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會城區,有壹座具有傳統嶺南文化特色的盆趣園。
盆趣園就在新會博物館對面,走過古老的化龍橋就是盆趣園。
盆趣園雖小,卻是當年許多國家領導人視察新會時曾經來過的地方,也曾經吸引了竺可楨、田漢、周瘦鵑等科學家和文學大師對此賦詩撰文。
盆趣園的建築物屬於園林古式建築,內有曲徑,長木廊、涼亭、疊石、觀魚池……那壹派嶺南風格的建築,加上疏落有致的林木,雖然不算大,但處處皆景,步步設計用心,非常有韻味。
在回廊內漫步,每壹處既有扇形窗,又有四方窗的設計,這樣可以讓人通過不同角度觀賞園外景物,讓人能獲得更佳的視覺享受。
最喜歡盆趣園內的小水池,那池水清澈可見,裏面的水草歷歷可數。這樣的水草、這樣的水池不是很多見。
盆趣園雅致古樸,讓人心曠神怡。遊新會博物館的時候可別忘了順便來遊壹下盆趣園,壹定也會有所收獲。
新會博物館,在新會人民大會堂附近。
上次到新會博物館,不但下雨還遇到了周壹閉館,終於等到今天有時間去,也是下著雨,而且是原來晚上九點閉館的,又改成五點閉館了,於是只剩下十五分鐘的參觀時間,想仔細地看,又要等下次了。
十五分鐘遊新會博物館,只能是走馬觀花了。現在的新會博物館應該是重新整理過,以前記憶中有陳列的恐龍蛋,還有壹些文物都沒有陳列出來了。但是對於新會的歷史,本土文物陳列,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就比以前整理得更詳細,更有看頭。
我壹直認為,要了解壹個地方的人文和生活,去當地的博物館和菜市場,就是壹個很好的選擇。雖然江門本地的博物館都不是很大型,但多帶孩子去本土博物館,多了解本土地方文化,也是節假日壹個很好的去處。
逛完博物館,走過情人路,到新會的步行街,就會到達新會景堂圖書館,這間圖書館,讓我記起以前抄書的日子。
1925年創建,國家壹級圖書館,位於會城仁壽路。每次經過,都會進去看壹看,裏面書香氣濃濃。
裏面有報紙閱覽室,經常會舉辦各種書畫展的展覽廳,有期刊及電子閱覽室,愛心樹故事屋,圖書借閱,古籍修復室,自修室,還有視障人士閱覽室和少兒圖書借閱室等等,可以說老中青少幾代人都能在裏面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看壹下午的書,看完還要借書回家看。當時對許多書都愛不釋手,但去書店就未必買得到,於是就借書回家抄。
記得當時抄的第壹本書是關於敦煌的壁畫的,除了文字,還對各類的藻井和飛天圖案進行臨摹,那本書續借了兩次才抄完。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方法雖然笨,但還是會覺得很懷念。現在呀,連靜下心來看完壹本書的耐心都沒有了,更別說抄完壹本書了。
無戒學堂日更第1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