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戰役就可看出雙方國力兵力的差異,魏國在東南防吳,北防烏丸、鮮卑,西防羌的情況下,仍能四道並進伐蜀,聲勢浩大;諸葛亮東聯孫權,南不留兵防蠻,西北結好羌兵,如此節省兵力,也只有壹出祁山時分兵而進,而且給趙雲的兵力很少,只作為疑兵使用。不過對於此戰,諸葛亮似乎很自信,因為《李嚴傳》記載“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諸葛亮還沒開戰,就已準備好明年攻魏了,好象此戰已經獲勝了。
諸葛亮自信是有原因的,對於魏國的進攻,諸葛亮早就有所發覺,並在建興七年底就開始準備了。他在建興七年十二月,築漢城於沔陽,築樂城於成固。這兩座堡壘成犄角之勢護住了漢中首縣南鄭的東、北兩面,正擋住了曹真、司馬懿兩路進攻的路線(而南鄭西面因為有天下聞名的陽平關所以就不必耗費再築城了)。諸葛亮也沒有堅守兩城,而是將主力屯於成固、赤阪,這樣他就可以自由應付曹、司馬兩路魏軍(當然也說明蜀軍兵力不足,不宜分兵抵禦);這壹行動就我的意見,表明了諸葛亮打算野戰,也表明了諸葛亮對野戰的自信心。而綜觀諸葛亮的屢次出兵,由他親自指揮的野戰是沒有戰敗的,魏將也沒有能戰勝他的;無論是陳倉之戰時的王雙,還是我接下來要說到的二出祁山時的司馬懿、張頜(武都、陰平之戰時的郭淮和五丈原之戰時的司馬懿根本不敢與他野戰;而壹出祁山時,馬謖同誌又是違亮節度,否則戰果或許要改變了)。諸葛亮采取攻勢時,魏軍基本上都采取了堅守、固守、死守的戰略,只有司馬懿吃過壹次苦頭,所以他在諸葛亮最後壹次出兵時,寧可裝女人也不出戰了。因此我很想看看魏國采取攻勢時雙方的戰爭,那時魏軍總不會千裏迢迢來堅守不戰吧(就如同看球賽壹樣,對攻戰才是最精彩的,防守戰就很乏味了);若天不下雨,不知會是什麽結果?很有懸念,只可惜老天爺不作美。
第五次戰役是蜀漢建興九年(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諸葛亮圍祁山(我私自稱為二出祁山)。《三國誌》《諸葛亮傳》上這場戰役只有短短二十五個字:“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給人的感覺就是:諸葛亮又無功而返了。但是,這二十五個字並不能完全反映這場大戰的真實情況,陳壽不敢詳寫這場戰役的原因是因為這時諸葛亮的對手由曹真換成了司馬懿——陳壽寫三國時的皇帝的爺爺,更因為皇帝的爺爺被諸葛亮大敗;陳壽雖然是優秀的史學家,但不會隨意拿自己的性命和前途當賭註,當然也不願歪曲事實,所以他選擇省略了壹大塊內容。
就如我前面說的諸葛亮早就在準備伐魏了,在建興七年春天攻下武都、陰平後就開始準備了,當中即使有魏國大舉來犯也沒有停止伐魏的準備;而且和壹出祁山不同,諸葛亮將後方的事完全放手,讓李嚴全權管理,自己則專心致誌伐魏。可以說在準備了兩年,又沒有後方政事來打擾的情況下,諸葛亮是要大幹壹場了。魏國這時也起了變化,大司馬曹真正生病,新的三軍統帥便換成了大將軍司馬懿。
戰爭的經過,我是參考裴松之引註的晉朝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以及《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基本上是抄錄《漢晉春秋》的,沒有什麽大的改動)。諸葛亮圍攻祁山,司馬懿奉命率軍抵禦,到達上邽後,司馬懿留費曜等率四千精兵守上邽,自己率軍去西救祁山。從這裏開始司馬懿先生的壹系列行為令我不解,而且有些啼笑皆非。
