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無德”是什麽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無德”是什麽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無德”的意思是:“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高層次的“德”不強調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壹個無德之人。

拓展:

語出自《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壹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