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要姜太公的來歷

要姜太公的來歷

姜太公(約公元前1128-約公元前1015),本名呂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稱為太公望,後人多稱其為姜子牙、姜太公。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尚,商末周初人,字子牙,呂氏 姜子牙,壹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 姜尚之號為“師尚父”,世稱 呂尚畫像“姜太公”,漢族(華夏族)。

擴展資料:

虞夏之際,炎帝後裔伯夷掌四嶽,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子孫從其姓,呂尚乃伯夷後人,姜為尚之族姓。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窮誌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壹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六十,滿頭白發,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後竟遇文王,佐周滅商,成就功業。詩人陳誌歲《姜牙》詩曰:“兵權與奇計,何妨出屠酤。白發感知遇,壯心翻勝初。西伯得所望,君臣比水魚。人世重功業,貴謀民康如。得道伐失道,順勢但壹呼。”(載《江南靖士詩稿》) 

姜太公是齊國的創建者,周文王圖商、武王克殷的主謀、周朝的開國元勛之壹,齊文化的奠基者,亦是中國古代的壹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均尊崇其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認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