諸葛亮聽聞司馬懿到來,留兵攻祁山(我以為留的兵不會少,因為祁山的祁山堡是有名的易守難攻,所以諸葛亮分兵至少是對半吧),自己則率軍向東來找司馬懿。可是壹直到達上邽竟然都沒遇到司馬懿,而費曜等卻來迎擊諸葛亮(看來諸葛亮帶來的軍隊數量不足以嚇住四千魏國精兵,我想費曜等如此囂張不會是諸葛亮只帶了壹萬兵吧),於是諸葛亮順便擺平了費曜等四千所謂的精兵占領上邽(真輕松)(司馬先生在幹什麽?)(此戰蜀軍的戰果是得到了渭水上遊的天水郡重鎮上邽,所以諸葛亮最後壹次出兵可以直接出斜谷攻到郿西南的武功,因為他可以通過上邽順渭水而下運糧,不再需要打下陳倉了),並收上邽周邊的麥子補給軍糧(司馬先生究竟在幹什麽?),再向東走才在上邽東面碰到司馬懿,原來司馬先生是往東走的。我真是莫名其妙啊!!!!!司馬懿果然是高人,我這種智商是理解不了他的高深的謀略,真不知道要西救祁山怎麽會往東走?難不成司馬懿先生知道地球是圓的,所以打算繞到蜀軍後面夾擊?司馬先生遇到諸葛亮後斂軍依險,不打;諸葛亮不想再理這位“高深莫測”的司馬先生,回軍了。司馬先生又跟著諸葛亮要打(雖然好象是追趕,但按張頜的話卻是“進前而不敢逼”,只是保持壹定距離跟著,或許是毛主席的“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戰略吧,哈哈);等到“追上”諸葛亮後,司馬先生“又登山掘營,不肯戰”(我以為應該是諸葛亮停下來等或回頭迎司馬懿,所以司馬先生才慌忙登山掘營,依險固守)。等到手下的將官都覺得太窩囊,紛紛指責司馬懿膽小要求出戰,司馬懿才下令在五月辛已這天分兩路向蜀軍發起進攻(不會是用激怒兵將的計策吧,不過即使是,也似乎沒什麽用呀),結果是魏軍大敗(雖然我說的簡單,但這是雙方統帥的指揮能力、軍事才能的對比結果),司馬先生逃回大營繼續固守。按照《漢晉春秋》上所記,諸葛亮得到的戰利品是:“甲首三千級(是三千大大小小魏軍軍官的首級!!!),玄鎧五千領(這可不是普通士兵穿的),角弩三千壹百張(光看這些數據就可推測魏軍的兵力了)(這場戰役在《晉書》中的記載反而變成司馬懿大敗諸葛亮,斬蜀軍萬余人。我以為如果真是如《晉書》所寫,那這是場可以媲美街亭之戰的大勝利了,陳壽在《三國誌》的魏書中不可能不記載,而《漢晉春秋》的作者習鑿齒是晉朝人,應該不會、也不敢故意把司馬懿的勝仗說成是敗仗。因此我認為房玄齡等人的這段記載參考的內容可能是晉朝官方美化過的記載,不可信。而司馬光等人的看法或許與我壹樣,所以《資治通鑒》是采用了《漢晉春秋》的記載而不用《晉書》的記載。)。
我認為,二出祁山諸葛亮的實際作戰能力、軍事指揮能力應該得到肯定了。交戰雙方的具體兵力是多少,我沒有找到具體的記載,但是從魏軍將官們認為不出戰是恥辱以及費曜等四千兵就敢迎擊諸葛亮來看,蜀軍兵力應該不多,而司馬懿的兵力肯定是多於諸葛亮的甚至是數倍。另外裴松之引註了《袁子》的話“亮率數萬之眾”(袁子又說諸葛亮用兵“止如山,進退如風”,古之帥才、將才有幾人能被如此形容?),以及吳國大鴻臚張儼的《默記》中《述佐篇》論諸葛與司馬的文章,其中提到 “提步卒數萬”、“兵不滿五萬”(四萬多兵士,而且兵種基本只有步兵)。我以為,袁宏是晉朝人(是司馬氏坐天下時的子民),張儼可以說是與諸葛亮同時期的吳國人,兩人都即不是蜀國人又不是魏國人,所說的應該比較客觀(另外裴松之註引的郭沖的第五事中說司馬懿有兵三十余萬,諸葛亮只有八萬,雖然郭沖說的五件事就都如裴松之所駁的壹樣不太可信,但郭沖是西晉初年的人,與他談論的又是司馬懿的後代扶風王司馬駿等人,所以這兵力的數目或許還是可做參考的)。