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神話
關於天地開辟、人類和萬物起源的神話。又稱開辟神話。創世神話是人類幼年時期用幻想的形式對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釋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對天地宇宙和人類由來的原始觀念。
創世神話主要有兩種:天地開辟(包括世界和萬物的形成)的神話和人類起源(包括民族的由來)的神話。天地開辟神話有3類:第壹類,以創造神為主體 ,創造世界 。這個創造神的形象、稱謂以及開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瑤族的創造神叫密洛陀;彜族的創造神有4個:八歌 、典尼 、支格阿魯和結支戛魯。第二類,巨人化生神話,講述天下萬物是由巨人的身體各部所化。如漢族的盤古神話,阿昌族的神話《遮帕麻與遮米麻》 ,彜族神話 《 創造萬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類,自然演變的神話,講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過程,既不是開辟神的創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壯族神話《布洛陀與妹六甲》,納西族創世神話《人祖利恩》等。這些神話,在各少數民族的史詩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類起源神話有兩類:壹類是解釋世界上人類的誕生,講述造人的過程,說明民族的由來;另壹類是與洪水神話相聯系,通過洪水後兄妹結合,說明再造人類的過程。在民族創世神話中,人的來源有卵生、葫蘆生、石頭生,以及從山洞或樹林上出來的種種不同說法,但較常見的是泥土造人的說法。如女媧神話。
在創世神話中,解釋人類由來和說明民族起源的內容常常結合在壹起,把民族起源和人類由來看作是同時發生的 。彜族史詩《梅葛》中記載的創世過程,以兄妹成親,生下怪葫蘆,出現8種人,解釋8個民族的由來。創世神話具有世界性,它是人類原始時期的意識形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壹定的文學價值。
日月星辰神話
解釋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的神話。日月星辰神話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來問題。
中國神話對此說法各異 ,大致有以下5種 :生育說、肢體化生說、蛋生說、鑄造說、神創說。此外,還有太陽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說法 。也有神話解釋某些星座的來歷。
日、月有規律的出沒運轉是日、月神話解釋自然現象的壹個方面。中國古代神話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類壹樣有勞作、有休息。月中的陰影及月的圓缺變化是此類神話解釋自然現象的又壹方面。漢族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化為蟾蜍、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說法。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解釋月中陰影的神話。關於日、月之間的關系,人們想象它們有著同於人間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關系。對於日、月食的現象,神話中亦有神奇的解釋。如漢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說。射日神話是日、月神話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它所敘述的基本內容是:天空中出現了多個太陽(或月亮),強光照射,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 、月。這類神話反映了遠古人類企圖控制太陽、征服幹旱的願望。
日月星辰神話反映了遠古人類對於天體的樸素認識,其中有的則表現了他們企圖用巫術手段控制天體的願望,具有原始科學和某種實用意義。但是由於種種原始觀念的滲透融合,最終化合成為充滿了天真幻想的神話,並被文人取為創作題材。
