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先秦七子中的墨子

先秦七子中的墨子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公元前479年-前381年),名翟(狄),又名,廬陽(今魯山縣)人,另稱陸(今滕州市)。墨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創始人。墨學創立,墨子代代相傳。主要內容包括兼愛、互不侵犯、尚賢、尚同、節儉、節儉、不樂、誌、鬼、禍等十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儉、尚賢為支點。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死後,墨家分為三派:相日池墨、祥符墨、鄧玲墨。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以和當時的能工巧匠魯班相提並論。他自稱是“我的男人”,被稱為“穿布的男人”。墨子曾在宋代做過醫生,自誇“上層無事,下層無農難”。他是壹個同情“農工之人”的學者。墨子曾學孔子之術,贊堯、舜大禹,學詩、書、春秋等儒家經典。但後來逐漸厭倦了儒家復雜的禮樂,最終放棄儒家,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在代表新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興起之前,墨家是先秦時期與儒家對立的最大學派,並列“顯學”。

墨子的壹生活動主要在兩個方面:壹是招募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余力地反對兼並戰爭。

墨家是壹個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群體。最高領袖被稱為“巨人”,所有墨家成員被稱為“墨家”。他們必須聽從巨人的指引,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不離不棄”,也就是說至死不退。

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墨子廣泛接受弟子,弟子壹般達到數百人,形成了龐大的墨家隊伍。墨子遊歷甚廣,東至齊、魯,北至鄭、魏,南至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