所以我以為諸葛亮六次戰役中帶的兵應該在四萬到八萬左右,傳說的“十萬兵”可能是虛張聲勢的“號稱”或是魏國的誇大(劉備大舉親征東吳的兵力也只有八萬余人[我根據的是《劉曄傳》中裴松之引《傅子》的記載。這是交戰的蜀吳兩國外魏國大臣劉曄說的話,應該比較符合事實],而且是全軍覆沒,留給諸葛亮的會有多少呢。另外根據《後主傳》中裴松之引《蜀記》的記載,蜀國滅亡時全國也只有“帶甲將士十萬二千”[雖然姜維屢次攻魏以及漢中失守可能損失了不少,但姜維損失的最多二三萬,並且應該也有所增兵彌補;而劉禪沒聽從姜維的意見增加漢中的守備兵力,那漢中兵力最多應該在壹二萬左右,所以總***損失最多也不過四五萬],諸葛亮時期的兵力應該也差不多,所以諸葛亮不可能帶兵十萬。四萬多的說法我以為最為可信,以此推之,蜀軍除去留攻祁山的部隊外,與司馬交戰的兵力最多不過二至四萬)。魏國的軍隊有多少,我以為決不會少於蜀軍。壹出祁山時曹叡帶兵五萬鎮長安,曹真、張頜有多少兵雖無記載,但曹真奉命都督關右,張頜奉命督諸軍,兩人相加的兵力也不會少,所以總***至少也有十萬左右;司馬懿的兵不會有三十萬那麽多,不過他是在最後兩次與諸葛亮交鋒的,魏國對蜀國的警惕度都是超過前幾次的,而且在二出祁山之戰中遭遇如此慘敗後仍有足夠兵力固守並在諸葛亮撤軍時追擊,兵力應該也不在十萬之下。在兵力有不小差距的情況下,讓敵人不敢交戰只能固守,或只要敵人與他交戰,就能戰勝敵人的人,還是指揮能力有問題的人嗎?還不能被稱為優秀的軍事家嗎?難道壹定要去用所謂的“奇謀”去冒險才算優秀的軍事家,才算是指揮能力優秀嗎?我有點疑惑某些論點。
本來二出祁山是有大作為的,但這時蜀國後方出現了問題,李嚴派人通知諸葛亮說因為大雨不斷,難以運糧,所以讓諸葛亮趕快撤軍。諸葛亮聽說糧草難以運達,就撤軍了,並在途中設伏將追擊蜀軍的張頜擊斃(說說輕松,做起來可難,張頜是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雖然《魏略》中說他本不想追擊,是司馬懿強令追擊的,但即便如《魏略》所說,張頜也不是會輕易中伏的人。而且三國時使用防止敵軍追擊的埋伏之計的人很多,但我沒看到有誰能擊斃敵軍帶隊將領的,只有諸葛亮兩次擊斃敵軍帶隊將領[王雙、張頜]。我以為這說明設伏的人了不起,這並不是沒有指揮能力和軍事才能的人所能做得到的,也不是壹般的將才所能輕易做得到的)。
可是等諸葛亮在撤軍的途中,李嚴卻又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並且上奏後主說諸葛亮是“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李嚴是 “欲以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而《資治通鑒》上說李嚴“又欲殺督運岑述以解己不辦之責”。我認為李嚴的表現說明:1、軍糧是充足的(李嚴自己也說了)。2、下大雨或許有些影響運糧的時間或人力財力,但沒有到李嚴所說的難以運糧(所以李嚴要殺運糧官岑述滅口)。這兩點都是馬上可以查出來的,所以李嚴在乘諸葛亮回來之前,忙不叠的先為自己開拓,然而李嚴的方法太笨拙,諸葛亮壹出示李嚴寫給他的信,李嚴就不能自圓其說了。我真不知道李嚴為什麽這樣做,而且方法太愚笨(我猜測是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劉備托孤的重臣,劉備給二人的分工是李嚴管軍事,諸葛亮管政事,現在諸葛亮卻壹手全抓了,李嚴或許已經有些不平衡了,再加上諸葛亮二出祁山節節勝利,大敗司馬懿,眼看要成大功了,李嚴有些嫉妒了,嫉妒的人做事往往是不顧後果的;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是壹家之詞,究竟如何只有李嚴自己知道了)。