動植物起源神話
自然神話的壹種。它是原始人民對於動植物來源和特征的解釋性故事。在原始漁獵和采集經濟時代,人類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還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區別開來。人們往往認為周圍的動植物也像自身壹樣具有知覺、感情和生活歷程,特別是對於那些同人的生活、生產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動植物,則運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說明它們的來源和特征,便成為動植物起源神話。
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神話作品中,單獨講述動植物起源神話較少,大多作為局部的情節存在於原始神話和創世史詩中。如布依族的神話史詩《開天辟地》中講森林和珍禽異獸是由翁戛神的頭發和身上的虱子所變的。《誇父神話》中講桃林是誇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後棄下的手杖變成的。這類神話認為動植物是由神體的某壹部分或神的器物變化而來的。
此外,有的神話認為動植物是創造神創造的。如彜族史詩《勒俄特依》講阿俄暑補神到人間創造生物 ,把3種樹栽在地上,從此有了樹;把花鹿放在森林,從此有了動物。還有壹些神話認為神、人、動植物是互生的。
洪水神話。
世界性的關於宇宙毀滅和人類再生的神話。中國古代關於洪水的記載,多和治水相聯系。如《淮南子·覽冥訓》中就述及女媧補天和治水的故事。此外,還有鯀 、禹治水的神話。它們都沒有直接和人類再生相聯系。後世所傳洪水神話反映遠古某個時期人類在遭到毀滅性洪水災異之後,洪水遺民兩兄妹結婚,再生人類。這個神話可分為南北兩大系統。西南系統的洪水神話壹般說是:雷公發洪水,淹沒世界。兄妹二人躲在葫蘆裏避開洪水,而後結為夫妻,婚後繁衍出不同的種族。北方系統的洪水神話說:洪水泛濫 ,淹沒世界。伏羲、女媧(或盤古兄妹)在石獅子或烏龜等的保護下,避過洪水,隨後結為夫妻。最後,兄妹捏黃泥人 ,再造人類,從而成為漢族“人祖”。這兩大系統神話都存在原始血緣婚的痕跡。它似是中國原始社會從群婚制向對偶婚制過渡的婚姻形態的反映。由於社會階段的不同,神話中對兄妹婚所持的態度也各異。早期神話以為兄妹婚為延續人類所必需;後期神話則在肯定程度上有所不同。近代西南苗 、瑤、彜等民族的洪水神話資料,在聞壹多《神話與詩·伏羲考》中征引較詳。中原和北方漢、蒙古、達斡爾等民族的洪水神話,不斷發現。它們有的和開辟創世神話相融合,有的出現了嚴重的佛教化傾向。由於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制約,口傳的洪水神話常在衍變之中。
女媧神話
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是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流傳下來的壹位偉大女神形象。
女媧神話的內容主要有兩方面。壹個是造人。傳說女媧揉團黃色泥土創造了人類。後來因為繁忙便引繩入泥漿拖拉甩動 ,飛濺的泥點變成了很多的人 (見後漢應劭 《風俗通義》)。另壹個是補天。補天之說最早見於《淮南子·覽冥訓》。傳說上古時候,天崩地塌,大火燃燒,洪水泛濫,惡禽猛獸殘害人民。女媧就熔煉五色石塊去修補蒼天;斬斷鱉足樹立在大地的四周,將天撐起來,還殺死了興風作浪的黑龍,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後把蘆葦燒成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女媧也可算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最早的壹位治水英雄 。
此外,還傳說女媧曾經作過笙簧。這與後來中國西南民族所吹的蘆笙相似。女媧也可以說是音樂的女神。也有傳說說女媧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風俗通義》),讓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後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伏羲神話
