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要是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氣中燒得到水銀,戰國時期就有這種方法,秦始皇陵裏面的水銀就是故齊國婦女在東海邊煉制的。有古籍為證:《別錄》曰:水銀生符陵平土,出於丹砂。
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 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稱煉金術神聖三元素。
秦皇陵裏的水銀是用來表示江河的,有“水銀為河,龍涎為燭”的說法。不過水銀的另壹個用途也是用來防腐和防盜墓者的。
擴展資料
古代水銀的用途:
中國古代還把汞作為外科用藥。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的《五十二藥方》,抄寫年代在秦漢之際。
是現已發掘的中國最古醫方,可能處於戰國時代。其中有四個藥方就應用了水銀。例如用水銀、雄黃混合,治療疥瘡等。
東西方的煉金術士們都對水銀發生了興趣。西方的煉金術士們認為水銀是壹切金屬的***同性——金屬性的化身。他們所認為的金屬性是壹種組成壹切金屬的“元素”。
百度百科——汞(水銀)——發現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