我這裏又要扯遠話題了,大多數朋友都說諸葛亮不會用人,而首先提到的必是馬謖。不錯,用馬謖或者沒有正確使用馬謖的確是諸葛亮的過失,但人不可能沒有過失,我以為即便是用人頗受肯定的劉備也有用人不當,譬如這李嚴。李嚴真有才能,這不否認(馬謖也有才能,也不能否認),不過他在運糧這件事上的表現卻像個笨蛋(我覺得他的借口就象是小孩耍賴,不象是有頭腦人做的事),我以為光從這件事來看,李嚴也是個言過其實的人,劉備也是用錯了人(按《李嚴傳》中諸葛亮的上表來看,李嚴還曾經兩次在諸葛亮出兵前留他鎮守後方時,乘機要挾諸葛亮,要求升官加權;此人如此不顧國事只重名利,玄德真是看錯人了);而李嚴這次讓蜀軍在大好情況下撤軍,從某種意義上說和馬謖的過失是壹樣的,區別在於馬謖使蜀軍潰敗,而李嚴只是使蜀軍放棄了有利的形勢;不過李嚴是有意讓蜀軍撤軍,馬謖的願望並不是讓蜀軍敗退,性質又有不同。所以我以為老抓著諸葛亮的壹次失誤批評他,對諸葛亮是苛刻、不公平的(諸葛亮對李嚴的重用不僅是李嚴的確有才能,更因為相信劉備;而或許因為馬謖的原因,諸葛亮更加堅信了劉備的識人能力,二出祁山時諸葛亮完全將後方的軍政兩方面大事都交給了李嚴,交給了劉備看重的人,自己壹心壹意去作戰。可是結果很讓人失望,正是這個劉備重用並用來幫助諸葛亮的人,使諸葛亮的北伐大計又壹次破產了。我認為正是因為李嚴的低級行為使得謹慎的諸葛亮更謹慎,使得諸葛亮更加不敢放手權力,也使得諸葛亮感到了茫然無助,在最後壹次出兵時他不得不即管前線又顧後方,“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直至累死;諸葛亮之前雖然操心卻還不至於此。所以我以為諸葛亮累死很大原因是李嚴)。
其次大多數人認為諸葛亮沒有選拔出什麽人才,對他的用人能力有所質疑。我以為三國鼎立後,三個國家都沒選拔出什麽特別的人才,所用基本上是老臣舊將的後代。我認為這是因為當勢力形成壹定規模,局勢進入相對穩定的情況後,當權者幾乎就沒什麽機會接觸中低層的人才了,就不太可能出現劉備得關張的情況了;而得到人才的另壹主要途徑是通過大臣的推薦,但這時的有權力向當權者舉薦的大臣也很少接觸中低層的人物,多只能接觸同是達官貴人的子弟親屬(達官貴人的公子很少有真正的人才吧,只能相對而言或有人才,如陸抗、鐘會之類);另外所謂的孝廉之類的推薦,多數也演變為推薦官宦子弟以博取上司的歡心這種情形。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不太可能出現司馬徽談臥龍鳳雛,荀彧舉郭嘉,周瑜薦魯肅等的情況了;而所謂的亂世出英雄也就是這個道理吧,歷朝歷代都是如此(許多英雄都只是中低層的人物,曹操勉強只能算是中層人物;劉備雖是皇親實際卻只能是下層人物;諸葛亮隱居時,是壹個二十多歲從沒任何工作經歷,只在家務農的人,雖有個當官的哥哥也只能算下層人物吧)。再加上人們口中的人才多指打仗的人才,而三國鼎立後,戰爭減少,這些作戰人才也就沒有什麽表現機會了(若非姜維屢動幹戈,鄧艾的才能只怕就埋沒了),所以也就很少能發現什麽軍事人才了。