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姓納的。
納姓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官吏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納人,是春秋時期周王室以及各諸侯國中的市官之壹,主要掌管征稅,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
與地方稅官不同的是,納人直接歸大司徒管轄,負責向各諸侯征收國稅,後在戰國時期地位急劇下降,因為各大諸侯國已經根本不大理睬周王室了。這在典籍《禮·雜記》中有記載:“納幣壹束。註:納,征也。”
在納人的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納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納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壹。
擴展資料:
遷徙分布
納氏是壹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近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壹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九十六位。
回族納氏主要分布在雲南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雲南通海回族納氏多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後裔,主要居住在納家營壹帶。
近代曾出過首屆“沙迦阿拉伯文化獎”獲得者納忠和《壹千零壹夜》的中文譯者納訓等文化名人。納氏後人秉承先輩遺誌,尊師重教,捐資助學成風。
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取得了累累碩果,例如在2006年的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納繼峰、納超洪、納微分別收到了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的入學通知書,納氏家族壹年就出了三個博士研究生。
百度百科-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