繁衍生命
(二)濡養
(三)化血
(四)化氣
(五)化神
四、人體之精的分類
(壹)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
(二)臟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節 氣
壹、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氣的生成
(壹)生成之源
(二)相關臟腑功能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壹)氣的運動
(二)氣化
(三)氣機與氣化的關系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壹)推動與調控作用
(二)溫煦與涼潤作用
(三)防禦作用
(四)固攝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
(壹)壹身之氣
(二)元氣、宗氣、營氣、衛氣
(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第三節 血
壹、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壹)化生之源
(二)相關臟腑功能
三、血的運行
(壹)影響血液運行的因素
(二)相關臟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壹)濡養
(二)化神
第四節 津液
壹、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壹)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輸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壹)滋潤濡養
(二)充養血脈
第五節 神
壹、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壹)精氣血津液為化神之源
(二)臟腑精氣對外界環境的應答
三、神的作用
(壹)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
(二)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
第六節 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
壹、氣與血的關系
(壹)氣為血之帥
(二)血為氣之母
二、氣與津液的關系
(壹)氣能生津
(二)氣能行津
(三)氣能攝津
(四)津能生氣
(五)津能載氣
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壹)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氣神之間的關系
(壹)氣能生精攝精
(二)精能化氣
(三)精氣化神
(四)神馭精氣
附:研究進展
第四章 經絡
第壹節 經絡學說概述
壹、經絡的基本概念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
三、經絡系統的組成
(壹)經脈
(二)絡脈
(三)連屬部分
第二節 十二經脈
壹、十二經脈的名稱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交接規律
(壹)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二)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壹)頭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軀幹部的分布
四、十二經脈的表裏關系
五、十二經脈的流註次序
六、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
(壹)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壹)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三節 奇經八脈
壹、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
(壹)密切十二經脈的聯系
(二)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
(三)與某些臟腑關系密切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壹)督脈
(二)任脈
(三)沖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和陽蹺脈
(六)陰維脈和陽維脈
第四節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壹、經別
(壹)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別絡
(壹)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經筋
(壹)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應用
壹、經絡的生理功能
(壹)溝通聯系作用
(二)運輸滲灌作用
(三)感應傳導作用
(四)調節作用
二、經絡學說的應用
(壹)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三)指導疾病的治療
附:研究進展
第五章 體質
第壹節 體質學說概述
壹、體質的概念
(壹)體質的基本概念
(二)體質的構成
(三)體質的標誌
(四)體質的特點
二、體質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體質的生理學基礎
壹、體質與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的關系
二、影響體質的因素
(壹)先天稟賦
(二)年齡因素
(三)性別差異
(四)飲食因素
(五)勞逸所傷
(六)情誌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針藥及其他因素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
壹、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常用體質分類及其特征
(壹)陰陽平和質
(二)偏陽質
(三)偏陰質
第四節 體質學說的應用
壹、說明個體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闡釋發病原理
三、解釋病理變化
四、指導辨證
五、指導治療
(壹)區別體質特征而施治
(二)根據體質特征註意針藥宜忌
(三)兼顧體質特征重視善後處理
六、指導養生
附:研究進展
第六章 病因
第壹節 六淫
壹、六淫的概念及***同致病特點
(壹)六淫的基本概念
(二)六淫的***同致病特點
二、六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征
(壹)風邪
(二)寒邪
(三)濕邪
(四)燥邪
(五)火(熱)邪
(六)暑邪
第二節 癘氣
壹、癘氣的基本概念
二、癘氣的致病特點
(壹)發病急驟,病情重篤
(二)傳染性強,易於流行
(三)壹氣壹病,癥狀相似
三、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
第三節 七情內傷
壹、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
三、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壹)直接傷及內臟
(二)影響臟腑氣機
(三)多發為情誌病證
(四)七情變化影響病情
第四節 飲食失宜
壹、飲食不節
(壹)過饑
(二)過飽
二、飲食不潔
三、飲食偏嗜
(壹)寒熱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類偏嗜
第五節 勞逸失度
壹、過勞
(壹)勞力過度
(二)勞神過度
(三)房勞過度
二、過逸
第六節 病理產物
壹、痰飲
(壹)痰飲的形成
(二)痰飲的致病特點
二、瘀血
(壹)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點
(三)瘀血致病的病癥特點
三、結石
(壹)結石的形成
(二)結石的致病特點
第七節 其他病因
壹、外傷
(壹)外力損傷
(二)燒燙傷
(三)凍傷
(四)蟲獸所傷
二、諸蟲
(壹)蛔蟲
(二)蟯蟲
(三)絳蟲
(四)鉤蟲
(五)血吸蟲
三、藥邪
(壹)藥邪的形成
(二)藥邪的致病特點
四、醫過
(壹)醫過的形成
(二)醫過的致病特點
五、先天因素
(壹)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進展
第七章 發病
第壹節 發病原理
壹、發病的基本原理
(壹)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
(二)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三)邪正相搏的勝負,決定發病與不發病
二、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壹)環境與發病
(二)體質與發病
(三)精神狀態與發病
第二節 發病類型
壹、感邪即發
二、徐發
三、伏而後發
四、繼發
五、合病與並病
六、復發
(壹)復發的基本特點
(二)復發的主要類型
(三)復發的誘因
附:研究進展
第八章 病機
第壹節 基本病機
壹、邪正盛衰
(壹)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二、陰陽失調
(壹)陰陽偏勝
(二)陰陽偏衰
(三)陰陽互損
(四)陰陽格拒
(五)陰陽亡失
三、精氣血的失常
(壹)精的失常
(二)氣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氣血關系失調
四、津液代謝失常
(壹)津液不足
(二)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三)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
五、內生“五邪”
(壹)風氣內動
(二)寒從中生
(三)濕濁內生
(四)津傷化燥
(五)火熱內生
第二節 疾病傳變
壹、疾病傳變的形式
(壹)病位傳變
(二)病性轉化
二、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
(壹)體質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氣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進展
第九章 防治原則
第壹節 預防
壹、未病先防
(壹)養生以增強正氣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變
(壹)早期診治
(二)防止傳變
第二節 治則
壹、正治與反治
(壹)正治
(二)反治
二、治標與治本
(壹)緩則治本
(二)急則治標
(三)標本兼治
三、扶正與祛邪
(壹)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運用
四、調整陰陽
(壹)損其有余
(二)補其不足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
(壹)調精
(二)調氣
(三)調血
(四)調津液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的關系
六、三因制宜
(壹)因時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進展
附1 關鍵名詞術語
附2 主要參考書目
附3 主要參考古籍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