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祠堂的文化內涵

祠堂的文化內涵

祠堂的文化內涵

 祠堂的文化內涵,很多人的老家都有祠堂,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以下分享祠堂的文化內涵。

祠堂的文化內涵1

 祠堂,在古代又稱“家廟”是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的壹種古老建築。在歷史上它是家族議事、供奉祖先、繼承傳統、團結家族的壹個重要的聚集場所。

 在現代,祠堂文化作為壹個地方的文化基因是獲得文化歸屬感與***享感的直接媒介,對於大眾的文化認同和歸屬及農村基層的文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也是很重要的壹筆傳統文化遺產。

 祠堂文化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高峰。

 祠堂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從服務於多數歷史朝代“孝道治國”的大政方略。盛世修誌,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榮也是側面反映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現實。

  祠堂文化的三大意義

 教化意義:祠堂,以宗族血緣為基礎,建構的目的是通過對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強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興旺發達,通過祠堂之築、堂號堂聯、儀式活動、配以宗譜家譜的修訂和族規民約的制定嚴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脈源流關系,達到明彜倫、序昭穆、正名份、辯尊卑的目的,向後人宣傳了以孝悌忠信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對父母、子孫對祖先的孝道。

 規範意義:指祠堂文化對族眾中每個成員的行為方式所起的約束作用。

 維系親情意義:指祠堂文化起著統壹族眾的行為與思想的作用,使社會生活保持穩定,使族眾群體內所有成員保持向心力與凝聚力。

祠堂的文化內涵2

 祠堂文化指的是以祠堂為中心的傳統文化,既是權利的網絡空間,更是個多維的文化空間。以同宗同族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獲得文化歸屬感與***享感的直接媒介,對於海外移民與祖國家鄉的關系,對於海峽兩岸的文化認同和歸屬,具有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

 祠堂文化與書院文化、家廟族府、地方廟宇文化等建構起地域性文化的立體形態。

 祠堂文化讓身在異鄉的海內外宗親記得住鄉愁,是海內外宗親扯不斷的根。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系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系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鄉風文明建設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著壹個家族的祖先,蘊藏著壹種質樸的精神動力。

 祠堂,不單是維系海外鄉親與本土血緣關系,同時也是給鄉親以及所有後代子孫了解祠堂文化,了解當地文化發展史的壹個重要載體。祠堂,可以說就是壹個民俗博物館,又可以說是壹部家族變遷史。

祠堂的文化內涵3

  壹、祠堂是什麽呢?

 祠堂是舉行祭祀的建築場所,是我們追慕先祖的地方。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根深才能葉茂,祠堂澆灌家族的根,澆灌祖宗,禮敬天地。這就是祠堂在深層次的自然實質意義。

  二、祠堂的出現

 在宋以前,華夏守禮延續的是禮經。宋代的.時候,因為時間相去久遠,三代之禮的延續有很多已經不適合那時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據當時情況重新制禮。這就是《朱子家禮》中提到的:

 三代之際,禮經備矣,然其存於今者,宮廬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節,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之變,更為壹時之法,然亦或詳或略,無所折中,至或遺其本而務其末,緩於實而急於文,自有誌好禮之士,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因,於貧窶者,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

 意思是,隨著時代變化,禮也應該隨之而變。三代之禮雖然完備,但是很多節文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時代了。

 當時的飽學之士雖然根據三代之禮以及現實情況進行了酌情的變化,但是詳略不壹,沒有壹個比較折中的方案進行普及推廣,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視內在之實而只重視外在節文。

 從而導致有誌好禮之士,不能列出要點而遵從。貧困的人,憂患自己終老去世之後沒有可以遵從的儀文以符合禮。

 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籍,因其大體之不可變者,而少加損益於其間,以為壹家之書。大抵謹名分、崇愛敬,以為之本。

 至其施行之際則又略浮文務本實,以竊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遺意。誠願得與同誌之士熟講而勉行之。庶幾古人所以修身齊家之道,謹終追遠之心,猶可以復見,而於國家所以崇化導民之意,亦或有小補雲。

 於是朱子遍覽古籍,遵循大原則這些不能變得。而進行損益。大體以誠敬,忠恕之道的原則,以為禮之本。在實行的時候既能體現禮之文而又能重本務實。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慎終追遠,以及教化民眾的意義。

 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無廟的,而朱子於此時明確提出了“祠堂法”。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從此祠堂開始正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其重要意義壹直影響至今。

  三、有關祠堂歷史的演變由來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裏,家族觀念相當深刻,往往壹個村落就生活著壹個姓地壹個家族或者幾個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廟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經常出現,這種家廟壹般稱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當時修建祠堂有等級之限,民間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後來倒是做過皇帝或封侯過的姓氏才可稱“家廟”,其余稱宗祠。

 祠堂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還具有多種用處。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裏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裏上學。

 正因為這樣,祠堂建築壹般都比民宅規模大、質量好,越有權勢和財勢的家族,他們的祠堂往往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致的雕飾、上等的用材,成為這個家族光宗耀祖的壹種象征。

 祠堂多數都有堂號,堂號由族人或外姓書法高手所書,制成金字匾高掛於正廳,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婦女貞潔等匾額,講究的還配有聯對。如果是皇帝禦封,可制“直篤牌匾”。

 祠堂內的匾額之規格和數量都是族人顯耀的資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桿石,表明族人得過功名。壹般來說,祠堂壹姓壹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追溯歷史的沿革,解放後特別是60年代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農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爛或改造成了辦公場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於其中的家譜等皆被焚燒破壞,後世之人不知祠堂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四、目前現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狀況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每個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過大姓有權人家的祠堂建得豪華氣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則簡單。

 祠堂在(文)革之前,每壹個縣域完好祠堂據不全統計也有幾十座,而這些原有的祠堂因歷史上數次動蕩和歲月侵襲,或在“(文)革”後被拆除重建學校或建糧站等,留下來的已經很少了。

 祠堂的規格不等祠堂有三進五開間,白墻青瓦,流檐翹角,也有三進多開規模這宏大的,點地幾十畝題匾高高懸掛,雕刻著龍、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巖石鼓分立在門的兩側。多數高規格祠堂建築為木質結構,有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

 壹色青磚砌成的山墻氣勢恢弘,上百米之長,近6米高,看不見壹絲歲月侵襲的痕跡,墻釘顆顆可見,墻的側門上方石刻“紫氣東來”四個大字流暢醒目。建造祠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識,在祠堂空曠的廣場的上有水塘等配套建築,可惜壹大部分先後毀於歷史上的多次動亂戰火。

 解放後祭祀祖宗被當作壹種“封建事物”廢除了,舊時的宗祠成了教書育人的學校,繼續為家氏子孫造福,培育了壹代代族氏後人。