關於中國文化創造的神話。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據說,是華胥氏踩了雷澤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兒子 。他能夠沿著生長在都廣之野的作為天梯的建木“上下於天”。
伏羲有許多創造發明,主要說他坐在壹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網,制作了捕魚的網。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制作了瑟,創造了《賀辯》的樂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就顯露出來了 。
伏羲後來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傳說中還有伏羲與女媧為夫婦的說法。此說大約出現於西漢時代。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語。東漢武梁祠石室畫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媧交尾的圖像,壹邊標明是伏羲,另壹邊可能是女媧。
帝俊神話
中國古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的神話。甲骨文稱為高祖?。他本是殷民族的祖宗神,後來才升為天帝的。他的形狀在甲骨文中是鳥的頭,獼猴的身子,壹只足 ,手裏似乎還拄著壹根拐杖 。有關帝 俊的神 話 ,集中保存在《山海經·大荒經》以下五篇裏,其他書籍並無所見。帝俊的兩個妻子,壹個叫羲和,住在東方海外的甘淵,生了10個太陽;另壹個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12個月亮。還有個妻子叫娥皇,住在南方荒野,生了1個頭3條身子的先祖。帝俊時常從天而降,和壹些五彩鳥交朋友;下方帝俊的兩座祠壇,就是由這些五彩鳥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壹座帝俊的竹林,斬下竹的壹節,剖開來就可以做船 。堯的時候 ,10日並出,帝俊曾賜給羿紅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以上就是殘留下來的帝俊神話的片斷 。從中可以見到帝俊作為天帝的神性。由於神話的發展演變 ,帝俊又化身為傳說中人間的兩個帝王,壹個是帝嚳辛氏,另壹個是帝舜,他們都是半神的英雄,都有他們各自的神話傳說在流傳。
羿神話
後羿射日羿是中國神話中的射日英雄。根據先秦古籍的記載,羿或稱夷羿(《 左傳 》、《 天問 》),或稱仁羿(《山海經》)。有關羿的神話說,堯做國君時,天空中出現10個太陽,把禾苗曬焦,百姓陷入饑餓之中,各種惡禽猛獸乘機危害人民。於是天帝俊賜羿壹張紅色的弓,壹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艱難困苦。羿下到凡間,首先把10個太陽射落9個,然後他又誅除猰貐 、鑿齒 、九嬰、大風、修蛇等兇殘的禽獸。最後到中原地方的桑林中捉住那頭為害最烈的大野豬。他將野豬肉蒸熟後奉獻給天帝,滿以為會受到嘉獎 ,哪知道天帝卻因為羿射殺了他的9個太陽兒子 ,很不滿意羿的作為。此外,還有羿射河伯,羿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等片斷的記錄,反映羿的另壹些活動和他的悲劇性的結局。《淮南子》還記載了民間奉祀羿做消災除害的宗布神。
嫦娥神話
嫦娥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話最為民間所樂道。
始見於《淮南子·覽冥訓》。神話說羿向西王母求得長生不死藥物後帶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 ,偷吃了不死藥,不覺身子輕飄飄地飛離地面,奔向月宮。嫦娥奔月的神話還見於較早的《歸藏》,但《歸藏》記敘粗略,只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藥奔往月宮做了月精,似乎還未和羿相聯系。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到月宮化為蟾蜍的記載,今本已無,顯示了人們對嫦娥從譴責到同情的轉變。魏晉六朝到唐代這段時期,人們對嫦娥的同情愈加發展,化蟾之類的古老傳說漸被遺忘。有些學者認為嫦娥即《山海經》中的常羲。
