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的拼音:fú sāng。
扶桑原指神木,《淮南子·天文扶桑訓》記載:“日出於腸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 , 是謂晨明。”扶桑壹詞最早出現於古籍《山海經》:“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壹日居上枝。”在這裏,扶桑主要是作為壹種植物代指而出現。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記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余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此書中,扶桑是壹個地理位置的象征。
近代,自梁啟超起將日本與扶桑聯系在壹起至今。另外,在日本平安時期的民間歷史書有《扶桑略記》等。 史書上還說扶桑國人以扶桑果實為食,以樹皮績布為衣,以扶桑皮為紙。扶桑國按照方位來說,相當於日本,因此後世就用扶桑作為日本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