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肚子疼怎麽辦?

肚子疼怎麽辦?

[概念]

胃脘痛,簡稱胃痛,是指上腹靠近心窩處的疼痛。

這種疾病在蘇文被稱為“小心引起的上腹痛”。《荊嶽全書》稱“腹痛”;《壽世保元》稱“燒心”。按其病因病機可分為虛痛、氣痛、熱痛、寒痛、瘀血痛、食痛、蟲痛等。

古代文獻中提到的心痛、脅痛,也包括胃脘痛,但這種病要與真性心痛相鑒別,真性心痛常發生在左胸前胸,每次突然發作時疼痛劇烈,或疼痛難忍,如穿刺或胸悶。疼痛可蔓延至左肩或左臂內側,稱為“心痛透背”。嚴重時,如《靈樞絕病》中所述,“真的很痛,手腳清到關節,很痛,突然發病,猝死。”其預後和治療與胃脘痛完全不同,不應混淆。

《傷寒論》中,胸痹之脅痛與本病同,只是邪的性質和大小不同。胸痛的部位至少是心臟下腹部,這種病僅限於上腹部。前者為風寒內熱,水熱互結所致,後者多見於內傷雜病。

[識別]

常見綜合征

脾胃虛寒胃痛:胃脘隱痛,食之不盡,食欲不振,吐清水,喜壓溫,饑則劇痛,寒則食之稍減,寒則劇,肢冷,便溏,尿久。疼痛時輕時重,幾年都不會痊愈。嚴重者可伴有嘔血或便血。偏氣虛者,可見面色晦暗、消瘦、乏力、少食無光,甚至可見腹脹、久瀉、脫肛。舌質嫩,邊緣有齒痕,苔薄白滑,脈沈或弱。

胃陰不足引起的胃痛:上腹部隱隱灼痛,口唇幹燥,嘈雜饑餓,或餓而不食。可見幹嘔和打嗝,甚至窒息和惡心。大便幹燥。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或多。

肝郁氣滯型胃痛:主要臨床表現為腹脹,發作疼痛,兩側連,胸悶充血,久嘆,納差,噯氣酸,或嘔吐。大便不好。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食積胃痛:上腹部飽脹,疼痛拒按,胃內酸臭,食物和氣體的氣味令人作嘔,嘔吐後疼痛減輕。大便不好。舌苔厚膩,脈滑。

肝火灼痛胃疼:胃脘灼痛,痛急,痛拒按。喜寒惡熱,胃灼熱酸,口幹口苦,甚至嘔吐苦水,或吐血便血。易怒,便秘,發紅。舌紅苔黃,脈細。

瘀血阻滯防胃痛:胃脘痛,如針刺或刀切,疼痛局限時拒按,可同時見嘔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寒邪襲胃胃疼:胃脘痛劇烈,溫熱則減輕,疼痛常伴惡寒,或吐白沫,口不渴或喜熱飲。舌苔白,脈緊。

什麽樣的情況可以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