中國神話是遠古中國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是中國文
學童年時期的產物,多為口頭散文作品。中國神話豐富多彩按地域系統,大體可分為西方昆侖神話、東方蓬萊神話、南方楚神話及中原神話等。按所表現的內容,有關於天地開辟、人類起源的;有關於日月星辰、自然萬物的;有關於洪水和部族戰爭的;還有關於工藝文化的。這些神話在古代人的幻想解釋中多方面地說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類、民族的由來,呈現出中國古代人對天地萬物的天真美麗富有趣味的藝術想象。中國開辟神話在文獻記載中具有極強的幻想性。女媧是北方神話的開辟神,盤古則為南方神話的開辟神。女媧是摶土造人的始祖,盤古則以他巨人的身軀化生天地萬物。女媧煉石補天,挽救了壹個即將毀滅的世界,成為人類的再造神。圍繞女媧補天的神話,還有***工怒觸不周山等許多動人的情節。中國洪水神話漢族記錄最早,少數民族的則比較晚近,大體可分為南北兩大系統。南系洪水神話多有雷公出現,雷公為洪水的制造者,因而在神話情節中常常展開與雷公的鬥爭。北系洪水神話多與***工相聯系,***工怒觸不周山成為洪水泛濫的根源。後期記錄的洪水神話與兄妹婚型神話常常結合在壹起,而洪水後成婚的兄妹,又往往被說成是遠古的伏羲、女媧乃至盤古。這類神話的主旨在於表達“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的過程。它把洪水故事與血緣婚相結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義。關於鯀、禹的神話,塑造了中國古代兩位治水英雄。鯀在洪水滔天時竊了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被殺於羽郊,三歲不腐,孕育出壹位繼續平治洪水的禹。禹疏導河川,平夷山嶽,以更堅決的意誌,在黃龍、玄龜的幫助下,獲得成功,反映了古代勞動者征服自然的偉大胸懷。日月星辰神話,在古文獻記載中有巨人化生說和神生日月說兩種。在神生說中,羲和被認為是日月的母親;太陽又被想象成為可以浴於鹹池,登上扶桑,運動於水、樹之間的形象。太陽常常與烏相聯系,月亮常常與蟾蜍相聯系,在日和月的關系上,神話又往往以人類社會家庭關系加以說明,如把它們看成是父與母或兄與妹的關系。其他如誇父逐日、後羿射十日等,均與日月神話有關。中國古代神話散見於《山海經》、《穆天子傳》、《呂氏春秋》、《國語》、《淮南子》、《獨異誌》等古籍中。不僅記載早,品類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話,至今依然在民間口頭上流傳。由於流傳時間久遠,這些神話與古文獻上記錄的,在具體情節上有所不同,出現許多變異。特別明顯的是發生神話間的融合及地方化的現象。也有的融進壹些後世宗教的觀念。這些現在仍流傳不衰的神話,經過演變,自然不同於原始古典神話,但卻可以證明和補助文獻記錄的材料,實有裨於中國神話學的研究,特別是對弄清有關神話發展的古今形態具有重要作用。
上古傳說人物
盤古—盤古開天辟地 誇父—誇父追日 燧人(燧人氏)—鉆燧取火 女媧(女媧氏)—女媧補天、女媧造人 伏羲(伏羲氏)—伏羲造八卦 祝融(祝融氏) 神農(炎帝,後稷、神農氏)—神農嘗百草 黃帝(黃帝氏、軒轅氏、有熊氏) 嫘祖 —黃帝之妻,教人養蠶 蚩尤 刑天 倉頡—倉頡造字 堯 舜 禹—大禹治水 ***工—怒觸不周山 後羿—後羿射日 嫦娥—嫦娥奔月
道教神話人物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靈。 玉皇大帝 西王母 八仙
佛教神話人物
如來 觀音 閻羅 龍王 龍母
民間傳說人物
不少民間傳說都把壹些曾驅散瘟疫的將軍將領供奉入廟,所以他們都放進這行列中。
牛郎織女 竈君 媽祖 — Sam Po 黃大仙 譚公 車公 (又稱“車大元帥”) 侯王 洪聖
其他神話人物
孫悟空—%E5%9C%A3" class=innerlink>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 二郎神 沈香—劈山救母 托塔天王 哪咤 金咤 木咤 千裏眼 順風耳 雨神 風婆 雷公 土地(土地佬、土地公公) 河伯 城隍 譚公 北帝 必方 海若 玄女 比幹(財神) 鐘馗 王子喬 琴高
神獸和神怪
鰲 嘯天犬 巴蛇 鳳凰 吉光 鶼 精衛—精衛填海 鹔鹴 鵬 青鳥 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 龍王 伏藏龍 神龍 地龍 天龍 麒麟 貔貅 夔 鯤 僵屍 狐貍精 夜叉 年獸 牛頭馬面 蝦兵蟹將 瑞獅 饕餮 窮奇 梼杌 混沌 魈 魑 魅 魍 魎 鼉 睚眥 狻猊 狴犴 蒲牢 負質 螭吻(鴟尾,鴟吻) 椒圖 囚牛 嘲風
