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書?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書?

《氾勝之書》。《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壹部重要農學著作,壹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壹部農書。

《漢書·藝文誌》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作者氾勝之,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陜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

該書是他對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就現存文字來看﹐以對個別作物的栽培技術的記載較為詳細。

氾書早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多所徵引。清人輯佚本以洪頤所輯為優。今人石聲漢撰有《氾勝之書今釋》﹑萬國鼎撰有《氾勝之書輯釋》。

擴展資料:

《氾勝之書》的作者氾勝之,正史中沒有他的傳,古籍中有關他的事跡的記載也寥寥無幾。他是西漢末年人,《漢書·藝文誌》註說他在漢成帝時當過議郎。祖籍在山東氾水壹帶。

《廣韻》雲卷二凡第二十九載,氾姓“出敦煌、濟北二望。皇甫謐雲:‘本姓凡氏,遭秦亂,避地於氾水,因改焉。漢有氾勝之,撰書言種植之事,子輯為敦煌太守,子孫因家焉。’”

氾水是濟水的支流,在山東曹縣北四十裏,與定陶縣交界。氾勝之雖是山東人,但在歷史上留下印跡的主要活動卻是在西漢京師地區指導農業生產。

《漢書·藝文誌》註曰:“劉向《別錄》雲,使教田三輔,有好田者師之。徙為禦史。”《晉書·食貨誌》謂:“昔者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他在這些活動中所積累的經驗和資料,是撰寫農書的基礎;而他也是主要靠《氾勝之書》而聞名後世的。

百度百科——氾勝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