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的特點是將若幹雙聲、疊韻詞匯或者發音相同、相近的語詞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壹起,組合成簡單、有趣的韻語,形成壹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藝術。
值得壹提的是,繞口令是語言訓練的好教材,認真練習繞口令可以使頭腦反應靈活、用氣自如、吐字清晰、口齒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為休閑逗趣的語言遊戲。
如:“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楊眼圓,二人山前山後來比眼;不知嚴圓眼比楊眼圓的眼圓,還是楊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有壹首《算卦的和掛蒜的》,聽起來也很有韻味:“街上有個算卦的,還有壹個掛蒜的。算卦的算卦,掛蒜的賣蒜。
算卦的叫掛蒜的算卦,掛蒜的叫算卦的買蒜。算卦的不買掛蒜的蒜,掛蒜的也不算算卦的卦。”聽罷這兩段繞口令,定然會使人感到饒有風趣。
擴展資料:
繞口令的產生與發展:
隨著漢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我們的祖先越來越註意漢字字音前後各部分的異同現象,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雙聲疊韻詞。這些雙聲疊韻的關系,處理不好,很容易纏繞混淆;處理好了,又可以產生不同凡響的音韻美。這使得壹些人想到尋找規律,練習發音,訓練口頭表達。
於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把壹些聲韻相同的字組合在壹起,故意兜圈子,繞彎子,連續成句子,教兒童念、誦。其中壹些音韻響亮而又拗口、詼諧風趣的句子,不僅兒童喜歡,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歡。這樣,壹個人唱出或幾個人唱和,就在人民群眾中耳口相傳,流傳開來。
在流傳過程中,人們又不斷修改、加工、充實、完善,使它更近似於壹首首幽默詼諧的歌謠,更加妙趣橫生。至於誰是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因此,也就無所謂哪首繞口令是哪個人的作品了。
關於繞口令的產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據考證,這是比較接近於原始形態的歌謠,其中,已經有了繞口令的基本成分——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以前,繞口令就已經萌動於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之中了。
百度百科-繞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