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世界八大文明體系的觀點是由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並載於其著作《文明的沖突》中。其中,文明體系劃分的基礎是宗教。
在這本書中,塞繆爾·亨廷頓以宗教為界將世界文明分為八大板塊,也就是現在世界上的八大文明體系。分別是: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東正教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佛教文明、非洲文明(可能)。
首先,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文明主要集中在西歐國家,這些國家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上帝”和“贖罪”的觀念深深融入日常社會生活,影響著壹個民族的文化發展。基督教有天主教和新教之分。比如法國以天主教為主,德國以新教為主。但兩個分支雖有差異,但基本教義相同,可以說是大同小異,所以還是統壹為基督教文明。
第二,伊斯蘭文明
伊斯蘭文明主要集中在阿拉伯國家。
第三,正統文明
現在正統文明的核心國家是俄羅斯。事實上,東正教起源於基督教。歷史上,基督教有兩個教廷,羅馬教廷和希臘教廷,希臘教廷位於眾所周知的君士坦丁堡。起初兩大教廷相安無事,但後來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潰,兩大教廷因為種種原因產生對立,最終分裂。希臘教廷自稱東正教,歷史上稱為東正教。東羅馬帝國所信仰的希臘教廷的基督教,改為東正教。
後來,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了俄羅斯。東正教文明的國家主要有希臘、土耳其、俄羅斯,其中土耳其部分地區屬於伊斯蘭文明。
第四,“儒家”文明/中國文明
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認為,中國和東南亞壹些國家屬於“儒家”文明,但在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現代哲學家王德峰看來,儒家思想不能歸為宗教,因為宗教有最高的“領袖”來主宰壹切,無論是基督之神還是伊斯蘭之神。
但儒家是個例外,儒家只是壹種構成中國文化的思想。所以,王德峰把中華地域文明稱為“中華文明”,而不是“儒家”文明。在這個問題上,筆者贊同王德峰教授的觀點,中國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稱之為“中華文明”。
動詞 (verb的縮寫)日本文明
日本文明是“孤獨”的文明。世界上唯壹的文明只有壹個國家,文明地區只有日本。
日本雖然在公元300年就開始向中國學習,學習了中國的儒學和中國的佛教,但並沒有帶走中國的道教,所以作為中華文明體系是不完整的。後來研究西歐,但保留了固有的民族思想。日本是壹個為不斷進步和生存而奮鬥的國家。它可以向任何民族學習,同時又是自己的,所以塞繆爾·亨廷頓稱之為“壹國壹文明”和“孤獨的文明”。
不及物動詞拉丁美洲文明
拉丁美洲文明起源於基督教和拉丁美洲土著宗教的結合,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
歐洲移民到達拉丁美洲後,主要在那裏傳播天主教,但拉丁美洲有當地的原始宗教,這些宗教結合起來產生了獨特的拉丁美洲文明。比如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就起源於這壹文明體系,與西歐國家和中國的文學形成鮮明對比,也成為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莫言讀了馬爾克斯的小說,開啟了新的創作之路。
七、佛教文明
佛教文明主要集中在印度等國。需要註意的是,佛教是無神論的,教義中有“佛經歷了人,人是未來的佛”的說法,即佛已經透徹地理解了眾生,眾生是尚未完全理解的佛,而釋迦牟尼也是人造的,意思是如來也是已經完全理解的人。這和其他文明不壹樣。
八、非洲文明(可能)
非洲文明之後加了“可能”二字。這是因為非洲能否被歸為文明體系還有待商榷。非洲各部落宗教差異很大,沒有統壹的文明地區。也許以後會生產,但目前很難下結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種文明的交叉和碰撞成為必然,“文化沖突”也不可避免。當固有的文化傳統受到沖擊時,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就中華文明而言,雖然我們不能批判塞繆爾·亨廷頓的認識,但按宗教劃分確實不完善。中國有很多各種宗教的信徒,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但中華文明仍然是中華文明。這個文明的窗口不是宗教打開的,而是文字打開的。
漢字和漢語體現了中華民族認識世界和與之相處的基本範式,是壹個文明的體現。所有代表中國文化的中文詞匯,都是世界上任何壹種語言都無法翻譯的,比如“緣分”、“愛”、“真”。其中,有根深蒂固的中華民族固有價值體系。
但是,世界上不可能只有壹種文明,文明的同質性意味著人類思想的消亡。所以還是那句話,面對文化沖突,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但也不能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