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是中國壹項古老的傳統技藝。用宣紙和墨汁把銘文和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復制出來,是壹種技巧。知道這門手藝的人很少,能達到專業水準的就更少了。拓片分為南派和北派,其中分支眾多,其中蘇派是南派的主要技派。如果沒有拓片,就很難看清廬山真面目,就成了“拼圖”。
中文名:拓片
拼寫:tà piàn
釋義:由碑文刻成的壹張紙。
種類:甲骨文拓片、秦漢瓦當拓片。
流派:傳統技藝
派系:南派和北派
銘文、青銅器等文物上印有其形狀、文字或圖畫的壹張紙。
《老殘遊記》續書第壹稿:“老殘問道士,‘西廊下那塊破石頭是什麽古碑?’道士回答說:‘是秦團,俗名泰山十字。這裏有拓片出售。先生們,妳們想要嗎?《魯迅致王正朔的書信》:“壹包拓片,* * * 67,也已於當日收到。"楊朔《泰山之巔》:"如果妳想捕捉歷史的影子,可以從朝陽洞的茶鋪裏挑選壹些泰山石刻拓片。"
拓片是記錄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壹。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民俗、文學、藝術、科技、建築等都可以找到有用的素材。拓片從廣義上講,就是在器物表面覆蓋宣紙,用墨汁記錄圖案和文字。數量和內容包羅萬象,如甲骨文青銅器、墓誌銘、摩崖造像、錢幣畫像等等。狹義的拓片主要指拓片。很多已經失傳、被毀的碑刻,因為有傳世的拓片,只能感受到原碑刻的內容和風格。比如漢代的華山廟碑,北魏的張宣墓誌銘,東吳的天庭神碑,唐代劉公權的宋托神碑,都是遺孤。如果沒有拓片,就很難看清廬山真面目,就成了“拼圖”。
拓印(拓片、拓片)是指用染料將堅硬表面上的文字、符號復制到便於攜帶的紙張上的技術。大部分染料使用墨水,現代壹般用鉛筆代替。具有高吸水性的宣紙經常被用作紙材料。
中國傳統拓片的主要拓片對象是石碑、甲骨文、青銅器上的書法文字和少量圖案。搓法不同。只需將紙蓋在刻有要展開內容的硬平面上,傾斜鉛筆頭,輕輕上色,就可以將圖文凹凸不平的部分復制到紙上。中國傳統的拓片程序要求先將石頭或青銅表面的圖形部分清洗幹凈,然後用清水澆透。濕潤宣紙,小拓片可用軟刷濕潤,大拓片可用毛巾濕潤。濕潤後,從上至下在搓面上輕抹宣紙,然後在濕宣紙上貼壹層幹宣紙吸幹多余的水分,固定好四角四邊,用刷子拍打宣紙,使濕宣紙緊貼搓面,再揭去幹宣紙。濕宣紙稍幹時,用槳蘸取適量墨水,輕輕拍打濕宣紙,即可臨摹描繪的圖文。宣紙和墨水在平板上晾幹或風幹後,取下四角固定,最後將宣紙取下。
摩擦型
甲骨文的拓片,甲骨文,是商朝在周朝寫的,也叫“文琪”、“契刻”,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風格。除了少數筆記外,大部分內容屬於當時王公蔔筮的記載。
秦漢瓦當拓片是古建築構件,有泥,不能展開,不像照片可以無限復制,增加了收藏的分量。
歷代磚擴大了歷代墓葬習俗和制度的變化,從秦磚到明磚,成為壹個系列。朝代越短,數量越少,越值錢,尤其是有文字和圖案的。
古錢幣拓片壹般體積較小,拓片的工具要精致小巧,成為收藏新寵。
硯臺是文房四寶之壹,硯臺屬於衍生品。硯銘的內容記錄了硯雕者、硯主、硯贈者、收藏者、鑒賞者的描述和感受,以及因硯、人、事而引發的感受。
中國畫像拓片指的是漢代遺留下來的畫像石、畫像磚和墓室壁畫,是繪畫和雕塑的結合體。漢畫拓片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其中拓片分為朱拓和墨脫兩種,以朱砂和墨汁為顏料進行拓片,呈現不同的色彩效果,而朱拓則多用於古代新出土的石刻。其拓片形式分為蟬翼拓片和烏金拓片。
