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南崗街道的自然資源

南崗街道的自然資源

南崗街道是水稻、水果、蔬菜、甘蔗的生產基地,是廣州城郊農業商品生產基地之壹。種植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豆類、蔬菜、香蕉、柑橘、荔枝等。大米、水果、蔬菜等。種植面積大,歷史上有“番禺糧倉”之稱。

50-60年代以單壹農業經濟為主,種植業比重占80%以上。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單壹的農業經濟向農業、工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等多種經濟發展。由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的建設和大批中央、省、市企業的不斷發展,大量土地被征用,這條街道的耕地面積大大減少,從50年代農業合作化時期的37000多畝減少到2001年的6759.92多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由1984年的7000多畝減少到2001年的326畝;果實面積由1984前的10800畝下降到2001年的4610畝(以山地果樹為主);甘蔗面積由1984前的7228畝減少到2001的3畝;花生面積從1984前的367畝減少到2000畝,已經不種了。為適應城市需要,農業生產進行了調整,增加蔬菜生產,面積由1984前的3600畝增加到2001的27750畝(復種面積),成為廣州市蔬菜供應的基地之壹。農業收入從1.990年的481.5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61.2萬元,占農業經濟總收入1.1.655萬元的52%。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街的社隊企業規模都比較小。80年代以後,采取“築巢引鳳”的方式招商引資,使外資企業迅速發展,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發展。90年代初有鄉鎮企業94家,自營企業19家。90年代末的八五期間,南崗街道鄉鎮企業數量從1998年的1.94家增加到2006年的2536家,從業人員1.3872人,營業總收入1.21.37萬元。

2001年,南崗街道工業企業2536家,總產值122131萬元,總收入12213.7萬元,占全街道農村經濟總收入的72%(此數字包含部分第三產業)。

在國家劃分的40個工業大類中,南崗街道企業包含17個行業。其中產值較大的行業有食品、縫紉、塑料制品、電子電器、機電、家具、玩具、五金、建材等。博羅廟會:博羅廟會(又稱博羅廟會)的生日是農歷二月十壹日至十三日。生日的時候,15鄉的家家戶戶都包餃子或者包餃子。在壹些鄉鎮,來自香港、各省市的著名粵劇團應邀前來表演取樂。同時,他們還帶著宮中菩薩到各個鄉鎮,去南海寺拜見弘生王。建國以來,壹年壹度的馬球廟會年年有,但馱著菩薩、在各鄉鎮設立貢臺祭奠菩薩的做法已經消失。據統計,每年有超過65,438+萬的遊客到寺中拜謁洪聖王,焚香祭神。

春節舞獅武術隊:建國後,每個村都有舞獅隊。“文革”以來逐漸淡化,很多村子原有的舞獅隊都解散了。2000年,南崗街道仍有夏媛村醒獅隊和蒼蓮村醒獅隊。武術隊現在只在南崗村的倉頭和克莊有活動。

粵劇曲藝活動:1949年,夏媛村率先成立了娛樂團和話劇團,後發展為夏媛業余粵劇團。上世紀50年代,南崗街道的村落也從文化團體發展為民間藝術社團,有的還沿用著藝術團體的名稱。1978,碧崗村成立碧村曲藝社;1992年,廟頭村成立盛群粵樂社;1993年,分別在、沙步、南崗村成立了曲藝社和越樂社。到2001,南崗街道* *粵曲團有11個,參加粵劇、粵劇演唱活動的基本團隊多達200到300個。按照管理範圍和功能,南崗街道的公路分為國道、省道和地方公路。城市道路12條,公路縱橫交錯,公路裏程***35.7公裏。

到2000年底,已有“深圳南投”(南崗-南山)、“廣州-新塘-東莞”等省內長途汽車線路和10多條廣州公交線路經過南崗。廣海廟遺址

南海寺左側的廣海寺,原為休·傑克森的道場。這位老師姓梁,卒於和元年(約812)。傳說鎮海將軍獲三皈依五戒,使其不害眾生,保百姓。鎮海將軍是南海之神洪聖的國王。在寺廟的右側,有壹個受歡迎的視圖。晁烜派朝拜洪聖王的官員經常在此留宿。西邊有個“留夏閣”。寺觀崩塌於清末。

淩華廟遺址

淩華寺,位於伏溪鎮(今廟頭村)以北2.5公裏,原為禪師休怪的道場。叔叔有壹張紙條:“老師姓梁,住元和中學。過去,禪師們經常拜訪鎮海將軍,請他做珈藍神殿的國王。鎮海將軍不允許這樣做。此外,他還選擇了壹塊以錢俶為四角的土地作為寺廟(即淩華寺)。鎮海將軍是南海的廣利王。禪師曾經給廣利王三皈依和五戒,讓南海的廣利王不傷害生靈。原來的神廟已經被摧毀了。

