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滸後傳,哪壹個人的戰鬥力可以完爆盧俊義呢?

水滸後傳,哪壹個人的戰鬥力可以完爆盧俊義呢?

都頭與大家品讀了《蕩寇誌》(《水滸傳》續書,清代俞萬春著)第壹百二十回,徐槐成功請出徐和出山相助,並機緣巧合地得到了梁山地圖,開啟了攻打梁山大寨之旅。今天我們繼續品讀《蕩寇誌》第壹百二十壹回?六六隊大攻水泊,三三陣迅掃頭關?,看看後續發展如何。

情節簡介:戴宗回到山寨告知濮州前往東京的各處將弱兵微,大有可圖,但得知梁山被徐槐打敗後,大吃壹驚,又去宋江、吳用處報知消息。第二年春天,盧俊義病愈,與眾人商議攻打鄆城報仇,沒想到徐槐統帥曹州全府官兵搶先來攻打梁山泊,盧俊義等認為梁山泊是天險,官軍不足慮,於是派童威、童猛等前去迎敵,沒想到徐槐把軍馬分成三十六隊,陸軍、水軍並列,水軍放火燒蘆葦、陸軍用土填水泊,梁山兵馬失利,童威、童猛等均戰死,盧俊義親自引軍交戰也被打敗,只好退入頭關。徐槐等奪取水泊後,商議攻打頭關,徐槐早已得知梁山有壹坎離谷,直通頭關之內,韋揚隱和李宗湯先後前去探路,終於把坎離谷的路徑摸清。徐槐於是從鄆城調顏樹德前來,正面攻打頭關,卻令韋揚隱、李宗湯引兵從坎離谷悄悄進去梁山頭關內部,裏應外合,成功襲取頭關,盧俊義等只得退守二關,並將消息報知宋江。宋江慌忙從泰安返回梁山,並讓戴宗到新泰請吳用回來商議破敵之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蕩寇誌》封面插圖:六六隊大攻水泊)

都頭曰:本書從第七十壹回開始,到此回前已經寫過了整整五十回,梁山在與官軍的多次較量中雖然頻頻失利,但是梁山大寨從未受到過嚴峻威脅。而本回中作者安排徐槐等接連奪取了梁山水泊和頭關險隘,無疑在梁山的心臟上插了壹把尖刀。讀者讀到這裏,應該已經預料到了,梁山距離滅亡正式進入了倒計時,表面上梁山雖然還有濮州、嘉祥、泰安、新泰、萊蕪等幾個外郡,但隨著?老窩?梁山泊突然被襲,那些占領的其他地方已經悄然失去了意義。在《水滸傳》原著中,梁山最重要的天然屏障就是八百裏梁山泊,但在俞萬春眼裏根本就不值壹提,不僅如此,梁山的坎離谷反而被官軍所用,成功奪取頭關,想來也是壹種莫大的諷刺。說到這裏,我們還是先來聊聊本回中出現的典故。

此回出現的典故較多,主要有五個。

第壹個典故是官軍攻打梁山泊時,?鄭天壽截大刀坪,正悉力對付李宗湯,忽得燕順敗信,軍心大亂。李宗湯乘勢掩殺,是以鄭天壽又大敗。?範金門批道與燕順對煞,好筆力。筆意從左傳城濮之戰來。韋揚隱戰十字渡,因李宗湯而勝。李宗湯戰大刀坪,因韋揚隱而勝。五雀六燕銖兩悉稱,絕無偏輕偏重之虞。《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了晉國和楚國之戰爆發的城濮之戰,當時晉軍分為上中下三軍,楚軍分為左中右三軍,晉下軍首先沖擊楚右軍成功,楚軍於是加強對晉中軍和上軍的攻勢。晉軍偽裝後退,楚左軍中計追擊,所以對楚右軍潰敗並未理會,不料追擊晉上軍時,側翼暴露,被晉軍夾攻,因此楚左軍也潰敗,最終楚軍戰敗,僅存中軍。城濮之戰中楚軍正是因為右軍潰敗使側翼暴露最終導致左軍也敗,情形和小說中鄭天壽因為得知燕順戰敗而戰敗異曲同工,因此範金門說筆意借鑒了城濮之戰的典故。

第二個典故是梁山在抵抗官軍時,?頭領單康在岸上提著壹個鋤頭,十分兇猛。這邊軍漢,吃他壹鋤頭壹個,打死了七個,眾人都怕。經小將督領眾人壹齊上前,亂槍搠死,因此取得首級。?範金門批道用左傳文之鍇如墻而進意。這裏引用的典故出自《左傳》?文公四年?,當時造反者公孫翩追趕蔡昭公並用箭射他,蔡昭公逃進百姓家裏死了。公孫翩拿著兩支箭守在門口,討伐的人不敢進去。蔡國大夫文之鍇後來趕到,他說:?如墻而進,多而殺二人。?也就是說:?並排像壹垛墻壹樣往前走,至多只能殺死我們兩個人。?於是文之鍇拿著弓走在前面,公孫翩射他,射中肘部。文之鍇就殺死了造反的公孫翩,其實這個故事和俗語?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的意思差不多。小說中頭領單康很勇猛,壹對壹打死了很多官軍,但後來官軍改變策略,很多人壹起打他壹個,最終單康抵擋不住被殺死,和左傳中的故事相似。

第三個典故是徐槐準備冒險從坎離谷攻打梁山頭關,勸說眾將時說:?凡用兵之道,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實者責之。?範金門批道四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移作兵法,奇極妙極,蓋醫法、兵法實壹理也。《素問》,是中醫古籍中的經典之作,和《靈樞經》合稱《黃帝內經》。俞萬春在這裏把醫書中的話語當做兵法來用,有壹定的道理,因為有些事物是相同的,所以範金門在這裏稱贊這樣的移置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