諸葛亮提拔的蔣琬、費祎、姜維、鄧芝、王平等等都是不錯的人才,只是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罷了。所以批評諸葛亮不會選拔人才是不客觀的,我認為歷朝歷代到了中後期(不少還是初期)就沒什麽人才了(即便有也是偏向政治型人才而非軍事型人才),這是選拔人才的機制問題、是相對穩定的政局的通病問題,並不僅僅是某個當權者的能力問題(要知道兼備文武者到底不多,我認為文武兼備有兩種理解方式,壹是政略、將略兼備之人,二是策略、武略乃至大局戰略等兼備之人。前者[其中的將略可等同於後者]可稱為廣義的文武兼備,後者則是狹義的文武兼備即所謂的帥才。我以為三國時期可稱得上狹義文武兼備的只有曹操、周瑜和諸葛亮,魯肅、陸遜之流勉強而已,張遼、呂蒙、關羽之流還夠不上,最多稱為將才;而稱得上廣義文武兼備的,綜觀三國只有曹操和諸葛亮,周瑜、魯肅沒有政績,東吳壹定要弄個代表的話,那陸伯言勉勉強強。我認為不是要文武雙全才算人才吧,只要有壹技之長皆可為人才。不過以上僅僅是我的個人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不必氣急)(象天變我這樣喜歡亂發表議論的人,壹定不會被諸葛亮欣賞的,只會像廖立、來敏等人壹樣被諸葛亮處罰了吧)。
第六次戰役是蜀漢建興十二年(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經過兩年的準備,兵出斜谷,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懿對於渭南,並約吳國***同發兵(我私自稱為最後壹戰)。司馬懿經過上次慘敗的教訓,這次寧死不戰,想等諸葛亮糧盡;但是諸葛亮因為運糧不方便,就“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我以為司馬懿這次又失算了,想等諸葛亮糧盡,而諸葛亮卻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把渭水作為蜀魏的邊境了(真正的蠶食)。而司馬懿卻只有等,毫無退敵的對策。只不過由於諸葛亮過於操勞而病逝,才沒讓司馬懿出醜。
此戰雙方幾乎沒有正面交戰,唯壹的近距離接觸只能算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司馬懿率軍追擊,蜀軍“反旗鳴鼓”作出反擊之勢,司馬懿就急忙退兵了,當地的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諸葛亮在敵國的威懾力壹覽無疑,能讓敵人懼怕到這樣,中國歷史上能有幾人?(司馬懿老奸巨滑,膽略過人,怕過誰了?當然除了諸葛亮)(就如我前面所說,對手的反應才是最客觀真實的反映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布置的軍營遺跡後感嘆:“天下奇才也!”我以為這是司馬懿不經意間流露的真情,司馬懿壹生在軍事上都沒有其他的失敗,而且對其他對手都遊刃有余、輕松搞定,只除了對抗諸葛亮;只有諸葛亮讓他慘敗,讓他束手無策,讓他在手下將領面前威信降低(部下的將領竟然會紛紛當面指責主帥,可見主帥的威信)。我以為從司馬懿歷來的表現來看,他是個充滿自信的家夥,而且是個攻擊型人物(無論是得漢中後勸曹操進壹步攻蜀和曹操議遷都時建議聯吳破關羽,還是滅孟達和平公孫淵都表明此人自信、長於攻擊、喜歡攻擊),然而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的自信心明顯不足,而擅長的“攻擊”在第壹次是慘敗,在第二次是不敢使用,這應該也能說明諸葛亮優秀的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吧。