華山寺遺址

華山寺在伏溪鎮(今廟頭村)西北2.5公裏處。滿山都是杜鵑花。方春,女人經常送她鮮花作為繁榮的象征。蔣英叔叔有句詩:“滿山紅花,壹簇佳人隨香風來。”原來的寺廟現已被毀。

寧貞觀遺址

寧在今廟頭村南海神廟西側。寧鎮觀的建築是當地統治者為前來朝拜南海洪聖王的官員提供住宿的地方。寧振寺以西,有1“留夏閣”。這裏風景優美,平日遊客絡繹不絕。原始視圖已被破壞。

古代海蝕遺址

廟頭村東2公裏處的南灣村有壹處古海水侵蝕巖崖。古崖高約五六十米,巖壁陡峭壯觀。“長”是明代與、詹若水、當地名人李敖風遊覽此崖時所題。

伏秀古運河遺址

古伏羲運河,古稱祿步角,位於南崗鎮沙步至廟頭村前。始建於公元12世紀初的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它曾被用作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對外貿易港口(福溪港)。將軍山唐墓

南崗鎮夏媛村將軍山海拔約150米。位於將軍山南坡腳下。唐代墓葬1座,頂部高出地表約2米。墓頂西側有壹棵大橄欖樹。墳墓建在山丘上的黃土裏。墓底用墓磚鋪成,底磚鋪成人字形,單層。然後四面鋪墓墻,四壁鋪雙角磚。高度約1.4米,墓頂呈拱形。墓磚青灰色,磚質細膩堅硬。磚面青綠無紋,長35cm,寬18cm,厚4cm。刀磚壹邊厚4cm,另壹邊厚2.5 ~ 3cm。

這座墓是早期被盜的。棺材和屍體都腐爛了,陪葬品幾乎被洗劫壹空。“唐三彩”只剩下三件,分別是陶俑、陶馬、陶駱駝、1銀簪,呈花形。古墓的具體年代難以考證。富余旭日

隋唐時期,逐漸發展起較為繁榮的集市——伏羲鎮。隨著航海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唐宋時期的府圩鎮(今廟頭村)成為壹個繁榮的市場,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福煦浴日”是宋元時期羊城八景之首。

佛吉嶺

黃浦區南崗鎮紅崗村、碧村矗立著壹座山,高約147米。它叫佛吉嶺,又稱銅鼓山或璧山。

明代時,關帝廟、文昌廟、金華廟相繼建在嶺中。山裏的古寺裏住著幾百個和尚和道士,占據了100多畝良田。清末已不存在。

丹水坑老十八景

丹水坑早在元代就是宗教旅遊勝地。那時候銅鼓山多山,江濤在山下翻滾,船只穿梭。當時根據記載和人們的傳說,有銅鼓石、仙人腳印、淡水石林、仙姑床、天南寶鑒、飛來石、桃花溪、花詩園、觀龍臺、笑佛狂歌、李堅石、審判。丹水坑風景區旅遊區

丹水坑風景區占地1.300畝,位於黃浦區南崗鎮紅崗村銅鼓山上。是穗東南總體發展規劃的樣板示範區,被列為廣州24個旅遊區之壹。古跡區被列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 ~ 2000年期間,主要歷史地段的壹期修復工作已經完成,娛樂區的建設也已完成。楊司將軍廟、財神廟和廣海廟雄偉壯觀,雕梁畫棟,青瓦飛檐掩映在郁郁蔥蔥的叢林中。有廣州最大的臥佛石佛——彌勒臥佛。丹砂井、謝二池、梅花尖、範河池、神巖池、麒麟端關、丹水仙源、仙源巖等丹水坑景區已恢復原貌。丹水坑景區於9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1995。

龍頭山森林公園

龍頭山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龍頭山有10多座山峰,最高峰海拔198.8米,是廣深公路(黃埔東路)往廣州方向的最高峰。

龍頭山森林公園總面積5028畝,林業用地面積3907畝,占公園總面積的86.2%,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有喬木、灌木、草本、蕨類、藤本等植物100余種,終年郁郁蔥蔥,還有較為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為75%。野花、奇洞、溪泉、鳥鳴、蝴蝶在山間飛舞,形成了壹個生態良好、野趣濃厚的自然生態區。文人吟詩作對的痕跡很明顯。

公園內有壹處古跡——龍頭古寺,建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就是寺頭和相鄰村莊的香火寺。它在日本侵華期間和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