靈地/神仙界
玄圃 瑤池 扶桑 鵲橋 蓬萊 瀛洲 方丈 廣寒宮 天庭 瑯嬛
中國神話 - 研究與創作
神話壹、昆侖山的方位
昆侖山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曾是壹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經》、
《禹貢》、《水經註》對它都不只壹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帶有極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諸神的樂園;它方圓數百裏,高插雲表,雄峻巍峨。這裏有西王母的瑤池,有結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樹。
它既是中國的神話之山,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發端。古人尊昆侖山為“萬山之宗”,是“神聖”之境,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因此昆侖山在中國的神話與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這座在中國神話傳說與歷史文化中占據極其重要的高位的神聖之山竟然被我們的先民遺失了它的具體地點和方位,成了壹個難解的地理之謎!是我們的先民集體性失憶,還是它本來就不存在?難道壹座這麽重要的神聖之山在數千年的時間之河的沖涮之下竟然悄悄隱形?可是再看看《山海經》等書中所記載的其他地名,比如不周山、鐘山之類到現在不也壹樣眾說紛紜,令人莫衷壹是嗎!可笑的是,當初人們對這些神話傳說與歷史文化絲毫不加重視、不知愛惜與保護,甚至肆意、故意地破壞、踐踏它的存在,壹旦失去它的蹤影、感到它的珍貴之後,又根據對書中壹言半語的記載而按圖索驥,竟把這座當時位於天地之中、繁華奇麗的“神聖之山”考證到了古人極難涉足的西疆,考證到壹片荒涼冷酷的冰川雪原。我們真不知道先民們是怎麽膜拜這座自己從未到過、見過的聖山的。
神話中的昆侖山處於天地中心,處於大地的腹心部位,人類環繞在它的周圍,眾神居住於其上,還有宇宙樹等眾多神物。而現今的昆侖山我們的先民根本不可能在其周圍生活的。所以我們應知道,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昆侖山與現今我們所說的昆侖山絕對不是壹個相同的概念。
那麽這座古代先民所說的昆侖神山到底在哪兒呢?也許,我們要找到這座聖山,還它本來的面目,就應從古代先民所生活的地域去找,從神話傳說所可能發生的土地上去尋找它的蹤跡。
我認為,這座昆侖神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它就是位於富庶的陜西河渭平原上的“西嶽”華山。原因如下:
1、它南接秦嶺,北靠黃河與渭水,是中國大地遠古文明的心臟地區。華山地區自從遠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以及中國漢族的前身“華族”都是因為華山而得名。《尚書》裏已經就有關於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載有黃帝、堯、舜在華山巡遊的事跡。
2、炎帝黃帝的出生地都在此附近。它西是陜西,為炎帝族的發祥地,東是河南中原,正是古代神話傳說中黃帝軒轅族的發祥地。它夾在炎帝與黃帝兩大神話傳說中誕生地的中心地帶,自然有可能被這兩大部族當作壹座“天地中心”的聖山而對它膜拜與敬祀。
3、炎黃大戰、黃帝與蚩尤之戰的許多地點比如阪泉、涿鹿、常羊山都在華山附近,在這裏可以找到大量流傳下來的關於這些戰爭的傳說與古跡遺址。關於大戰在此地發生的種種傳說遠比將戰場移到極其遙遠荒僻的今河北涿鹿之地要更有說服力與可信性。
4、古代傳說中的堯舜禹所建之都也在此附近,圍繞在華山的北方與東方。
5、古代夏商周三朝的興衰、戰爭也多與此地有關。禹子啟所建立的夏朝被東方的商朝打敗後,被趕往西方,遷移到華山地區及其西部與北部;然後,在華山地區興盛強大起來的周朝再經過這兒征服了東方的商朝。周朝所建立的兩個都城也恰好位於華山的兩邊,似乎從另壹個側面也證明了華山在古代中國的中心地位。
