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開礦和醫術。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魯迅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學開礦。這期間接觸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對他以後的思想具有壹定影響。除讀新書外,愛騎馬運動,敢於和旗人子弟騎馬競賽。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月,礦路學堂畢業。3月,公費赴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為日語學習速成班)。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剪辮。課余喜讀哲學與文藝之書,尤註意人性及國民性問題。
光緒三十年(1904年),4月,於弘文學院結業。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現東北大學)肄業,相識藤野嚴九郎。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課間觀“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刺激,決定棄醫從文。
擴展資料:
魯迅壹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小時候看到自己的父親因為疾病去世,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看到自己的父親在痛苦中慢慢死去,他便下定了決心,去學習醫術,去救那些飽受疾病纏繞的人們,幫他們能夠擺脫疾病的困擾,就此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
自此以後,他憑借著自己的苦心的學習,與鉆研,並且遠入日本去學習醫術,在日本留學期間,深得老師的厚愛,老師也覺得他是壹個可塑之才,便很認真的叫他醫術。
學習的過程很快就過去了,魯迅轉眼也到了能夠看清國事的年紀了,當他看到中國的發展,飽受其他列強的欺負,他才知道了,能夠挽救國人的,幫助國人擺脫欺負的,不讓他們受傷害的不是去醫療他們身體上的傷害,而是從內心去喚醒他們的意識,讓他們***同去救國,使中國能夠強大起來。
於是乎,他便棄醫從文,從日本返回了中國,開始了壹段屬於自己的光輝歲月,以筆為槍去戰鬥了起來。
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