或有人說司馬懿或魏國采取守勢等諸葛亮糧盡是正確的策略,然而我仔細看看六次戰役中只有陳倉之戰是諸葛亮準備的不多,只不過壹月左右就糧盡而退;而二出祁山之戰,雖然是“糧盡”而退,但其實卻是李嚴的謊報情況,嚴格說是蜀國內部發生矛盾,而非糧盡(況且李嚴謊報的是運糧不便,而不是糧草不足);至於其余四戰中除去蜀漢防衛戰是防守戰,其余三戰都沒有記載有糧草問題(至少我還沒找到),尤其諸葛亮最後壹戰就更無缺糧的情況(最後壹戰從諸葛亮在魏國境內屯田長駐、結好百姓並不急於進攻來看似乎有些象劉備在葭萌關“厚樹恩德,以收眾心”的情形。而魏軍則仍需從後方運輸糧草,壹百多天的對峙,魏國消耗的人力物力將是巨大的,繼續相持下去,痛苦的是哪方?各位以為如何?)。所以我以為蜀軍的糧草應該是充足的,只是蜀道艱險運輸不便。而魏國的防守戰略並不是十分理想,並不是象不少人說的是正確的戰略,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只有陳倉之戰,但那不是諸葛亮準備充足的大舉北伐,而不過是壹場疏通道路的速攻戰役。而魏國擁有十倍於蜀國的國力,在面對只帶數萬軍隊的諸葛亮,不但不能剿滅他,還由他自由來去,只能用大量的軍隊死守、固守,而諸葛亮壹撤軍就大歡喜相慶賀,卻不敢如張遼追擊孫權那樣逼迫諸葛亮以取得勝利(雖有兩次追擊,但都是追擊的主將被OVER了)。
諸葛亮逝世後,還有魏延的問題。我這裏不想說魏延與楊儀二人誰是誰非,而想談談諸葛亮為什麽不讓魏延當接班人。這當然不象是《三國演義》中說的諸葛亮看出魏延遲早要造反,而是魏延的性格及為人行事所決定的。我以為諸葛亮是重用魏延的,在諸葛亮當政期間魏延可說壹直是武將中的重要人物,無論是官職還是倚重程度(而我以為魏延因“亮制而不許”就“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貶低當權者這可是大忌,我認為因為是諸葛亮才不計較,換成別的當權者或許魏延早就受罰遭貶了;廖立等人貶的不是諸葛亮)。但是為什麽諸葛亮不讓魏延接替他掌兵權呢?我以為這是因為諸葛亮對關羽失敗的了解,或許諸公要說這與關羽有什麽關系?我就先和大家看壹下《魏延傳》對魏延的描寫:“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再看壹下《張飛傳》中對關羽的描寫:“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魏延不是活脫脫又壹個關羽嗎(兩人都勇猛、善養士卒而且同樣的心高氣傲看不起別人)?關羽失荊州喪命,正是由於心驕氣傲,再加上和同僚的關系的不和睦(糜芳、傅士仁等是使其失荊州的原因之壹,劉封、孟達等是使其被擒喪命的原因之壹),這點諸葛亮自然非常明白。再看魏延,性格與關羽壹樣,能力即使比不上關羽但也應該差不到哪裏去;但他與同僚的關系卻比關羽更差:楊儀、費祎自不必提;董允、蔣琬或許是因為平常魏延桀驁無禮、狀似不臣(想想連權傾朝野的諸葛亮也敢指責,有什麽話他不敢說?)而且關系也不睦才“保儀疑延”;甚至同為武將的姜維、王平等也不願站在他壹邊;種種可見魏延的群眾關系了,這樣的人當權的話,諸公認為後果會怎樣?有關羽的前車之鑒(諸葛亮壹定記憶深刻),諸葛亮放心的下嗎?