雖然它過去雄踞於遠古中國的繁華中心,但後來戰亂頻仍,朝代更叠,各民族間遷徙不定,戰敗者文化湮滅無聞,有關他們的壹切神話傳說、宗教信仰也被破壞殆盡,戰勝者用他們本族的宗教信仰與神話傳說來代替了戰敗民族的壹切,於是中國才有了包括昆侖山在內的那些失蹤的山水、文化之謎。雖然如此,這些最為明顯的直接的理由,還是使我們相信,古代華山就是先民們神話傳說所說的昆侖神山。
二、五帝的譜系與順序
在這部小說中,對於五帝的家族淵源、世系關系,我拋棄了那種已經歷史化了的頭緒繁亂且多矛盾百處的諸種記載,采用了壹種更為簡潔合理的新的說法,以便於我們這部神話小說的敘述和中國神話體系的創建。如果不能打破那些舊有的紛亂記載的桎錮,跳不出那種歷史化的舊圈,我們將永難以建立壹種合理的神話體系,永難以有我們自己的神話史詩。
我們要想創建壹種神話體系,除了盤古開天辟地這壹條極為簡陋的神話材料以外,其他則難以幫助我們說明在它之前以及之後天地開創的任何情況。我想,壹部神話史詩它必須要有壹個開頭,有壹種後世諸神合理的正常的譜系,這樣才能便於讀者理清它的頭緒,明了它的脈胳與源流。有了這種合理的譜系,也才便於作品的敘述。所以,我想,要創建壹個合理的神話體系,就必須對原有的神話材料中有壹些取舍,使其有壹個創始的過程,才能作為我們神話敘述的基點。為了方便神話的敘述,我只能對人物的關系進行壹些必要的簡潔性的調整,我想這些都是必須的,否則任何人都將難以理清中國神話中的人物關系的這壹團亂麻。
具體諸神譜系與順序請參看本人書中的敘述。
希臘神話故事三、大禹的事跡
洪水神話是世界性的關於宇宙毀滅和人類再生的神話,
反映了遠古某個時期人類在遭到毀滅性洪水劫難之後,遺民再生,人類終得重新繁衍。有趣的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多是人類躲避洪水,被洪水吞嗜消滅;以色列猶太民族所傳下的《聖經》中也記載有上帝發下洪水滅絕人類,只有諾亞造出方舟這才拯救了世界各種生物。
中國古代關於洪水的神話傳說,多和治水相聯系。如鯀、禹治水的故事。諸如他鑿龍門山、軒轅山;通黃河、淮河;開三峽;理長江等,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之類。這些都是已經被歷史化了的故事,脫離了神話傳說的本色與樸質。由於它不符合當時社會生活與實際的特點,硬性編造出這種虛妄的故事,很難使人相信,更不用提使這類神話故事的流傳與推廣了。
相比之下,《淮南子?覽冥訓》中關於女媧的記載比大禹治水的記載就要稍為生動、有趣、具體壹些,從而也更有壹種神話故事的真實感與可信性。“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這裏說的女媧補天和治水的故事,還沒有發展到後來人們所說的大禹真的帶人去鑿山挖石,通江理河之壯舉。也正因為它沒有這種壯舉,也才使它更有壹種親和力,壹種生動質樸的神話之美。
故此,本人決不采用那種歷史化的故意使主人公思想品德超凡入聖式的寫法,盡力按照壹種神話傳說中他應該具有的樣子來去寫他的事跡,讓他回歸他的人性的壹面中來。那就是大禹決不是像壹個施工隊長,工程院士,而是壹個像女媧那樣的只是除去各種水中怪物的人類英雄而已。
中國神話 - 發展拓新
牛郎織女《昆侖之歌》是網友中華昆侖在2008年7月15日開始發表於百度、天涯、紅袖等網站上的壹部長篇中國古代神話小說。
這部87萬多字的中國長篇神話小說,沒有任何仙話,史話,佛話,玄幻摻雜於其中,是壹部真正的純神話作品。從此中國神話將結束它散碎蕪雜,不成系統的歷史,擁有壹部真正的史詩類作品了!
在這部76萬多字的長篇系列神話小說之中,作者盡力對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人物與事件進行了梳理,盡力使人物按照他們的時代順序,對事件則盡力按照它們與人物的對應順序,進行了壹些較為合理的排列。作者以諸神與人類的關系為主線,將神話傳說中的諸神與人類中的英雄作為輔線,將他們所經歷的壹些事情再按邏輯與時間順序壹壹排列寫出。
該書大致按照以下內容來寫:
壹、諸神與人類的誕生。主要敘述盤古、***工與地母昊英創造諸神與世界,女媧造人。
二、諸神的戰爭。主要敘述盤古化生萬物,炎帝朱襄與水神***工兩派神祗的大戰,炎帝朱襄取得勝利成為統治世界的天帝。
三、炎黃之戰。主要敘述精衛填海,炎帝與海神的沖突,炎帝朱襄與黃帝軒轅爭奪天帝之位的戰爭,最後黃帝軒轅成為新世界的統治者。
四、諸神與人類的幸福時代。主要敘述諸神與人類之間的愛情故事,如:牛郎與織女,董永與七仙女,棄、摯、堯、舜、後羿等人間英雄的誕生。
五、蚩黃之戰。主要敘述蚩尤與黃帝軒轅之間的戰爭,黃帝最終通過戰爭鞏固了自己的天帝之位以及蚩尤後代的故事。
以上主要是描寫以神祗的事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