這是數量最多的拓片,涉及歷代著名古跡,是今天書法臨摹的主要參考。
青銅器拓片青銅器拓片是指印在銅鏡、青銅器上的銘文和圖案的拓片。
拓片,即在器物表面貼上宣紙,用墨水拓印,記錄圖案和文字。
拓片是直接從原作打印出來的,大小形狀都和原作壹樣,是科學記錄的好方法。除了有凹凸紋的物體,這種方法還廣泛應用於甲骨文、金文、銘文、墓誌銘、古錢幣、畫像磚、畫像石等。
拓印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將石材表面清理幹凈,將待拓印的圖案或文字盡量清晰地刮擦幹凈,在紙上覆蓋適當大小的宣紙,輕輕打濕,然後在紙上覆蓋壹層柔軟的吸水紙保護紙面,用刷子輕輕拍打,使濕紙貼在物體表面,隨其圖案和文字上下波動。去掉覆蓋的那層紙,等濕紙稍幹,在粉撲裏蘸上適量的墨水,均勻地塗在粉撲表面,在突出的物體像上輕輕拍打,就形成了黑白分明。
延伸閱讀:嘉祥無量祠吳氏墓石刻
俗稱無量祠或吳氏的“前石室”、“左石室”,位於吳家林嘉祥縣紙坊鎮五代山北麓。是東漢吳氏家族墓前的吳梁、、吳班、石廟、雙闕的總稱。
其中,無量寺是吳氏家族墓葬雙闕三座石廟中最早的石雕裝飾畫。現保存石刻40余處,隸書銘文1069字,是壹組重要的、最著名的漢代祠堂石刻浮雕資料,有明確的年代。是漢代石刻書法中字形較小的作品之壹。清朝在這塊石頭上寫了壹段書法雲:“韓立小人甚少,尤其是小而精,多而精者。”。
據祠內石闕碑文記載,東漢末年,嘉祥吳氏世代為官。東漢建安、建安元年(147),吳氏在墓前建立吳氏祠堂,由石匠孟復、李、孫總等人雕刻,由壹位“能工巧匠魏”雕刻而成。建造它花了幾十年時間,至今已有65437年。
烏石寺的石雕包括石頭、石獅、墓碑和畫像。畫像的內容極其豐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東漢時期的社會狀況、風俗習慣、法律法規、宗教信仰等。從現實到歷史,從現實到想象,從社會實踐到道德倫理,幾乎涵蓋了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所有領域。難怪歷史學家稱烏石寺漢畫像石為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在金石學和漢畫像的愛好者中有壹種說法:
“全國漢畫看山東,山東漢畫看嘉祥。”
烏石寺漢畫像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碑漢畫像石。因其內容豐富、雕刻精美而蜚聲海內外,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人像文物。1961年被國家列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宋代以來,它引起了趙明誠、歐陽修等碑學家的註意,而自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也加入了這壹行列。
關於祠堂的結構,眾說紛紜。有人說祠堂由四個石室組成,前室是吳榮廟,後室是吳開明廟,左室是吳班廟,中間是無量寺。有人說祠堂由三間石室組成,即上述四間沒有後室。寺內有石闕、石獅、墓碑、畫像等。石刻中的浮雕早在宋代就已發現,宋代金石學家趙銘誠在《金石錄》和文學家歐陽修在《吉谷錄》中都有記載。後來經過多次洪水和泥沙淤積,石室被埋在地下。
清乾隆五十壹年(1786),進士世家黃易親自來此尋找。首次發現了漢碑、漢闕等三處石室。,後來又陸續發現了許多石刻浮雕。現在除了散落國外的兩塊石頭和運到濟寧保存的兩塊石頭外,還有壹對石闕和石獅,兩塊石碑,43塊石刻浮雕和壹個隸書碑文。
本文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