我曾看到有人說諸葛亮不能調和楊儀魏延的關系,是諸葛亮的無能,我認為此話過激了,這是雙方個性使然,諸葛亮最多只能勸服或壓服,主要還是要兩人克制自己與諒解對方(再說魏延也明顯不只與楊儀不睦)。張遼、樂進、李典三人按《李典傳》上所說“進、典、遼皆素不睦”,最後是他們自己以公事、大局為重相互合作,並非曹操的幹預;同樣是上級的命令,張、樂、李三人能因公廢私互相合作,而魏延則違抗不遵(魏延雖然前半段說的冠冕堂皇,但更主要是他認為是給楊儀斷後才不肯的,我以為這正顯示了是他私心在作怪,他斷後掩護的是蜀軍全軍的安全撤退,而他偏偏要看成是他與楊儀之間的事,可謂公私不分),光從這點看魏延明顯不如張遼等人,不足以委大任。另外東吳壹面的周瑜、程普也是壹例:按呂蒙的說法,周、程曾不睦到了“幾敗國事”的地步,但後來也不是孫權的幹預,而是周瑜用自己的才能和氣度征服了程普,這才是大將之風;魏延不能以自己的才能折服楊儀,還曾拔劍要砍楊儀,與壹書生動粗,毫無大將風範,這也顯示魏延不足以委大任。(諸葛亮遺命退軍,我以為是正確的。因為諸葛亮在軍中的威信絕對不是魏延所能比擬的,這從魏延雖“善養士卒”,但他不遵從諸葛亮遺命,於是“軍皆散”就可看出。那麽諸葛亮的病逝對軍心的動搖、對士氣的打擊也不是魏延所能穩定的,所以我認為魏延想繼續領軍作戰是過於肯定自己的能力而沒有客觀的分析軍情,在我眼中魏延常說此類盲目自信的言語)總之魏延的結果雖然冤枉、可惜,但歸根結底就如陳壽評論的壹樣“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綜觀六次戰役,多數批評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人,主要就是認為他頻繁出兵、勞民傷財,沒有戰果。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將六次戰役(或五次)都看成是北伐,把諸葛亮並非北伐的戰役也當作北伐來看待,那自然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了。
首先關於頻繁出兵、勞民傷財,我前面就分析過了,第二、三次都非北伐,雖然出兵時間緊湊(建興六年十二月、建興七年春),但都規模不大,準備不多,耗費也不多(第三次又是賺的);稱得上北伐的只有第壹、五、六次,而三次的發起時間分別為建興六年正月、建興九年二月、建興十二年二月,很有規律的是相隔三年壹次,所以並非是毫不準備、窮兵黷武的亂打(比起當初割據中原地帶的曹操等小諸侯的幾乎年年征戰來說,不算多吧)。而按陳壽的話:“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這是勞民傷財的人所能得到的愛戴嗎?其次關於戰果我前面也說過,陰平、武都之戰可說是輕松完勝,幾乎可說是兵不血刃取得二郡;二出祁山不但占領渭水上遊的天水重鎮上邽等地,而且重創了魏軍主力。或許有人以為這樣的戰果太小,但我以為他們過於高要求了,曹操花費了二十多年幾經艱險才統壹了天下的三分之二,難道要諸葛亮在短短五、六年內就動搖曹操二十余年的基業?這就是所謂動口容易動手難,站著說話不腰疼,此時已不是軍閥混戰時期了,象曹操在最後十年裏也沒能有什麽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