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世為衛卿,以居所為姓稱北堂氏。
2.後漢靈帝時,湟中胡人有北堂伯玉,為北堂姓始祖。
二.姓氏名人
古:湟中胡人北堂伯玉
今:浙江寧波司機北堂誌慶
中國姓氏真的很有趣,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也各成姓氏,以東開頭的姓氏是東方,以南開頭則為南宮,以西開頭是西門,而以北開頭則是北堂。前三個復姓雖不常見,但在文學作品中都有提及。北堂壹姓卻實在少見。不過,咱寧波就有壹位的哥復姓北堂。
北堂先生名叫北堂誌慶,是地地道道的寧波人。 “寧波人當中,我可從未聽過這樣的姓。”記者打趣地說。北堂誌慶告訴記者,其實他的爺爺是河南人,因此他的祖籍按理說是河南。 “我這個姓聽起來氣魄很大的,只是用寧波話讀起來和‘剝糖’壹個音,不明白的人還真以為我在剝糖吃呢,哈哈。”北堂先生人如其姓,十分豪爽。他告訴記者,他覺得自己的名字實在不怎麽的,配不上這個有氣魄的姓。北堂誌慶給兒子取的名字叫克雄, “北堂克雄,妳說多有氣魄。”北堂先生有些得意地說。
北堂先生開出租車已有8年了,也許是北堂這個姓實在少見,這麽多年下來,他只碰到過壹個姓北堂的客人。大約在3年前的壹個冬天,他在火車南站接了壹個剛下火車的客人。當客人見到車上的營運證時,頓時樂壞了。 “妳也姓北堂?我們是本家啊。”客人高興地說道。北堂先生壹聽,趕緊向客人打聽情況,什麽祖籍啊,家裏的親戚啊,生怕錯過了壹次認親的機會。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後,北堂先生還記下了對方的電話,邀請他到家裏來做客,順帶查查家譜,看看是不是有親戚關系。
北堂先生是壹個典型的武俠電視劇迷,武俠大片看了不少。“我曾在壹部電視劇裏看到有個人叫北堂傲,還是個武林盟主呢,看來這個姓氏的確能跟俠字沾上邊啊。”北堂先生笑道。
他向記者透露了壹個秘密。原來,小時候他因為有個很威風的姓氏,同伴們都喜歡把他比作俠客,所以他在同伴中威信極高,是個不折不扣的孩子王, “那時候真的幻想自己是個武林豪俠,鋤強扶弱,好打不平。”
而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北堂先生也十分愛打抱不平,樂於助人。哪位的哥有什麽困難,或者路上見到需要幫助的行人,他都可以放下手頭上的生意,幫助別人。記者聽了北堂先生壹些助人的事情,發現還真的像個俠者所為,如果不是離題太遠,肯定可以寫成精彩的新聞
北宮姓 壹、姓氏源流
北宮(Běi gōng 北宮)姓源流單純,源出有壹:
出自姬姓,為春秋時姬括之後,以居住地方位為氏。據《姓纂》載:“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世為衛卿,別以所居為北宮氏。”周初,周文王之子康叔被封於衛,稱為衛康叔。春秋時,衛國衛成公的曾孫名括,世襲為衛國的上卿,居於京都北宮。其後代子孫有的就以北宮為姓,稱為北宮氏。
二、遷徙分布
(缺)北宮姓是以居住地的方位命姓氏。北宮氏、東宮氏、西門氏、北門氏、南門氏,都是以居住地的地理方位命姓氏。同樣,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四個復姓的產生也是由於四家居於城郭四方的緣故。
三、歷史名人
北宮喜:春秋時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謚為貞子(子是爵位)、析朱鉏為成子。二人生而得謚說,也屬例外。謚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湣、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謚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謚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謚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謚為成(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
北宮锜:戰國時期衛國人,五十多歲時新任衛國太宰,他上任後欲對國家的制度進行壹些調整和改革,翻遍了古籍文獻,也未查到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祿的等級制度,請教了許多人,俱不能答,只好不遠千裏迢迢,到齊國來請教孟子。北宮锜自然無法查找,因為諸侯們厭惡那種制度對自己不利,早把那些文獻毀滅了。孟子也無法談得太詳細,只能根據自己聽到的談個大略:天子為壹級,公壹級,侯壹級,伯壹級,子和男***為壹級,壹***五級。君壹級,卿壹級,大夫壹級,上士壹級,中士壹級,下士壹級,壹***六級……北宮锜對孟子的回答很是敬佩,自然十分滿意。他本欲當即告辭回國,但見孟子面容慈祥,為人謙恭而熱情,頗似孔夫子“誨人不倦”,便索性留了下來,向孟子請教,探討治國之道,孟子則有問必答,百問不厭,循循善誘。北宮锜剛剛上任不久,國家百廢待舉,工作千頭萬緒,請教孟子該先從何處下手。孟子說:“智者無不知也,但以當前之重要工作為急。仁者無不愛也,但以愛親人和賢者為先。堯舜之智,不能通曉萬物,因其急於知曉首要任務。堯舜之仁,不能普遍愛壹切人,因其急於愛親人與賢人。不能服三年之喪,而講求緦麻三月、小功五月之喪禮;在長者面前用餐,大口吃飯,大口喝湯,毫無禮貌,但卻講求不以牙齒啃斷幹肉,這叫作不識大體。”……北宮锜還提出了許多衛國的具體問題,與孟子商討,孟子全部知無不言地耐心予以解答。
北宮伯子:西漢孝文帝劉恒時得寵宦官,生性忠厚,人緣極好。孝文帝時宮中受寵幸的臣子、士人中有鄧通,宦者中有趙同和北宮伯子。北宮伯子靠愛護別人、恭謹厚道得寵。而趙同是靠觀星望氣的方術得寵,經常陪同文帝乘車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