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甲骨文中就包含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以後的獸醫書籍大都失傳,直到《元亨療馬集》的出現才改變了這種局面。《元亨療馬集》收錄了明以前的農書和主要畜牧獸醫著作,包括《齊民要術》、《四時纂要》、《痊驥通玄論》、《司牧安驥集》的主要內容。這部總結性的獸醫經典著作,奠定了中國傳統獸醫學的基礎。明清以後,它被多次翻刻,廣為傳播。
《元亨療馬集》原名《療馬集》,原系明朝直隸廬州府六安州喻仁(字本元)、喻傑(字本亨)兩人所著,後來又加進了《療牛集》和《駝經》,稱為《元亨療馬牛駝經集》或《元亨馬牛駝經大全》。《元亨療馬集》分春、夏、秋、冬4卷。有圖112幅,賦3篇,歌150首,藥方300余個。《元亨療馬牛駝經集》由馬經6卷,牛經2卷,駝經三卷組成。隨後不久,六安州著名獸醫郭懷酉對《元亨療馬集》進行了全面的改編和註解。經安徽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發現並收集成套出版,名為《新刻註釋馬牛駝經大全集》。郭懷西“細檢先賢故籍。要語秘訣,奇針治法,奧義良方,壹壹註明。其間有未備者詳之,顛倒者順之,殘缺者補之,訛謬者正之,失次者序之”(郭自序)。20世紀6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主編校正出版了《元亨療馬牛駝經全集》,現已重印10多次,20多萬冊,是最流行的版本。
《元亨療馬集》是中國傳統獸醫學成熟的標誌。中獸醫與中醫是相伴發展的。《周禮》中就將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相提並論。但是,中醫在漢代就有了嚴謹的理論體系和壹整套的診治方法,而中獸醫壹直處於零亂狀態,直到《元亨療馬集》才形成自己相對獨立的體系。《元亨療馬集》理、法、方、藥俱全,不僅奠定了中獸醫學的基礎,也體現了中獸醫學發展的最高水平。
據目前已知,《元亨療馬集》的版本已達60多種。現全國高等、中等農業院校的中獸醫教材基本上沿用了該書的理、法、方、藥體系。日本、朝鮮等國早就有該書的選譯本刊行。《元亨療馬集》是不朽的古代中國科技名著之壹,其作者喻本元、喻本亨因此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