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的著名神獸都有那些?名字叫什麽,代表著什麽?

中國的著名神獸都有那些?名字叫什麽,代表著什麽?

鳳凰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亦稱“鳳凰”,其雄性叫“鳳”,雌性稱“凰”,總稱叫“鳳”或“鳳凰”。據《雨雅.釋鳥》所記載,鳳凰的形體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是壹個集眾多動物於壹身的神鳥,象征吉祥和永生。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它與龍並駕齊驅,被人們世代敬仰、崇拜,從而創造出豐富燦爛的龍鳳文化。

麒麟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決不是鹿,比鹿多了壹些零件和裝備。據說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獐子。牛的尾巴,圓的頭頂。卻只有壹只角。有的說麒是雄的,麒是雌的,形狀被描繪得略有不同。但據說麒的開頭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大戴禮·易本命》)這裏的“蟲”泛指獸類,猶如《水滸傳》的英雄叫老虎,是“大蟲”。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鹿本身便是獸中馴良者,有力、善跑,角有藥用價值,肉能食,制成皮革亦很珍貴,大有益於人。傳說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麽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麒麟,是中國自古傳說的仁獸,因為其是傳說之獸,所以關於其形象的描繪古來極多。《說文》曰:“麒,仁獸也,麋身牛尾,壹角;麟,牝麒也。”《漢書·武帝紀》顏師古註:

“麒,麋身牛尾,狼頭,壹角,黃色,圓蹄,壹角,角端有肉。”而流傳至今較為普遍的說法是:麒為雄,麟為雌,麋身,馬足,牛尾,壹角,角端有肉。而其出身也頗不平凡,《春秋運鬥樞》言“機星散則得麟生”,《春秋保乾圖》也稱“歲星散為麟”。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壹只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述異記》上說:“獬豸者,壹角之羊也。性知人有罪。”並說,上古時候臯陶管監獄時,對有懷疑的罪犯,就讓獬豸去辨認,凡是用角抵者就是真罪犯,不被抵者為冤案,放之。

《神異記》中也記載有:“東北荒中有獸如羊,壹角,毛青,四足,性忠直,見人鬥則觸不直……名曰獬豸,壹名任法獸。”過去設監獄均在城市之東北部,因獬豸出自東北大荒中。

執法者以獬豸為標誌在漢代就有了。

據《後漢書·輿服誌》雲:“法冠……執法者服之……或謂之獬豸冠。其(冠)梁上刻木為豸角,碧(綠)粉塗之。”說明獬豸這種獸是仁獸,不僅能辨別出罪犯,而且還能認出兩打架者中誰是無理者,確實代表了公平和正義。

正因為獬豸代表了公平和正:所以法院的法棰采用獬豸頭形獬豸槌壹槌定音,表明公平的裁決、正義者勝利。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軒轅本紀》有神獸白澤的故事:“(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壹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出生於東海流破山,其形狀如牛,無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壹只腳支撐,也叫獨腳夔。

夔是壹種惡獸,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

梼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壹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梼杌。”已然是壹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驗失敗核泄漏的產物。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壹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或壹年來數次,或數年都不來。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

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現在,都刻木像、造銅像或畫圖像,故現在畫雞於門上。

天祿、辟邪

天祿、辟邪是古代傳說中的種獸,似鹿而長尾,壹角者為天祿,二角者為辟邪,可攘除災難,永安百祿。古人把它們對置於墓前,既有祈護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為升仙之座騎。

天祿又稱“天鹿”,也稱“挑撥”、“符撥”,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與“天命”和“祿位”有關。

天祿,傳說中動物名。代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謂能祓除不祥,永綏百祿,故稱為天祿。《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復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鍾四,及天祿﹑蝦蟆。”或作天鹿。"

辟邪,傳說中的壹種神獸,似獅,有翼。《急就章》說:“射魃辟邪除群兇”。顏師古註《急就篇》雲:“射鬾、辟邪,皆神獸名”,多仝天祿,(又稱天鹿)對舉。《十州記》雲:“聚窟州有辟邪天鹿”。

辟邪和天祿是漢代沿起的鎮墓獸,辟邪頭上單角,天祿為雙角,兩者似獅,古人認為獅虎兇猛,可除兇祟,所以用這種神獸來看守闕門和神道。造型上,辟邪比較細長。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壹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征,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虬龍;無角者稱螭龍。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壹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對每壹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壹種符號、壹種意緒、壹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註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